王阳明吧 关注:50,869贴子:351,860
  • 10回复贴,共1

讨论一下,何为善?何为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
判断善恶的标准、尺度是什么呢?敬请讨论。


IP属地:陕西1楼2014-03-22 09:39回复
    在《论语》中,善包含有如下的意思:
    1、完好、圆满、优秀。如“举善而教不能”、“尽美矣, 又尽善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2、优点、长处。如“愿无伐善,无施劳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3、和缓地、好意,友好。如“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4、真实、正确。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5、品行端正。如“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欲善,而民善矣。”
    6、擅长于、熟练。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羿善射,奡荡舟”


    IP属地:陕西5楼2014-03-22 11:47
    回复
      从《论语》中查找善、恶,会发现:善、恶更多地是一种价值评判。即使是对事物客观性的评价,如“正确、真实、端正”,或是“坏行为、过错”等,也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倾向。
      价值评判,通常是在事物已经发生、发展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的评判。是基于“已有、已存在、已生成”的事物的价值判断。
      然而,我们要关注的,恰恰是事物未发生、未发展的状态下,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既在“起心动念”时,如何克查省悟,为善去恶?


      IP属地:陕西7楼2014-03-22 12:08
      收起回复
        回复一下1694190096:
        “心即理”,没错。但这是明心后的境界。
        既便是明心成圣的阳明先生,在平定宁王叛乱、建立大功后,仍然备受猜嫉,并且学生翼元享受刑赴死。阳明身后,虽有学生大力地提倡心学,也不免有家事之乱,且短短数十年时间,心学便凋蔽了。
        这是道不昌明吗?何以善艰难地前进一步,而恶便放纵地迈过二步?是恶太盛而善太弱?


        IP属地:陕西8楼2014-03-22 14:55
        收起回复
          诸位心学同好们,在上面对善、恶的讨论中,也有不少辨论,但似乎得不出结论。
          对于经典的学习,特别是对心学的领悟,个人觉得这里有一个学习的次序,比如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不会再教你加、减、乘、除,而会教你微积分。
          同理,阳明先生教人致良知,也是站在儒学发展了千多年后,对于一些基本性的东西,如善、恶、仁、义等,阳明先生基本上不用去过多解释。但是作为后学的我们,缺乏儒学的传承,是靠自己通过阅读经典来学习的。算是走的自学之路,底子薄是事实,所以特别要注重补充基础知识。


          IP属地:陕西12楼2014-03-23 10:33
          回复
            那么,儒学传统中,对于善、恶、仁、义等是怎样理解的?我就《论语》、《孟子》、《传习录》中对一些基本字词的出现次数做了一个简单统计,如下:
            《论语》中:仁:111次;义:27次;善:42次;恶:39次;知:122次;良知:0次。
            《孟子》中:仁:164次;义:111次;善:119次;恶:80次;知:115次;良知:1次。
            《传习录》中:仁:83次;义:120次;善:207次;恶:163次;知:1036次;良知:271次。
            当然,这种统计只是单个字词出现的次数,不一定完全符合经典中对该字词所表示含义的重要程度,但也反映了这种趋势。


            IP属地:陕西13楼2014-03-23 10:40
            回复
              从以上简单统计中可以看出,孔子、孟子、王阳明都特别地强调”仁“,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根本。
              在善、恶方面,三位圣人是从来也不回避这个问题的,反而是时间越往后,强调的越利害。
              但在其它方面,三位圣人各有所偏:孔子重”知“、孟子重”义“、王阳明也重”知“,但是强调”良知“。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孔子、孟子那里,对于仁、义的讨论,是讨论仁更多于义,即使是孟子重”义“,还是提到仁的次数多一些(仁:164次,义:111次)。
              到了王阳明那里,对”仁“的讨论(83次)已经少于对”义“的讨论(120次)了。


              IP属地:陕西14楼2014-03-23 10:50
              回复
                这不由得人不联想,孔子所慨叹的”礼崩乐坏“的状况,已经逐步地、不断地发展成”世风日下“了。在阳明所处的明正德朝,社会已经比孔孟时期复杂得多了,再多讲”仁“,可能都显得”迂腐“了。这里需要的是”义“、”知(通智)“,是要在复杂的条件下”致良知“。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提出过:善、恶是一种价值评判,是在事物已经发生、发展、有了结果以后进行的评判。是基于“已有、已存在、已生成”的事物的价值判断。而我们需要的是在事中、或事前就能够对事物进行辨别、判断、取舍。
                这个方法,在孟子、王阳明那里,就是”义“。”义“通”宜“,适合、正当、准确的意思。
                对于一桩事情,我们要考虑它:对不对、该不该、可不可、能不能。格物应该在这里下手、甚至善恶也可以在这里去评判。


                IP属地:陕西15楼2014-03-23 11:04
                回复
                  了解一个事物的”对不对、该不该、可不可、能不能“,就得要有”知(智)“,想要把它做到完美极致,则必须”致良知“。
                  我们容易犯的一个偏差是割裂事物的前因后果,只是对其形成的结果进行价值评判,这样很容易导致”善恶“的界限模糊,让人以为善恶没有一定的准则,只是由人去取舍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合于道,就是善;背反于道,就是恶。
                  比如王阳明剿匪、平叛,也算是杀人无数,但这是以正义铲除邪恶,换来地方平靖、百姓安宁。这就是善。
                  西楚霸王项羽,本有盖世的武功,在历史发展到中华统一的关头,他只想做一个小诸候,并且分封了诸多诸候,大行”妇人之仁“,结果兵败身死。这就是背反于道,就是恶。


                  IP属地:陕西16楼2014-03-23 11:17
                  收起回复
                    ”nice买个来“讲得好。可能我们今天再学习阳明心学,得要将”四句教“颠倒一个过,反过来实行,依着”格物“、”致知“的路径,切实地做好基础,然后次第达致”无善无恶的本体“。


                    IP属地:陕西17楼2014-03-23 11:21
                    回复
                      找了许久,我终于在一位僧人的话语中找到了答案:
                      他指出:“是社会订出了善恶的标准。在此地认为是善,到其他方也许就被判为恶。我们应建立一个新的又较为恰当的认识,那就是——行善是善,行恶是恶。”
                      ---注:他指的是泰国隆波田禅师。
                      把对事物善、恶的考查,从结果转向我们在做这个事的初发心上,在这里才能真正地考查善、恶。也只有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知行合一”。如果是好心,就会有善行;如果存了不良的心,所行的只会是恶。
                      所以,源头在“心”。此心不动时,无善无恶;心动意生时,有善有恶;此善恶,唯有“良知”知其是善、或是恶。
                      哎呀呀,原来所谓的心学,只是要我们在初发心上去格物,而非是在已成的繁杂事物上去找。这个初发心的状态,就在“喜怒哀乐之未发”和“发而皆中节”之间。
                      心学,心学,心学,心,心,心。
                      行善是善,行恶是恶。


                      IP属地:陕西23楼2014-03-27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