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吧 关注:2,463贴子:88,205

【详解】陈寿帝蜀不帝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4-05-25 23:05回复
    一、《魏书》?《三国志》?
    陈寿内心实则是以尊蜀之帝位而非魏的,因为《三国志》的体例与前二史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无“本纪”无“世家”。
    《三国志》之前有《史记》、《汉书》二史,体例已经分明了。《史记》因为记载的不止汉初历史,还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所以叫《史记》。到了班固写西汉历史,则将其命名为《汉书》,一目了然说的是汉朝的历史。包括《三国志》之后,无论袁宏还是范晔,书名都是突出“后汉”。唯有陈寿的书叫《三国志》,既不是“书”也不是“记”,而书中对于三个国家均用“书”。
    有人要说了“这不是很正常吗?毕竟没有统一,三国并列存在。”那我只能说你用的“上帝视角”,后世看三国确实并存,这么安排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你要用古人的眼光去看历史”就会明白这个安排很不正常。
    无论后世怎么争夺所谓的正统,但在当时晋承魏,曹丕亲手接过汉献帝的天子玉玺,司马炎从魏少帝手中接过了天子玉玺,曹魏在当时就是正统!身为晋臣的陈寿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这个逻辑,但他内心却是不愿意承认魏的正统地位的。他既然无法拉低曹魏的地位,就只能抬高蜀的地位,将魏与蜀之间的差距缩小。所以,将曹魏历史写作《魏书》,蜀国历史写成《蜀书》,东吴则是《吴书》,皆称“书”。而内部则以曹魏帝王为“纪”,蜀为“主”,吴为“主”。《先主传》、《吴主传》外面用的是“传”里面写的却是个皇帝,这是货不对板,挂狗头卖羊肉。表面很低调,内部很狂野。
    按《史记》《汉书》的体裁,假如陈寿以魏为帝尊,则应该写成《武帝本纪》《文帝本纪》,而蜀、吴则应写《蜀世家》、《吴世家》。
    ——————————————————————————————————————————
    【崩】、【崩殂】、【殂】、【薨】、【卒】?
    陈寿身为晋臣,内心一百个不愿意承认晋承魏、魏承汉这一现实存在的发展逻辑,但又不敢堂而皇之的将魏与蜀并列,更不敢将蜀的地位提升到高于魏的境地,但是,他只是“不敢”,不是“不愿”,如果能偷偷摸摸的将魏、蜀之间地位差距缩小,他还是很愿意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在某些字、词上面用的别别扭扭、扭扭曲曲、百转千回、云里雾里、模棱两可。不问则已,问到,他的回答进退均可。
    一,曹魏帝王去世用“崩”,蜀帝王刘备去世陈寿用“殂”,而孙权用“薨”。按《尚书 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殂”就是“崩”,帝去世用崩,诸侯用薨,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殂”就很会玩文字游戏了。按《尚书》殂与崩同都是指帝,但是自秦统一之后,到两汉天子去世就再没用过【殂】。但按《诸葛亮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和《二主妃子传》诸葛亮上言【会大行皇帝崩】说明截止葛亮上疏这时崩殂就是皇帝去世的意思,等于崩,又如《晋书》【大行皇帝崩殂】、【奄忽崩殂】、【文皇升遐,武帝崩殂】。
    二,倘若陈寿是因“三国并列存在”而各自作“书”,吴、蜀称“主”,又承认各自称帝的话,又为什么在孙权处写的是【薨】呢?如【夏四月,权薨】、【皇后潘氏薨】,都皇后了还用【薨】吗?这属于用字严重不当。假如陈寿不承认三国并存,三个皇帝都不正宗,又为何魏用【崩】,蜀用【崩殂】、【殂】?三家皇帝只承认两家?还是说,只要蜀不能得正统,魏、吴都不算?只要蜀算,魏也算,但吴不算呢?所以,这个话题就很尴尬。
    三,在《吴主传》里陈寿给刘备用的是“薨”【刘备薨于白帝】,不是他默认了刘备的“世家”身份,而是他为了保护《蜀书》中的“崩殂”,如果他大量使用崩殂,必然会被发现,最后可能会被删改的一个不落。陈寿为了刘备真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其用字变了又变,【崩殂、殂、殂殒、殂没、薨】,这几个字本意是不一样的,【崩殂】是【崩】的意思,而单独的【殂】亦有崩的意思,如《诸葛亮集载禅三月下诏》【万国未定,早世遐殂】。而【殂殒、殂没、殂薨】即可用在普通人身上亦可用在有爵位的诸侯王身上,这几个词的用法是比较模棱两可,如《袁绍传》引《魏氏春秋》【刘表遗谭书曰:尊公殂殒,四海悼心】、《陶谦传》引《吴书》【降年不永,奄忽殂薨】。陈寿本来可以不用那么苦恼的,以魏为正统,帝魏,魏帝用“崩”,其余有爵位着用“薨”,曹魏不承认的无论天子、王侯都用“卒”好了。然而,陈寿至死都有颗蜀心,就算麻烦,就算身份与用词对不上、用的乱七八糟也要这么用。
    题外话,至于魏蜀吴三家的外戚传,其书写就更有趣了,曹魏称“后妃”,蜀称“妃子”,吴称“妃嫔”,区别在于魏有个的“后”字,但是其记载只到魏明帝明元郭皇后止,而三少帝的皇后则没有记载,只字不提,仿佛曹芳皇后甄氏、曹髦皇后卞氏、曹奂皇后卞氏不存在一样。蜀、吴的区别更好笑了,乍一看一样,都是“妃”,但是,区别在于一个是“妃子”,一个是“妃嫔”。蜀《妃子传》里记载的是刘备、刘禅的皇后和刘禅的两个弟弟及侄子,所以这里的“妃”指的就是刘备、刘禅的皇后,而“子”指的是刘禅的两个弟弟及侄子。【妃】这个字在皇后出现之前,是后宫统称,比如黄帝有四妃,有元妃【嫘祖为黄帝正妃】、次妃之分。舜有二妃《礼记正义》说【至舜不告而取,不立正妃,但三而已,谓之三夫人】。帝喾有四妃,也有元妃、次妃之分。元妃(正妃)对标的就是后来的皇后,属于嫡妻。而【妃嫔】加了个【嫔】意义就不一样了,说白了就是妃嫔是个词组,不同于【妃】,代表的是古意妃的次妃之流。
    《蜀书 二主妃子传》【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后主敬哀皇后...后主张皇后】用的都是“皇后”。甘皇后是去世后追尊的。
    《吴书 妃嫔传》【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谢夫人...吴主权徐夫人...吴主权步夫人...吴主权王夫人...吴主权王夫人...吴主权潘夫人...孙亮全夫人...孙休朱夫人...孙和何姬...孙皓滕夫人】没有一个用“皇后”的。吴夫人、步氏、两个王氏和刘备甘夫人一样,都是追尊,怎么甘氏可以用“皇后”,吴、步、二王不能用“皇后”?而其他明确活着被封的皇后也只能用夫人。所以,从一开始,陈寿就没打算称这些人为“东吴皇后”,所以用《妃嫔传》其意思是她们都是妃嫔、世妇之流。大概因为妃嫔传没人在意,所以也就不那么讲究了,彻底暴露了陈寿“帝蜀不帝魏,又想踩东吴一脚”的小心思。
    倘若本着“三国并列存在”而写《三国志》那么魏蜀吴在称呼上就依据其本国之内的称呼好了,魏帝、皇后称崩,蜀、吴二国皇帝、皇后都称崩好了。所以,回过头看所谓的“因三国并列存在”而用《魏书》《蜀书》《吴书》这种体例就是陈寿欲盖弥彰的表现。因为他在实际书写时并没有遵循“三国并列”,而是有意在称呼、用词上缩小魏和蜀之间地位的差距,拉大蜀与吴之间地位的距离。


    IP属地:江苏2楼2024-06-09 02:01
    回复
      还是欧阳修硬气 修五代史写明正统论时候 直接认为不存在三国 就是魏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11 22:05
      收起回复
        还没凉啊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14 01:28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6楼2024-06-18 07:51
          回复
            《野叟曝言》说【蜀始终称先主。后主,操则先称公,后称王,丕亦先称王,而后称帝;明魏以汉臣而篡汉,与蜀之始终称主者迥殊:此寿之不帝魏者三。】
            实际上,《史记》《汉书》一开始称刘邦为【高祖】,自【高祖数让,众莫肯为,高祖乃立为沛公】以后至二年二月【背约,更立沛公为汉王】之前,史称刘邦为【沛公】。自【更立沛公为汉王】起往后至【上尊号】之前,称刘邦为【汉王】。自【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往后,称刘邦为【帝】或【上】。
            光武刘秀,按范晔《后汉书》从头到尾皆称刘秀为【光武】。袁宏《后汉纪》则称【世祖】。后自【二年春正月,公到蓟,王朗购公十万户】处往后,称刘秀为【公】。自【六月己未,即皇帝位于鄗】往后称刘秀为【上】或【世祖】。
            所以,这条不能指证陈寿【明魏以汉臣而篡汉】,否则《史记》《汉书》也是【明汉以秦臣而篡秦】了。只能说,陈寿在这个问题上“更尊敬蜀,在不明确打压曹魏的同时,更尊重了蜀”魏的地位没有改变,只是提高了蜀的称呼,换而言之,只能说是“变相”捧蜀。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4-07-04 22:28
            回复
              以下一部分是对《野叟曝言》的说法的分析,需要个别提出来论述的另说。
              《野叟曝言》说【魏主芳则称齐王,髦则称高贵乡公,奂则称陈留王,明以奉承晋帝,而暗以夺其位号;蜀帝禅,则始终称后主;不帝其子孙,以明不帝其祖父:此寿之不帝魏者四。】
              这条与曹操、曹丕称呼的变迁一条类似,本质上是打着【奉承晋帝】的名义的同时【暗以夺其位号】。因西晋篡魏,对于西晋来说他忌讳的是魏的称呼,而非蜀,所以不在意陈寿对蜀的称呼是否也要随其身份改变而改变。
              对于西晋司马氏的心态其实很好理解,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夺权的,为什么夺权?真是因为曹魏统治有问题吗?错。假设曹魏统治没有问题,那司马氏夺权就是错的。所以即便曹魏统治没有问题,司马晋也要在各种层面上明确打压曹魏,让后世认为曹魏统治有问题,所以司马氏才能名正言顺的上台。只有前朝执政不好的情况下,后朝上台才名正言顺。陈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及司马晋的心态。
              所以,如《集解》上说的,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司马晋的立场,极力为司马晋避讳,而非为魏避讳。这点当然也很好理解,毕竟陈寿先是蜀臣,后为晋臣,和曹魏八竿子打不着,确实没有为曹魏避讳帝理由。何况,曹魏与蜀是敌对,与司马晋的祖辈先是君臣关系,后是篡弑关系(篡弑就等于敌对),而终为篡逆关系。本质上,蜀、晋之于曹魏的关系是类似的,终究还是敌对关系。


              IP属地:江苏8楼2024-07-04 22:31
              回复
                《野叟曝言》说【刘焉、刘璋,不附于袁绍、吕布等列,有二义焉:一则不使魏之似正统也,董、袁群雄,既已无奈而列于《魏志》矣,二牧而同此例,则窃据者全系于魏,不几疑魏于正统乎?故别之:此寿之不帝魏者六。】
                这条大概十多年前就有人质疑过,为何将董卓、袁绍、吕布等传放在《魏书》里,而不是单独列个《群雄传》?毕竟这些群雄本质上属于汉末,而非曹魏之臣。曹魏之于他们也不是承接、递进关系,而是围剿、消灭的敌对关系。
                刘焉、刘璋和袁绍、袁术、董卓、吕布等类似,实则也属于汉末群雄。刘焉、刘璋盘踞益州,对于刘备来说,属于从合作开始,到逆反、敌对、消灭的递进关系,但始于“合作关系”。刘备实则是取代了刘璋,成为益州牧,进而又在益州地界自立为汉中王、蜀帝。陈寿将《刘二牧传》放在《先主传》之前,似乎是要说明这层连接关系。
                但和曹魏根本没有承接关系的《魏书卷六、七、八》为何要放在《魏书 后妃传》之后,而不是放在《武帝纪》之前?假如陈寿想表明的是“承接、递进”关系,那么大可如《蜀书》一样,将卷六、七、八单独置于《武帝纪》之前。他为何不这么设置?所以,考虑再三,陈寿最大的可能心态是想将这些【窃据者全系于魏】,造成这些【窃据者】是曹魏之人的假象,暗示曹魏如这些【窃据者】一样,都是窃据,而非正统。
                言下之意,蜀刘备才是正统。司马晋为何不在意这种安排?开玩笑,司马晋巴不得这种安排多一些,以“暗示”曹魏得国不正,他司马晋得国才是正确的。他喜闻乐见陈寿玩文字游戏,魏、蜀之争,得利的是司马晋。
                所以,这条可以完全证明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玩尽了心机手段、文字游戏。【不帝魏】是《三国志》整个设置编排的基调,能不帝魏则不帝,不得不帝的时候,必然再将他老本家蜀的地位再提高一些。(《吴书》设置类似魏)


                IP属地:江苏9楼2024-07-04 22:34
                回复
                  【一则明昭列之兴,先有驱除也;二牧窥窃神器,而庆钟先生,如陈涉、项羽发难宰割,而成于汉家也:此寿之不帝魏者七。】
                  这条和上一条【则窃据者全系于魏】是有关联性的,如前面所述,陈寿将《刘二牧传》放在《先主传》之前,似乎是要说明“刘焉、刘璋父子是【窃据者】,窥窃汉神器,刘备是为汉室消灭了他们。”一如《史记》刘邦消灭了自立为王的陈涉、项羽等,窥窃天下神器的群雄,而创立了汉朝,以明汉朝的正确性。
                  这就是一个所有朝代更迭的必然逻辑,不树立一个敌人,如何成就自己的正确性?哪怕那个敌人没有什么大错,也得扣个错误的帽子。要不是窃取某朝神器,要不是窃取天下神器。
                  曹魏立国难道不是【董卓、二袁等群雄窥窃神器,而先有驱除】吗?事实上,董卓窥窃才是明晃晃的事实,董卓窥窃的后果远超过刘焉、刘璋父子。但陈寿就偏偏不将这一【先有驱除】的递进关系呈现于《魏书》,要说他【不帝魏】恐怕都算是好听的,陈寿在能狠踩的时候,绝对是下的了狠脚的。
                  同理,陈寿将《刘繇太史慈士燮传》放在《吴书》卷四,而不是置于《吴书》开篇,亦说明了陈寿不承认这种递进关系,不想承认孙策是【先有驱除】。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7-04 22:36
                  回复
                    【焉传首载董扶之言,以定蜀之为帝都。评曰:‘昔日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言,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观益土吴氏之咸归昭烈,则寿之意,明以魏豹、刘歆比焉,而以高帝、光武比昭烈无疑矣:此寿之不帝魏者八。】
                    这条以前就有人提过,刘备自己也自比刘邦、刘秀。而陈寿对曹操的评论则是【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文对标申不害、商鞅,武对标韩信、白起。当然,曹操终究没有称帝,虽为魏王,本质依然属于“汉朝之魏王”,不对比刘邦、刘秀也说的过去。
                    但是,说的过去归说的过去,陈寿【帝蜀而不帝魏】更显而易见了。
                    当然,一如我前面说的,从对比来看,仅陈寿的评论无可指摘,他只是更加吹蜀尊刘而已。有趣的是,后世真论到曹操的能力、作用却时常对标刘邦、刘秀。
                    《晋书·孙惠传》【夫以汉祖之贤,犹有彭城之耻;魏武之能,亦有濮阳之失】
                    《魏书·匈奴刘渊传》:渊谓宣等曰:“【帝王岂有常哉,当上为汉高,下为魏武。】
                    《晋书·温峤传》【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杖义故也。】
                    《晋书·刘胤传》【且项羽、袁绍非不强也,高祖缟冠,人应如响;曹公奉帝,而诸侯绥穆。何者?盖逆顺之理殊,自然之数定也】
                    《晋书·张轨传附张茂传》【昔周武回戈以须亡殷之期,曹公缓袁氏使自毙】——还有对标周武王的。


                    IP属地:江苏11楼2024-07-19 20:28
                    回复
                      接11楼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陈寿那句话说的确实挺龌龊,龌龊的地方在申、商、韩、白是臣,但是你又不能说他说错,但这评论是和刘备不对称的。
                      当然,除了身份地位不对称之外,陈寿将曹操比作申、商,我不认为是用法家黑曹操,当然更不可能是用法家吹曹操。后世有些250借法家黑曹,尤其爱用申不害、商鞅黑曹,搞的好像申、商是什么毒药一样,就显得自己无知又无耻了,俨然一个跳梁小丑,包括但不限于王夫之。
                      先简单说说申不害的法家治国理念:
                      前355年,韩昭侯用申不害为相,实行变法改革。他主张的是:1、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防止君主只听一个主要大臣的话,而无法听到其他不同意见。
                      实行君主专制体制这点和商鞅、吴起等法家相同,说的好像秦汉不主张中央集权一样。申不害的特点是【术】而不擅于【法】(韩非说的【申不害不擅其法】)。按《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於黄老而主刑名】说申不害的【术】是一种基于黄老学说发展起来的刑名。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将代表道家的老子和法家的申、韩和并传。(【索隐】按:术即刑名之法术也。)【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集解】:新序曰:“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故号曰‘术’。商鞅所为书号曰‘法’。皆曰‘刑名’,故号曰‘刑名法术之书’。”)
                      《韩非子 定法篇》说【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而【刑名】就是傅玄说【魏武好法术,天下贵刑名】,是一种术和法结合的产物。
                      《申子 大体篇》【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莫得专君焉】意思是防止君主只听信一个主要大臣的话,要“兼听则明”。这点和《管子 君臣》的论点也相似【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以法家都类似,说明这点在治理国政上没有任何问题,是完全正确的,即便用现代思维看也是正确的。
                      申不害是讲法的,只是他不善于用法。理念是对的,但在实际操盘的过程中和吴起、商鞅还是有区别的,吴、商主要是通过法治达到实行中央集权,而申不害是用术,所以这里的术就类似“手段”,一种任免方法、权驭手段而非法治。申不害所说的【术】,主要指任用、监督、考核臣子的方法、手段。君主委任官吏,考查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据此进行赏罚,从而提拔忠诚的人才,清除奸邪的官员。到这里的想法都很正常,但实施起来很难。
                      怎样才能做到考察官员是否名副其实呢?申不害认为要靠秘密检察,不要让官员发现。(估计有也只有此处类似曹操设立的校事了)
                      其次,要装作看不见、不去听、装作不知道,不能暴露自己的想法、意图,使得臣子无法揣摩君主,因此无法讨好,进而无从隐藏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样对于君主来说就可以洞悉一切(曹操喜怒哀乐都很明显,所以这天也不对)。就是让君主做个“顶级演员”,所以这个操作起来实在太难,很难做到。并且有他的弊端,君主可以做“演员”,那么大臣也可以做“演员”,最终可能整个朝堂都是演员,装成演员依然可以争权夺利。(事实是除了个别人,其他人都做不到一直做演员)
                      所以,再说简单点申不害的这种方式就是以“阴谋权术驾驭臣子,统治其民”,说到这里就知道陈寿又是暗搓搓的黑曹,暗喻曹操以阴谋权术驾驭臣子和人民。身为蜀人、晋臣的陈寿从头到尾都不相信曹操是【天下归心】,他一种脑补曹操以各种手段绑架了政治、臣民。怕不是他看见是西晋统治者而脑补的吧,毕竟司马晋在权术、阴谋方面远超曹家。问题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政治清明,可安居乐业,臣民就会往哪去,这是抢不走的。事实上,刘备用的阴谋、权术远比曹操多的多。
                      因而,申不害这种变法的效果比较差,韩国并没有因此而国富民强。
                      实话实说,论做一个合格的【演员】,在我看来葛亮是做到了申不害的要求,做到了【大奸似忠】,迷惑了所有人。
                      好笑的是,陈寿的先主刘备临终之前还强调要求刘禅没事多看看书【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汉书是政书,礼记是儒经,六韬是兵书,商君书是法家。陈寿的偶像葛亮自己手抄了《管子》《韩非子》《六韬》和《申子》同样也是三部法家,一部兵书。噗,天天吹葛亮儒家的真是脸被打到如盆大,天天黑曹操是法家刑名拥护者,说的好像你家葛亮就不是了?你家耷就不好法家那套了?何况法家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申子》就是申不害,所以可以认为葛亮至少是认可申不害的。
                      啊,当然这记载是裴注的《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陈寿本身没有写,不知道是不是考虑到写了可能会自扇。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7-20 01:03
                      回复
                        寿于《先主传》中,不便昌言其得正统,帝天下,故首似二牧发之,其旨明,其辞显,欲使人开卷了然,而人犹不解,则甚矣,寿了冤乎!天也!更取先主与操两传对勘之,《先主传》曰:‘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操传曰:‘汉相国参之后。’继汉统者,宜汉帝之后乎?宜汉相之后乎?此寿之不帝魏者九。
                        《史记 五帝本纪》【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
                        尧的嗣子叫丹朱,舜的嗣子叫商均。这两个嗣子都没有继承父业,都是大臣取代。尧选择了舜,舜选择了大禹。
                        所以【继汉统者,宜汉帝之后乎?宜汉相之后乎?】这话归根溯源其实不对。帝位并不一定非要传给嗣子,何况仅仅是同姓(是不是宗亲都未必)。
                        当然,我认可野叟曝言对陈寿不帝魏而暗搓搓帝蜀的推论,只是单纯强调按五帝、夏、商、周看,帝位真不一定非要传给嗣子。亦或者说,尧、舜都是贤帝,拎得清贤能大于血亲。
                        《五帝本纪》【尧知子丹硃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硃病;授丹硃,则天下病而丹硃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
                        殷商汤取代夏桀,夏桀和商汤也没有血缘关系,商汤取代夏朝是因为夏桀【虐政淫荒】,而【汤修德,诸侯皆归汤】于是【汤遂率兵以伐夏桀。】
                        按《竹书纪年》说的故事是夏桀伐岷山,得到两个叫琬和琰的女子,于是喜新厌旧,就抛弃了元妃妹(读末)喜,妹喜很生气,就勾结了商汤的家臣伊尹,于是伊尹作为间谍颠覆了夏社。
                        汉末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皇极不建,暨於大乱】、【阉竖执衡,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君孤立於上,臣弄权於下,本末不能相御,身首不能相使……天下鼎沸,奸凶并争,宗庙焚为灰烬,宫室变为榛薮,居九州之地,而身无所安处】、【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暨乎剥桡自极,人神数尽】这情况不比夏桀时代还黑暗、惨烈?说夏桀之世【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东汉末年岂不是更严重?
                        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起兵伐献帝,已经很客气了,毕竟被汉儒驯化了两、三百多年,并且汉献帝自己本身倒没有夏桀那么荒淫虐政。还是那几句话,东汉王朝是自己衰败的,谁取代他都属于正常历史进程。
                        桓、灵是曹操立的吗?不是。两次党锢是曹操搞的吗?不是。黄巾是曹操导致的吗?也不是。外戚、宦官、士大夫官僚之间的矛盾是曹操作用的吗?更不是。董卓是曹操招来的吗?也不是。
                        导致东汉衰败的几件重要事件都和曹操没有关系,曹操怎么算篡汉了呢?如果曹操是篡,那夏商周都是篡。毕竟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
                        一句话,如果你干的好好的,没有荒淫虐政,没有百姓弗堪,没有沐猴而冠,而被取代,自然是取代你的人的错,那是篡,没问题,比如司马晋。如果如汉末那种情况,讲道理,被取代是天下的幸运。
                        用袁宏在《后汉纪》里说的一句有趣的话来说就是曹操得了民心,所以汉朝灭亡了。【若取济生民,振其涂炭,百姓安而君位危,中原定而社稷亡,于魏虽亲,于汉已疏】噗,当然这句话其实是喷荀彧的,但是喷的很滑稽,所以印象深刻。
                        袁宏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天下百姓平安了,所以汉帝的位置危险了。中原安定了,所以汉朝的社稷完蛋了,民亲魏,而疏远了汉。噗,就是这么不要碧莲!
                        所以,在这群抨击曹操的人的眼里,汉帝的位置、刘家的社稷,远比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要来的重要的多。是将汉帝和百姓割裂开,毕竟汉帝,他们家族的利益远比天下百姓更重要。
                        再说直白一点,支持刘姓汉朝,就是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他们站的不是道德制高点,而是皇权制高点,将自己脑补成皇室继承人,而非普通百姓。这就很有趣了,明明是平头百姓,非要站在皇权角度为皇家思考利益,只能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天生奴隶命。主打一个字【贱】!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8-01 23:36
                        回复
                          且于先主,则曰:‘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耐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统系何等光明。操则曰:‘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明其为宦寺遗孽,暧昧污贱。表帝系者,从未有此书法:此寿之不帝魏者十。
                          乍一看【统系】挺光明的,仔细想想倒也未必。
                          首先,中山靖王刘胜是个著名的种马,【有子百二十余人】,他和赵王彭祖互相揭短,彭祖说他【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抚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这个描述大概率也是真的,毕竟时间都花在播种上了,没空辅佐天子完全能理解。可见,刘胜这个人本身也是没什么德行的,完全就是依仗自己是景帝儿子,仅此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没了。何况,刘备是庶出是显而易见的事。
                          其次,曹操出身宦官家庭这也是事实,之前没有这么写的,只因之前也没有宦官家庭的后代称帝的。陈寿暗搓搓的“以魏为贼”各种拉踩贬低是显而易见的,但从这种叙事方式上看倒未必是刻意而为之。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8-12 22:13
                          回复
                            于先主,则曰:‘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明其不为儒生章句学,深沉大度,同符高祖。于操,则曰:‘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明其为奸乱之徒。颂帝度者,从未有此书法:此寿之不帝魏者十有一。
                            这倒不至于。【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其实就是个gai溜子。而有权数说明为人有谋略有手段,没什么毛病。任侠,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很多人都喜欢任侠。不治行业的意思是没有经营额外的营生,汉朝、三国很多官僚都利用自己的权势有额外产业,就是一种在做官之外的副业,为自己增加收入。而不治产业的大多属于毕竟廉洁的人,缺点是穷,家无余财,做官的那点俸禄养不了一大家子。比如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所以,这段我倒不认为是陈寿故意挑坏的说,只是野叟曝言的作者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词语在当时的意思。
                            【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在我看来,属于会来事、情商高,虚伪、善于掩饰的措辞。当然,陈寿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就这些性格描写来看,陈寿倒并不是想突出什么【奸乱之徒】。汉高祖刘邦,按《史记》的描写就是个流氓、极其无耻、毫无孝心的流氓,听闻他爹要被烹了,还无所谓,本质上不符合汉朝尊儒之后的社会背景。但司马迁就是这么写的,他想突出的是刘邦的沉稳、临危不惧的气魄。
                            《史记》又说刘邦平时好酒好色好珠宝钱财,但到了咸阳既不碰女人也不好珠宝了,说明必定有更大的野心。《史记》记载这些是想说刘邦这人不拘小节、随势而动、有野心、有城府【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
                            一个注定要平定天下的人,不【机警】,无【权数】怎么行?那不是活不过三集的傻白甜吗?如司马德操说的【"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什么叫俊杰?识时务,能随机应变,性格机警,有谋略有手段,有驾驭局势、领导众人的能力和手腕,才能掌控大局。否则,不是被是被手下杀了,就是会被对手算计成首身易处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这两段性格描述的对比,我不认为是陈寿故意拉踩。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8-12 22:13
                            回复
                              明天更新


                              IP属地:江苏16楼2024-08-24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