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传》:【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在先主传中,明确写了刘备将江夏郡给了东吴。是否属实呢?
江夏郡记载较多,西汉时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其中襄县缺失难考,应是撤消,故不在探讨。
赤壁之战前,明确魏属江夏有:【西阳】、【轪】、【鄳】、【平春】、【钟武】。均在桐柏山北,张辽【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因山所阻,黄祖鞭长莫及。
赤壁之战前,明确吴属江夏有:【沙羡】、【蕲春】、【下雉】、【鄂】。
孙氏兄弟自建安起开始讨伐江夏黄祖。
【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於沙羡】《吴主传》,
【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而祖家属部曲,扫地无馀】《孙策传》。
至建安十三年诛黄祖,江夏郡的江南及东边部分已归吴,孙吴在陆水旁的陆口建立起他们的前进基地。离其不远处就是赤壁-乌林。
余下的县就是赤壁战前刘琦所有,西陵,竟陵,南新,云杜,安陆,邾共六县,刘琦合兵万余。【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西陵】
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搞定黄祖,废了他的却月城。【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吴主传》。
但孙权并没占领全境而只是虏了人口。【虏其男女数万口】
黄祖死后,刘琦跑到龟山南的夏口城,做为驻地。
【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资治通鉴》
刘琦在赤壁之战后,面对卷土重来的曹军,放弃驻地,投奔刘备。
此县大部为曹军占领,另设为石阳县。【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文聘传》
孙权仅占有夏口部分,后孙权以西陵为名,任甘宁为太守,在浠水设郡,故吴属部分应裁并撤消,隶属沙羡。
【安陆】
曹军占领,吴魏多数时间在此处拉据。
【邾】
在黄祖死前,甘宁想投靠东吴,见苏飞,【飞曰:“吾欲白子为邾长,於是去就,孰与临版转丸乎?”】,于是甘宁在往邾县路上渡江奔吴。此后吴军并未有攻邾县记录,应是仍在荆州刘琦手里。刘琦南逃后,此县为曹军占领,直到陆逊北伐占领。【秋八月,陆逊城邾】《陆逊传》
【云杜、南新市、竟陵】
此三县,刘琦南逃后,由程普占据。
【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程普传》
这里有个问题,四县竟没录,但还是有高人找到了线索。
【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孙皎传》。
又有人会问是否会变更
实际上看地图也能明白,这四县划归程普统一管理,无论军事,政治上都是最合理的。变不变更也与刘琦所属无关。
在我看来,刘琦主动放弃六县,自己连退路都没有,把自家性命交给刘备,实属不智。
这或许是【刘景升子若豚犬耳】的由来吧。
因孙刘江夏争议,曹操占据诸县不提,其余吴属江夏郡诸县作下记述。
【蕲春】,战后被孙权设蕲春郡,录属扬州。
【下雉】,【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其中阳新为下雉县所分。
【鄂】,孙权直辖,于建安十四年建凤凰台,之后建武昌城,在回迁建业前就是东吴的临时首都。
至此。刘备在【求督荆州】时,在江夏拥有0县!而魏置原江夏郡8县,吴置原江夏郡7县(不包括后期拆分的县),所以陈寿的三国志此处记述不正确。
在先主传中,明确写了刘备将江夏郡给了东吴。是否属实呢?
江夏郡记载较多,西汉时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其中襄县缺失难考,应是撤消,故不在探讨。
赤壁之战前,明确魏属江夏有:【西阳】、【轪】、【鄳】、【平春】、【钟武】。均在桐柏山北,张辽【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因山所阻,黄祖鞭长莫及。
赤壁之战前,明确吴属江夏有:【沙羡】、【蕲春】、【下雉】、【鄂】。
孙氏兄弟自建安起开始讨伐江夏黄祖。
【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於沙羡】《吴主传》,
【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而祖家属部曲,扫地无馀】《孙策传》。
至建安十三年诛黄祖,江夏郡的江南及东边部分已归吴,孙吴在陆水旁的陆口建立起他们的前进基地。离其不远处就是赤壁-乌林。
余下的县就是赤壁战前刘琦所有,西陵,竟陵,南新,云杜,安陆,邾共六县,刘琦合兵万余。【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西陵】
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搞定黄祖,废了他的却月城。【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吴主传》。
但孙权并没占领全境而只是虏了人口。【虏其男女数万口】
黄祖死后,刘琦跑到龟山南的夏口城,做为驻地。
【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资治通鉴》
刘琦在赤壁之战后,面对卷土重来的曹军,放弃驻地,投奔刘备。
此县大部为曹军占领,另设为石阳县。【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文聘传》
孙权仅占有夏口部分,后孙权以西陵为名,任甘宁为太守,在浠水设郡,故吴属部分应裁并撤消,隶属沙羡。
【安陆】
曹军占领,吴魏多数时间在此处拉据。
【邾】
在黄祖死前,甘宁想投靠东吴,见苏飞,【飞曰:“吾欲白子为邾长,於是去就,孰与临版转丸乎?”】,于是甘宁在往邾县路上渡江奔吴。此后吴军并未有攻邾县记录,应是仍在荆州刘琦手里。刘琦南逃后,此县为曹军占领,直到陆逊北伐占领。【秋八月,陆逊城邾】《陆逊传》
【云杜、南新市、竟陵】
此三县,刘琦南逃后,由程普占据。
【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程普传》
这里有个问题,四县竟没录,但还是有高人找到了线索。
【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孙皎传》。
又有人会问是否会变更
实际上看地图也能明白,这四县划归程普统一管理,无论军事,政治上都是最合理的。变不变更也与刘琦所属无关。
在我看来,刘琦主动放弃六县,自己连退路都没有,把自家性命交给刘备,实属不智。
这或许是【刘景升子若豚犬耳】的由来吧。
因孙刘江夏争议,曹操占据诸县不提,其余吴属江夏郡诸县作下记述。
【蕲春】,战后被孙权设蕲春郡,录属扬州。
【下雉】,【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其中阳新为下雉县所分。
【鄂】,孙权直辖,于建安十四年建凤凰台,之后建武昌城,在回迁建业前就是东吴的临时首都。
至此。刘备在【求督荆州】时,在江夏拥有0县!而魏置原江夏郡8县,吴置原江夏郡7县(不包括后期拆分的县),所以陈寿的三国志此处记述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