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几百年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到了16世纪,英国人培根大声的宣扬“知识就是力量”。人们开始要使用科学知识这个强大的力量改造自然。但是人们很快又为了一件事争辩不休,那就是:人怎么获得真理性知识?
先前我向你阐述的“电脑画板建模”认知理论,就是为了等这一刻登场。我向你演示过人的认知过程是怎么完成的。比如认知自然界的一个苹果,我们首先要将苹果的共通性、不变性的信息进行分析、收集、总结。比如苹果的形状、颜色、重量、大小、气味、成分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将这些信息按共同性和特有性分类,最后将这些信息在电脑画板上重新画出来,电脑就形成了苹果的“理念”,认知过程完成。
但是到了16世纪,随着知识的丰富,逻辑的严密,这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苹果的真理性知识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还是存在于人的脑海里(电脑里),这关系到人们从哪里去获取真理性知识,因此至关重要。
认为在自然界中的叫做经验论,代表人物有洛克、贝克莱、休谟等,毕竟苹果这个事物存在于自然界中,苹果的概念当然要向自然界中去找寻总结。而认为在人脑里(电脑里)的叫做唯理论,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布莱尼茨等,他们则认为苹果的“理念”最终形成于人脑中,苹果“理念”的形成,是在人脑中依靠逻辑工具描画出来。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你们这个国家。在欧洲被黑暗的中世纪耽误了千年后,你们在东方终于追赶上西方的步伐。首先是程颢和程颐提出的“理”学,近似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远没达到柏拉图的“理念”水平。而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则近似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他的“格物致知”近似偏重于经验论。而王阳明与贝克莱则高度的相似,贝克莱认为“观念只来源于心灵”,王阳明同样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贝克莱认为“物质是虚无”,王阳明也认为“心即物,心外无物”。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则是举例典故“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可惜,无论是集大成者的朱熹还是王阳明等,学说都没有形成体系发展,一言已足以蔽之。而后世学子也忙于四书五经备考科举,鲜有后继者,如此一来,这个刚开启远未成熟又没生命力的学说便被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