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29日漏签0天
呼伦贝尔吧 关注:301,609贴子:729,70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呼伦贝尔吧
>0< 加载中...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送亲歌》感怀(转发)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送亲歌》感怀(转发)
约三十年前,当自己还是少年时,第一次听到这首男女老幼众声混唱的鄂尔多斯民歌——《送亲歌》时,曾被其哀怨、凄楚的音律和入情至理的词句感动而产生莫名的心悸甚至清泪盈眶。后来因缘或刻意陆续听过不少名家演唱这首民歌,也曾听过马头琴独奏这首民歌,也观看过这首民歌的歌舞表演。虽然每每或听或观赏犹自不厌,可始终再也没有找到当初的、至今萦绕于心间的悸颤之感。细想来,一则是当时情景氛围与音乐的交融所致吧;二则是当时自己的心境与这首民歌意蕴契合吧;三则可能是这首民歌更适于把酒咏诵时的众声混唱吧。现在网络上有各式各样、各色人等演绎的这首民歌,甚至有改动个别词句而冒名原编创以受誉等。其中虽不乏个别优异者,但一直没有出现自己理想中的,在音质、情绪、处理、编配等方面俱佳的演绎者,期待吧。
因对这首民歌的偏爱,所以做了点基本的概况性了解,由于没有进行田野采风调查,不具有第一手资料,也没有查阅其他文献加以佐证,所以只能记述点感性上的认识,以为释怀。
一、名称及歌词
1、名称。这首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名称,因流传地的不同和方言上的差异等,似乎在民间有几种不同叫法,如蒙古语音译汉语为《赞登胡尔》、《寇肯毛日得泰》等,汉文直译前者为《紫檀色的枣红马》或《紫檀色的马》,后者为《女儿骑着马儿走了》,其中《赞登胡尔》流传最多,可能是名家采用更多之故吧;目前,人们大多更喜用根据该民歌主要词曲意境命名的《送亲歌》这一汉化名称。
2、歌词。①歌词段式,《送亲歌》因其曲调为规整的单乐段复式结构,所以限定歌词两句为一段,也可以解为四句为一段,因其具有相对严整的四行诗的格式特点。为了加深情感表述和词意的完整性,采用了段落重复形式。作为短调歌曲,一般情况多唱三段或四段。②歌词数量,据内蒙古电视台在节目中介绍说,《送亲歌》的歌词已正式出版的有40多段。据笔者了解,《送亲歌》自鄂尔多斯地区向蒙古族的其他不同地区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习俗等的差异,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和改编了一部分更适于当地情态内容的歌词。由此可以推断,该民歌的歌词量远远多于40段。③歌词体韵。这首蒙古语《送亲歌》歌词的韵律体式,不太像一般汉语诗词那样每字每词规整和讲求声韵的规律性,但它的韵,主要体现在配合旋律主干音的起落点及句尾的声腔点上,有时用衬词补音,唱起来更具音韵之美。④歌词内容,该民歌的内容涵盖很广,写景状物抒情叙事,从要出嫁前的惶恐、辞离家人的悲凉、远嫁他乡的无奈、初为人妻的忐忑,到思念远方亲人和为人妇的凄苦……。当然许多内容也表现出内敛的愉悦和美好的向往等,只是由于音律的苍凉性而体现出整体上的凄楚和忧思情绪。它更像是一部描述鄂尔多斯蒙古族姑娘出嫁前后期间的叙事体长歌。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那沙滩上奔跑的,
额霜骏马是我们的。
用蟒缎和丝绸装扮的,
美丽的姑娘是人家的。
在那冰滩上奔走的,
银斑骏马是我们的。
用银子和珊瑚装扮的,
美丽的姑娘是人家的。
在那洼滩上奔跑的,
红斑骏马是我们的,
用珍珠和珊瑚装扮的,
美丽的姑娘是人家的。
时下,许多年轻歌手和音乐人,将这首具凄楚意蕴的民歌,加入了许多新的、更符合现代特性的元素,使其具有了一种思念和意味深长的意境,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和遐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传统民歌的新处理形式是一种再衍生的形态表现,传统民歌或传统器乐如不为时代认可或发展,那不仅仅是式微和衰弱,很可能会消亡在无际的历史长河中,因为这是一种事物自然规律发展的必然。我们现在出版了大量有关的民间音乐等等非物质文化传统遗产,但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相对具有简单而可操作性的手段。其实,由于记载的手段(曲调记谱的局限性、表达性;方言口语的复杂性、文字记载的不便性;不同声腔的表现性;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性等问题)和载体等已不具备对这些非物质遗产原生性状态的体现,所以它所具有的更多的是文献历史意义。对《送亲歌》的这种改编,已使它变为了新民歌,这类新民歌(非只具有某种民歌风格特点的新创作歌曲)的主要特性表现在:情绪上的变化和感情上的变化。对这种现象,有学家释解为:“现代民歌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性重构、功能性重构以及族群性重构。”有关新民歌文化与传统民歌(原生性问题、传统的时间性界定等等涉及学术论争)文化方面的话题,是一个专论性课题,以后有时间再谈,此处不赘言了。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对《送亲歌》这首民歌加入的新元素主要体现在,在伴奏形态上加入了更具动力感强劲的爵士乐或摇滚乐特性;歌词进行改编或干脆重新填写,表现苍穹、草原美好,父母恩亲恩情长,祝愿幸福安康等内容。下为两个不同版本新民歌《送亲歌》的歌词附录。
一
鸿雁展翅飞向南方,
芳草低头躲秋凉,
含泪告别阿爸阿妈,
孩儿出嫁到远方。
云雾缭绕在草原上,
秋风吹来多凄凉,
含泪告别众乡亲,
今日出嫁到他乡。
鸿雁展翅向南方,
芳草低头躲秋凉,
含泪告别阿爸阿妈,
孩儿出嫁到远方。
马儿送我到远方,
阿爸阿妈保安康,
来世托身男子汉,
终身陪伴在父老身旁。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
当年放羊在西山岗 东南草场花最香
家里奶茶常常醉人 阿爸阿妈恩情长
云雾缭绕在草原上 秋风吹来花凄凉
含泪告别众乡亲 今天出嫁到远方
鸿雁展翅飞向南方 芳草低头躲秋凉
含泪告别阿爸阿妈 孩儿出嫁到远方
马儿送我到远方 阿爸阿妈保安康
但愿来生是男子汉 终身陪伴在父老身旁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旋律
1、发源地及生成时间。
①该民歌的发源地。对于《送亲歌》这首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真正发源地,我曾相继问询过几位鄂尔多斯不同旗的蒙古族友人,他们各有各自的见地,表示自己旗才是原生地并悉数与他旗在旋律的旋法上的不同差异及似是而非的传说等等,莫衷一是。②该民歌的产生时间。我曾看到有媒体介绍说《送亲歌》的产生时间有百余年,对于此说笔者虽没有考证但表示怀疑,旋律如此优美完美,结构如此规范完善的民间经典作品,从其生成、发展、精炼直至成熟,区区百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此道高手或专业人士加以改造而成熟定型。。
2、旋律的构成要件。
①结构特点。《送亲歌》是一首正真具备中国传统民歌结构特点——起、承、转、合结构的四句体形式。图示为 a+b+c+d ,即2(起)+2(承)+2(转)+2(合)结构。
②调式音阶。《送亲歌》的音阶调式属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体系的羽调式。 调式音阶为:612356 。在五声调式体系中,羽调式更接近欧洲大小调式体系中的小调式。羽调式相交宫、商、角、徵调式的色彩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等情绪。
③节奏。 《送亲歌》的节奏为规整的4∕4拍,节奏具有鲜明的紧、松式特点,图示为1+1+1+1+1+1+1+1,即第一小节紧、第二小节松、第三小节紧、第四小节松……。下例举两小节谱例:

∣……即前一小节紧、后一小节松,以此类推。
其节奏型态为扬抑扬格:××∣ × ,即强、 弱、强。从强拍开始,经过弱拍又增强到强拍,是锋芒外露、最有 外在力度的型态。
④旋律特点。《送亲歌》的旋律非常具有特点,第一句,从二三度到四度的平稳级进进行;第二句,突然九度下行大跳音程变化,接着二三度的平稳级进进行后,又是五度下行到最低主音6上。这第二句的大跳音程极具波状的形态特点,仿佛置身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第三句,从高八度的主音开始,连续二度、四度、四度上行冲向最高音,并在高音2上立住,而且节奏上也配合出现动感的附点型态组合。就如激越的情感爆发,一种嘶声的呐喊一样,充分体现出起承转合中的“转”。第四句,从高音3下行大跳到低八度,之后又向上行三度、二度四度小跳,最后下行大跳五度到主音结束,此句显示出来回波动不定之后的逐渐稳定,好似一种不甘心及无奈,体现出起承转合中的“合”。
《送亲歌》在旋律上的另一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倚音、滑音的装饰性上。由于鄂尔多斯不同旗所处不同地理环境和受其他民间音乐形式的的影响的不同,所以在《送亲歌》旋律的装饰音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因没有仔细品味和分析个中的差异性,不敢妄加注解,可能只有鄂尔多斯人自己体会深切。
⑤音域。《送亲歌》的音域比一般传统民歌的音域要宽,达到十五度。这样宽的音域,一般普通未受过训练的人是很难完成。但对于善于演唱高亢、激越情感民歌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女性来说更相适应吧。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背景文化及其内涵
《送亲歌》这首蒙古族民歌主要盛行于鄂尔多斯地区,现在已常作为蒙古族民间婚庆礼仪歌曲使用,在新娘即将离开的时候,亲友们唱起这首歌,藉以表达对新娘的留恋和祝福。全曲悲凉思念的情绪贯穿始终。
1、背景文化
本文假定《送亲歌》的主要产生年代为清代晚期,即“草原游牧文化”与“村落农耕文化”并存时期,当然这一假定是以其歌词所反映的内容和地理环境型态和曲调的新颖性及结构的规整完美为基础的。
鸦片战争以后,鄂尔多斯地区迁入大批晋陕农耕者,农耕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民已占据当地蒙古族人口的多数。而生息于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人受游牧面积的缩减、人口的增加、草场植被的退化等迫于生活压力,逐渐脱离传统游牧形式,开始从事半农半牧或农业生产劳动,进而转入定居式的“村落农耕文化”时期,构成了放牧、农耕两种合成型的经济型态。这种型态尤其是20世纪初,几乎遍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这种新生成的型态在客观上成为促使形成创造新文化的背景和条件,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产生像《送亲歌》之类众多新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类型和风格是一种必然。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这一时期,内蒙古蒙古族在音乐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的音乐体裁和样式主要有:短调抒情民歌、长篇叙事民歌、好来宝、胡仁·乌力格尔(说书)、蛮汉调(又名蒙汉调、漫瀚调)民歌等。自此,叙事性的新短调音乐取代抒情性的草原长调音乐(长调民歌,蒙古族传统民歌体裁之一,蒙古语称之为“乌日特·道”,包括牧歌、赞歌、思乡曲、情歌等),成为蒙古族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
2、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形态的艺术形式,在历史演变中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孤立独存的。民歌的本质是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的统一,这一本质特征定义,决定了其在生成、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民间大众文化品质内涵的承载性,否则不可能成为大众文化并得以发展和传承。作为新生成的短调民歌(短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 ,肃北蒙古语称“阿合日·道”,是对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的民间歌曲的统称。),《送亲歌》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是否巧遇过天才民歌手或专业人士进行过再创作和加工不得而知,但经历不同区域改编和新加工是必然的。因为它也被赋予了承载地域文化内涵的“责任”,或者说,它体现了当时鄂尔多斯蒙古族出嫁女性的心理情态、生存环境、审美理念、道德观念和文化旨趣等文化内涵。
《送亲歌》的歌词中提到最多的是对蒙古人来说须臾不离的——骏马。这一方面表达了对最亲密伙伴不吝赞美之意,如“在那沙滩上奔跑的,额霜骏马是我们的”、“在那冰滩上奔走的,银斑骏马是我们的”、“在那洼滩上奔跑的,红斑骏马我们的”……;另一方面有借物寄情之意,即对不离不弃陪伴自己、任劳任怨劳作不息等方面的眷恋和怀念。从如此多的描述骏马的句子看,也似乎印证着该民歌基本产自牧区或以牧业为主的区域。
另外 ,有句段中提到 “去展旦召把头磕”中的“展旦召”,应该有一定的含义,可能是寺庙名,笔者以为应该指今达拉特旗境内的展旦召,不论是歌中描述的自然环境,还是律动散发的人文环境风格,基本符合该地的特点,由此应推断此歌应是达拉特旗民歌。当然“展旦召”也有可能是有特定含义的地名,或其他什么。如果能解开,或许能解开《送亲歌》的真正发源地及产生具体年代等诸多疑问。也有可能如行家所言只是某种比喻,就如许多蒙古族民间诗歌中常有的,借动物、借山川河流花鸟马骆驼等等进行某种比喻、不一定具有什么特指性。但无论如何这一词汇算是一个可供查寻的线索。
《送亲歌》的许多歌词非常具有人生哲理,不论孝敬父母的道德训谕,还是远嫁他乡为人妻遵循的伦理等等,都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地反映了蒙古族社会的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
总之,《送亲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对于目前各种形式的改编,并赋予新思想内涵和注入新活力的做法,笔者不会以自己更喜爱原有的风格和趣旨而否定新变化,只是期许早日出现一位更适合表现和演绎这首民歌的真正高手。同时也冀望《送亲歌》在蒙古族未来的音乐文化历史长河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律动继续璀璨夺目。(今日,笔者听了内蒙民歌演唱家乌云苏都对这首歌的演绎,感觉不错)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6楼内容来自:肃北人家的博客


  • seaman122
  • 卧龙呼伦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昨天在某唱歌的APP上刷到这首歌。
想起很久以前好像看过这歌创作的历史故事,记不清楚了,然后怎么搜也没搜到。
但是搜到了这首歌、甚至还有很多歌,都被窃为其它地区的民歌了。也搜到了这篇有点研究的博文,所以转发过来。
——有些文化传承不该失传——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呼伦贝尔吧
分享到:
©2024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