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吧 关注:16,120贴子:297,211

回复:《明太祖实录》中明太祖对元朝的客观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朱元璋解释为什么要起兵推翻元朝,主要是因为元朝末年君昏臣庸,朝政腐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元朝不能平定,朱元璋起兵是为了平定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
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
他又说:“当群雄初起时,朕为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误入其中,见其无成,忧惧弗宁。荷天地眷佑,授以文武,东渡江左,习餋民之道十有四年。”------------(《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七)
在《皇陵碑》中,明太祖朱元璋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那些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
明太祖朱元璋在讲述自己不得已参加起义军时还郑重说道:“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节选自(明)吕毖 撰《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封元后诏》)
他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初本数人,其余愚者闻此风而思 为之,合共谋倡乱。是等之家,吾亲自睹”(《大诰三编·造言好乱第十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1-28 22:40
收起回复
    洪武二年(1369年)冬十月,遣使致书元主(元惠宗,又称元顺帝)曰:“朕本布衣,昔在田里,赖承平之乐,忽妖人倡乱,海内鼎沸,当是时出师者将非不勇,兵非不众,城廓非不坚,器械非不利,终无成功,妖人愈炽,遂致豪杰并起,此天运昭然,不言可见。朕因群雄扰攘,不能自宁,由是为众推戴,乘时渡江,抚建业之民,待天下之清,奈何君不能控御,致将帅各怀不轨,外为元臣,内实自谋,靡有戡定祸乱以安生民者。朕静观群雄割据,荼毒生灵,于心不忍,乃亲率诸将,西平湖湘汉沔,南取交广东,定吴越,八闽、两江,皆入版图。方欲息兵,以观君之为计,而君之将臣曰张、曰李、曰王,三人者,不为国谋,分据秦晋,互相雠杀,民遭涂炭。朕乃命大将军自前岁出师,由齐鲁,经河洛,次及燕城,我师未至,君已弃宗社而去。……”————《明太祖实录》卷四十六
    自有元失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声教不同。朕奋起布衣,以安民为念,训将练兵,平定华夷。————《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庚申之君,荒淫昏弱,纪纲大败,由是豪杰并起,海内瓜分,虽元兵四出,无救于乱,此天意也。然倡乱之徒,首祸天下,谋夺土疆,欲为王伯,观其所行,不合于礼,故皆灭亡,亦天意也。朕当是时年二十有四,盘桓避难,终不宁居,遂托身行伍,驱驰三年,睹群雄无成,徒扰生民,乃率众渡江,训将练兵,奉天征讨,于今十有六年,削平强暴,混一天下。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庚申之君指的是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又称元顺帝),因为他生于庚申年(1320年)】
    当元之季,君宴安于上,臣跋扈于下,国用不经,征歛日促,水旱灾荒,频年不绝,天怒人怨,盗贼蠭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 朕不得已,起兵欲图自全,及兵力日盛,乃东征西讨,削除渠魁,开拓疆宇。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向使元君克畏天命,不自逸豫,其臣各尽乃职,罔敢骄横,天下豪杰,曷得乘隙而起?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至妥欢帖木儿为君,荒淫昏懦,不思政理,不恤民艰,故奸凶并起,天下大乱,生民无主。朕时不忍荼毒,于是起兵救民,豪杰之慕义者相率来归,剪暴除残,平定四海,乃推戴朕为皇帝,国号大明,此天佑朕躬,故成功之速若是也。————《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1-28 22:42
    回复
      自脱欢帖木儿皇帝即位,政出权臣,法度废弛,是以上天降乱,民坠涂炭,草野间豪杰因而并起。朕时在淮甸,见生民靡宁,乃与乡党、豪杰紏合士马,不四五年,群雄悉定,故元番将降附者接踵而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八
      【妥欢帖木儿,脱欢帖木儿是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又称元顺帝)的名字的音译,所以写法有区别】
      至於后嗣(元惠宗)不修国政,大臣非人,纪纲尽弛,致使在野者强凌弱,众暴寡,民生嗟怨,上达于天,简在帝心,以**新民。朕当大命,躬握乾符,以主黔黎,凡诸乱雄擅声教,违朕命者兵偃之,顺朕命者抚存之,是以华夏奠安。————《明太祖实录》卷之二百十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1-28 22:42
      回复
        岁甲申(1344年),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饥。疾疠大起。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 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上连遭三丧,又值岁歉,与仲兄极力营葬事。 既葬,念仁祖、太后常许从释氏,乃谋于仲兄。以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 ,散遣其徒游四方。----------《明太祖实录》卷一
        元朝后期,从1333年到1368年,全国基本上每年都有几个地区遭受水旱灾害,这下自然灾害导致当地发生饥荒,但都不是全国性的。此外,14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瘟疫。具体可以参见《元史》卷五十一。
        《明太祖实录》并没有记载朱元璋父母和大哥是死于瘟疫还是死于饥荒。但从《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来看,“值四方旱蝗,民饥。疾疠大起。”朱元璋父母和大哥因为瘟疫而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朱元璋和他的另外两个哥哥都活了下来,然后“上连遭三丧,又值岁歉”,“以九月入皇觉寺。”
        连续30多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以及14世纪四五十年代极为严重的瘟疫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元朝政府要花大量钱财进行赈济。自然灾害使众多的百姓背井离乡、陷于贫困,酿成了14世纪50年代破坏全国的起义运动。
        元朝的灭亡当然不会是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元朝后期君昏臣庸,朝政腐败,这是主要原因。但是30多年的天灾也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1-28 22:43
        回复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对于元朝统一天下的赫赫武功和混一宇内之后的辽阔疆域的描述: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1-28 22:45
          回复
            两宋时期文字狱甚多,而元朝没有文字狱。
            元朝孔齐《至正直记》有一条记载宋遗民梁栋因作诗被仇家诬告,说他“讪谤朝廷,有思宋之心”,最后礼部判决说:“诗人吟咏情性,不可诬以谤讪,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可见元朝统治者在文化问题上是宽容的,有度量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1-28 22:46
            收起回复
              嘉靖年间,明朝官方钦定《二十一史》,包括《辽史》《宋史》《金史》《元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1-28 22:48
              收起回复
                1545年,明世宗嘉靖皇帝罢元世祖以及木华黎等5位元臣的祭祀。但仍命依明太祖制,由地方官春秋祭祀元之帝王陵寝。
                有关嘉靖时期姚涞的奏折与忽必烈的牌位问题: http://tieba.baidu.com/p/4479046421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0-01-28 22:50
                回复
                  洪武 永乐时期都定性元代正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0-01-28 22:52
                  收起回复
                    记得实录里也有批评元胡虏胡俗的片段,吧主能不能单独说明一下以免某些断章取义的人带节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1-28 22:53
                    收起回复
                      明太祖1368年登基之初,给高丽,日本,占城,爪哇的国书,属于为了和元朝争夺藩属有意贬低为之:
                      明太祖赐高丽国书:
                      “元非我类,入主中国百有余年,天厌其昏淫,亦用殒绝其命。华夏泼乱十有八年,当群雄初起时,朕为淮右布衣,暴兵忽起,误入其中。见其无成,忧惧弗宁,荷天地眷,授以文武,东渡江左,习养民之道十有四年。其间西平汉主陈友谅;东缚吴张士诚;南平闽粤,戡定八蕃;北逐胡君,肃清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
                      明太祖赐日本国书:
                      “上帝好生,恶不仁者。向我中国自赵宋失驭,北夷入而据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华风不竟。凡百有年,孰不与愤? 自辛卯以来,中原扰攘,彼倭来寇山东,不过乘胡元之衰耳!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
                      “粤自古昔,帝王居中国而治四夷,历代相承,咸由斯道,惟彼元君,本漠北胡夷,窃主中国,今已百年,污坏彝伦,纲常失序,由是英俊起兵,与胡相较,几二十年。朕荷上天祖宗之佑,百神效灵,诸将用命,收海内之群雄,复前代之疆宇,即皇帝位,已三年矣。”
                      明太祖赐占城国书:
                      “曩者我中国为胡人窃据百年,遂使夷狄布满四方,废我中国之彝伦。朕是以起兵讨之,垂二十年芟夷既平,朕主中国天下方安,恐四夷未知故遣使以报。”
                      明太祖赐爪哇国书:
                      “中国正统,胡人窃据百有余年,纲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讨之。垂二十年海内悉定,朕奉天命已主中国,恐遐迩未闻故专使报王知之。”
                      明太祖颁行天下振兴文教诏书:
                      “自胡元入主中国,夷狄腥膻,污染华夏,学校废驰,人纪荡然。加以兵乱以来,人习斗争,鲜知礼义。今朕一统天下,复我中国先王之治,宜大振华风,以兴治教。”
                      “胡元入主中国,蔑弃礼义,彝伦攸斁,天实厌之,以丧其师。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0-01-28 22:58
                      回复
                        明太祖和明成祖对元朝正统地位的确认: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0-01-28 23:02
                        收起回复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 中书省以左副将军李文忠所奏捷音榜谕天下, 明太祖见榜文中有不逊之词, 遂责备宰相说:
                          “ 况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餋。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而以此张之四方?”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可以看出明太祖华夷之辨和天命正统说法并不矛盾。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0-01-28 23:06
                          回复
                            明太祖对元朝的定位争议之辨:
                            http://tieba.baidu.com/p/6253119394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0-01-28 23:07
                            回复
                              【转载】经过详细考证:朱元璋内心其实深爱大元:http://tieba.baidu.com/p/5059260667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0-01-28 23: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