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及以前,修道的目的几乎很纯粹,就是为了长寿或者成仙。庄子所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以及“千岁厌世,去而上仙”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修法者的追求。
自两晋之后大多道家都受佛教的影响,几乎不再追求长寿,甚至视肉体为“臭皮囊”,厌恶至极,欲弃之而后快!
包括修法的方式,也几乎失去了原来的法门。不再强调“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采气导引术(正宗佛教是没有大小周天、任督二脉之说的。至于藏密的三脉七轮说,既不是根本佛法,又远没有道家经络气脉学博大精深!),而是什么念珠或称呼尊师名号等等原本属于佛教法门。更由原来跪坐修法改成了盘腿修法(要知道,盘腿坐在秦汉之前那是极端没有教养、连奴隶都不耻的一种坐姿。可以说,以两晋五胡乱华为分界线,前后道家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
自两晋之后大多道家都受佛教的影响,几乎不再追求长寿,甚至视肉体为“臭皮囊”,厌恶至极,欲弃之而后快!
包括修法的方式,也几乎失去了原来的法门。不再强调“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采气导引术(正宗佛教是没有大小周天、任督二脉之说的。至于藏密的三脉七轮说,既不是根本佛法,又远没有道家经络气脉学博大精深!),而是什么念珠或称呼尊师名号等等原本属于佛教法门。更由原来跪坐修法改成了盘腿修法(要知道,盘腿坐在秦汉之前那是极端没有教养、连奴隶都不耻的一种坐姿。可以说,以两晋五胡乱华为分界线,前后道家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