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吧 关注:182贴子:668

回复:英国老师:希望孩子在中国上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尽管片中英国学校的校长尼尔·史端乔(NeilStrowger)积极地肯定了他在上海的所见所闻,但他仍说:“没有任何教育方法或政策会让英国的文化教育回到19世纪50年代,而且我们也不应该试图倒退。”这种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和50年代英国教育的比较司空见惯,而且看起来很合理:它们都很强调纪律,老师是必须被尊重和服从的权威存在。


IP属地:湖南17楼2015-08-18 09:15
回复
      也许有人要说,更严厉、更重纪律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在西方的过去六十年间,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青少年在树立自己独立人格的过程中,会反抗和挑战他们的父母以及老师的权威。毫无疑问,与现在相比,50年代的英国学校严酷且压抑。


    IP属地:湖南18楼2015-08-18 09:15
    回复
        不过,这种对于叛逆的描述并不能总是很好地传达给别的国家。像猫王、甲壳虫乐队这样表达青少年叛逆的商业力量并没有深刻影响到亚洲。关于年轻人的心理学研究,尤其是与流行和社交相关的部分表明,在西方,学习太努力并不是一件好事。


      IP属地:湖南20楼2015-08-18 09:16
      回复
          虽然成绩不好的学生最终可能会成为失败者,但那些善于约束自己并与老师关系良好的学生则可能被当做“书呆子”或者“老师的宠物”而受到群体的排斥。而在中国,情况则有所不同:学术的成功与受欢迎程度更成正比。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英国的年轻人会对学习不予重视,甚至故意答错问题,以免让自己显得太过引人注目。


        IP属地:湖南21楼2015-08-18 09:16
        回复
            因此,在一个学术成绩并不被普遍重视的环境之中,在挑战原有文化背景权威的压力之下,我们当然会在BBC纪录片的教学早期阶段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散漫或行为不当。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学生对于“大班教学”和更高强度的教学方式也很纠结。


          IP属地:湖南22楼2015-08-18 09:17
          回复
              令人欣慰的是,当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终于渐渐适应,并且——至少在某些方面——与他们的新老师建立起更好的关系。中国教师的经验吸取和当地学生的努力适应是双向的;同时,中国教师对英国学生正逐渐抱有更积极的态度,这着实为此事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


            IP属地:湖南23楼2015-08-18 09:17
            回复
                那么这个实验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大体上,结论看似简单:英式教学太“柔”,而中式教学太“硬”。因而显而易见的折中办法是两者取其优。但是,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具体实施——因为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IP属地:湖南24楼2015-08-18 09:17
              回复
                  它是文化的产物,以哲学为支撑,并受不断改变的潮流所支配,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差异。


                IP属地:湖南25楼2015-08-18 09:17
                回复
                    例如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已经在探寻跨文化教学的新方式,我从中看到了未来更明朗的前景。不过,在短期内,我依然支持中式教育体系,并希望让我的孩子在苏州本地就学。这或许是一场博弈,但正如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拥有最光明的前程。至少在当下,像数学、语言学这样的重要学科,学好它们实在太重要了。


                  IP属地:湖南27楼2015-08-18 09:18
                  回复


                    IP属地:湖南31楼2015-08-20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