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吧 关注:676贴子:9,334
  • 6回复贴,共1

【元和遗事】论唐宪宗之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论唐宪宗之死
岳纯之 唐 澜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关于唐宪宗之死, 唐代以来流行三种说法, 一是为方士丹药所误说, 一是为宦官所弑说, 一是为唐穆宗李恒所弑说。为方士丹药所误之说, 不过是杀害唐宪宗的人为掩人耳目而放出的烟幕, 不足凭信, 这已成为现代史家的共识, 无待多言。为宦官所弑一说, 有众多的正史记载为据, 信从者甚众。此说若是言宦官是直接杀死唐宪宗的杀手, 我们自无异议,但如说宦官是杀害唐宪宗的主谋、元凶, 则深可置疑。因为唐宪宗若真是为宦官谋划弑死的, 唐穆宗上台之后决不会如史书所载, 对杀父仇人一不追究。或说, 此时宦官专权, “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①, 唐穆宗自己尚为人所掌握, 又岂能为父报仇? 唐朝后期, 宦官确是大规模参政干军, 但若说宦官专擅朝纲, 皇帝成其傀儡, 生杀予夺任情, 则殊为夸张。这只要翻开两《唐书》、《资治通鉴》, 看看唐宪宗曾如何压抑宦官; 唐武宗、李德裕曾如何裁抑阉竖; 唐宣宗曾如何限制阉宦干政; 宦官集团又是如何随皇帝的更替而分合变化便可了然。我们认为, 从总体来看, 唐朝后期执掌大权的仍是皇帝, 宦官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工具。当然, 有时宦官的气焰也十分嚣张, 但由于有外朝官僚集团的制衡, 他们始终未能控制皇帝。 总之, 唐宪宗为宦官所弑一说, 就表象言之, 不无道理, 但若定宦官为主谋、元凶, 则未见其可。第三说, 即唐宪宗为其子唐穆宗李恒所弑说, 明清之际的大学者王夫之持之最力, 近人陈寅恪、吕思勉等史学大师基本同意此说。本文亦同意此说, 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再作进一步论证, 不妥之处, 请各位先进教正。



1楼2011-07-26 00:08回复
    由于史料缺乏, 现在已无法说清楚元和十三年(818)年 九月以前皇太子李恒派与澧王李恽派勾心斗角的详细情况, 我们仅能约略看出李恒派的某种失势:
    《资治通鉴》卷239 元和八年条云: “群臣累表请立德妃郭氏为皇后, 上以妃门强盛, 恐正位之后, 后宫莫得进, 托以岁时禁忌, 竟不许。”郭氏是皇太子李恒的生母, 唐宪宗不立郭氏为后, 不管他本人是否意识到, 这实际隐约地表示出李恒皇太子地位的可替代性。
    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 宰相李逢吉罢为东川节度使; 元和十三年(818)年 八月, 宰相王涯罢为兵部侍郎。李逢吉、王涯都曾为太子侍读, 史书未载二人与太子李恒有何不协, 且李逢吉长庆二年(822)年 回京为兵部尚书的一大原因, 就是“于帝有侍读之恩” ②, 则二人当属皇太子李恒派。这二人的先后去职, 反映出李恒派在中央最高层中力量的削弱。
    从元和十三年(818)年九月起, 两派斗争趋于激烈, 情势变得对皇太子李恒更加不利。
    


    3楼2011-07-26 00:08
    回复
      其次, 从唐宪宗晚年的活动来看, 唐穆宗李恒有弑父杀君的可乘之机。大家知道, 唐宪宗一生信奉宗教, 既尊佛又崇道。元和十二年(817)年以前, 由于藩镇割据, 国家多故, 唐宪宗尚能收敛一些。元和十二年(817)年之后, 随着叛乱藩镇的渐次削平, 国家的日加稳定, 唐宪宗便放纵起来。元和十四年(819)年 , 他竟派人到凤翔法门寺去奉迎什么“佛骨”,弄得京师长安举城若狂。
      在此之前, 唐宪宗还开始茹食方士们的丹药。当时有个叫柳泌的方士, 自吹能制造长生不老之药, 唐宪宗便恭请入宫, 命其为自己炼丹合药。所谓丹药, 据现代化学研究, 不过就是一些汞硫化合物, 配伍得当, 没有毒性, 适当服食对人身体无害; 配伍失当, 则有毒性,长期服用, 会使人生理变态, 行为异常。柳泌者流, 乃奸诈骗子, 其所炼丹药当有毒性, 所以宪宗服泌药,日益烦燥” ⑤, 言行举止变得反常而乖戾, “数暴怒恚责, 左右踵得罪, 内官恐惧, 禁中累息” ⑥; 身体也一日衰于一日,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 竟以“饵金丹小不豫”⑦, 停罢一年一度的元会。之后, 又“数不视朝”⑧, 弄得整个京城“人情汹惧” ⑨, 人心浮动。而这种情况正好为皇太子李恒弑父夺位、乱中取胜提供了绝好的时机。
      再次, 从现存历史文献来看, 有史料可证唐穆宗李恒乃弑父杀君的主谋、元凶。唐昭宗时人裴廷裕著有《东观奏记》一书, 其中有云:
      宪宗皇帝晏驾之夕, 上(唐宣宗, 下同)虽幼, 颇记其事, 追恨光陵(唐穆宗之陵墓)商臣之酷, 即位后, 诛钅且恶党, 无漏网者。郭太后(唐穆宗之母)以上英察孝果, 且怀惭惧, 时居兴庆宫, 一日, 与一二侍儿同升勤政楼, 倚衡而望, 便欲殒于楼下, 欲成上过; 左右急持之, 即闻于上。上大怒, 其夕, 太后暴崩, 上志也。
      


      5楼2011-07-26 00:09
      回复
        这段记载往往不为论者所重视, 正相反, 我们则认为是弥足珍贵的, 它正好为唐穆宗李恒弑杀唐宪宗之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东观奏记》一书自序云, 该书乃是为修纂《宣宗实录》而作, 因此其写作态度是相当严肃的。在这样一本书中, 作者敢公开将唐穆宗比作弑父杀君的“商臣”, 说郭太后“且怀惭惧”, 言郭太后之死是宣宗之“志”, 谅非信口开河, 或摭拾传闻不实之词。
        


        6楼2011-07-26 00:10
        回复
          原文是PDF,改了一下,变成可以上传的格式。一时不知道要加什么前缀,文章所论述并不属于【大中之治】的范畴,于是生编了一个【元和遗事】,毕竟元和年间政事对大中一朝政治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10楼2011-07-26 00:21
          回复
            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有军士疑
            帝非常人。又敦正书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晋书》卷六 帝纪第六


            49楼2011-08-13 00:40
            回复
              较早之前收藏的,尚无付费一说……


              51楼2011-08-15 0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