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吧
关注: 23,033 贴子: 93,562

有关川沙及浦东地区的事情均可讨论。

  • 目录:
  • 国内地区
  • 10
    不知不觉已经匆匆走过三十载,记忆中已经快十年没敲下过任何文字。 翻开曾使用过的贴吧,熟悉的模板已经不在,曾经的文字也已经消散,让人不禁唏嘘。 泡上一壶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着往事,依然还有很多不曾放下的执着。 年少时的梦,依然在心里,只是被深深的埋藏; 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期待,只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梦。 我们伤心过,迷茫过,无助过,却不曾放弃过; 我们撒过汗,流过泪,受过伤,却依然在追逐。
  • 15
    川沙体育馆,川沙游泳馆,曾经是一代人经常活动的场所,随着川沙的发展,他们将成为历史,让我看一下即将拆除的川沙体育馆,和拆除中的川沙体育馆
  • 3
    “塌饼”,就是用糯米粉(也有用大米粉,但不是面粉)裹以或甜或咸的馅心,揿扁弄塌,然后在灶头大锅中用油煎熟的一种食品,这是地道上海本地人的糕点。过去的浦东本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做“塌饼”的习俗。 “塌饼”有 “甜”和“咸”2种。“甜塌饼”是糯米粉里加南瓜,馅有豆沙和枣泥,也有没馅的,本地叫都叫“饭瓜塌饼”。浦东南瓜饼其实是蒸的,南瓜糯米饼放入模子定型,上笼蒸熟即成。是家常点心,和油煎的“饭瓜塌饼”差别
  • 0
    和浦东许多城镇一样,川沙镇因盐而兴。 明初,上海有七大盐场,八团镇占了三强。八团就是今天的川沙。八团一带为沿海滩地,盛产食盐。明弘治《上海志》记载:“八团镇在十七保,去县东五十四里,居民率多鹾丁,以盐贾辐辏逐末者多归焉,市有三场盐课司。”非常幸运的是,沿海滩涂有10余个洼地可以泊船,其中,尤以川沙洼最深最宽,船只能够直达八团老护塘脚下,是理想的运输港湾。八团镇也因此逐渐崛起,成为盐商云集,帆樯林立的浦
    我麻沤 2-6
  • 0
    西市街上的关帝庙在解放前香火颇旺.解放后渐渐冷落并被移作它用.记得曾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驻扎着部队.后来又长期废置,大门紧锁,从门缝里看进去,墙壁窗户院子里积满了灰尘,总让人感到瘆得慌.一直到1980年代成为川沙县道教协会的办公场所.今日的关帝庙乘着老镇改造的东风,换发出新的生机.
  • 0
    西市街中段的关帝庙是川沙镇域内有史书记载以来最早的寺庙,也许没有之一.其前身崇福庵至少早于川沙筑城前200年,是名副其实的古刹.十分难得的是庙内曾挂有咸丰7年(1857)所颁咸丰帝奕詝御书"万世人极"的匾额.可惜后来因庙院的长期废置和特定年代的冲击,庙内神像被毁,匾额也已不知去向.
  • 0
    关帝庙,位现西市街56号,旧为元代古刹崇福庵址,早于川沙筑城年代.明嘉靖年间由里人乔晟重建.万历39年(1611)其孙乔楠和曾孙拱薇改建成关帝庙.同治5年(1866)由同知何光纶主持重修,但不久即坍塌.光绪3年(1877)由同知陈方瀛进行较大修建,把正殿向前移了五尺,还修了后楼,并添配岳武穆神主.
  • 0
    当下初春正是吃菜穄(ji)的时令.菜穄实际是从青菜心中长出的花杆和花簇.只在江南一带才有食用.经一个冬季的霜打冰冻,刚长出的菜穄一烧就酥,碧绿生青,吃口带点淡淡的甜味,很是爽口下饭.一碗红烧肉,一盆炒菜穄,再加雪里蕻腌菜肉丝汤和咸酸饭,伲川沙乡下人就好这一口,比山珍海味都好吃.
  • 0
    1895年胡适父亲因甲午战争后台湾形势所迫而举家迁回大陆.而胡适则随母回绩溪老家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04年起到上海接受新式教育,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留学.在上海的学习生活开销来源于川沙"胡万和茶庄",期间胡适曾数次到川沙料理相关事务.
  • 0
    大学者胡适(1892~1962)与川沙有着深厚的渊源.胡适的祖上在乾隆年间到中市街开设胡万和茶庄,胡适的父亲胡铁花16岁到川沙协助打理生意.胡适出生后不久,即由胡铁花将母子接到川沙安置在内史第.胡适出生仅2个月时,胡铁花因考取秀才而奉调台湾.胡适母子则在川沙生活一年多后才迁往台湾.
  • 0
    川沙乡下大圆子的吃法很简单,煮熟后盛碗加圆子汤后即可食用.若有剩余的,泼上生面粉平置于团几里,待需要时,可再煮着吃.而另一种吃法是,将煮熟的冷圆子(川沙本地习惯上一般不生煎)用平底锅薄油煎炸,待圆子表皮呈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开吃.其色面金黄,皮脆粉糯,馅鲜味美,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 3
    川沙乡下大圆子是出了名,即便是口味刁钻的浦西人也无不啧啧称赞.川沙圆子源出宁波移民的"汤圆",在长期的改良过程中,形成了与川沙人生活秉性习惯相适应的特质.一是个大馅多,一个圆子抵得上二三个宁波汤圆,胃口好的成人一次也就能吃上四五个.二是汤圆多为小吃点心,而圆子主要作为主食.
    oli2188 4-13
  • 0
    自清嘉庆15年(1810)川沙抚民厅同知高伯阳重修川沙城墙后的100多年间,川沙抚民厅虽每年都对城墙损坏塌落状况进行勘察,并上报朝廷请求拨款维修.但因国库空虚,只能任其风雨侵蚀破败.到民国后最终拆除了西,北全部和东,南大部城墙,城砖用以铺设城内道路或变卖后用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 0
    一直到1980年代中,川沙原一里见方的城墙仅留存位于观澜小学内的南段和东段部分,总不足100米.南段相对保存完好(远望蔚为壮观),东段(即现修复部分)则破败不堪.而岳碑亭尚有亭柱遗存,只是位置在南段城墙上;魁星阁仅存地基,位置还是现在的东南角上.1980年后期,南段城墙因新建校舍而拆除.
  • 0
    从1960年起的两年多时间里,在中国广大地区开展了“粮食食用增量法”的群众运动。1960年1月,上海市川沙县推出旨在提高“出饭率”的“先进烧饭法”,将原先粳米一斤的“出饭率”,从2斤提高到2斤8两。方法是用较多的水放在较少的米中,使米膨胀,反复蒸煮,达到有较多米饭的视觉效果。
  • 0
    自明嘉靖36年(1557)川沙城墙建成后历经数次修葺.明万历21年(1593年)因久雨城门坍塌,由王潭之孙王乾昌捐修.清康熙22年(1683)建城后120多年,受风雨侵蚀城墙剥落有损,上海知县史彩再修.乾隆37年(1772)又经百年,城垣多圮,南汇知县成汝舟捐款整修.嘉庆15年(1810)川沙抚民厅同知高伯阳重修.
  • 0
    王观光系明代御医王潭的第三代孙辈,官至王府长史.辞官后回到故里川沙.其诗文迥绝時蹊,尤工山水.史书记载,王观光心地善良,凡朋友亲戚和邻居遇到难事时,定当两肋插刀,虽剥肤剜肉也在所不惜.由此,虽家境颇裕,但其死后竟未留下多少遗产,其精心打造的川沙八景之一的"南园"也在他死后荒废了。
  • 0
    王氏自16世纪初由下沙迁居川沙(兰芬堂),是为现上海地区三支重要王姓支系之一.川沙王氏素有鼓励子孙用功读书追求功名的族风.盛传族内力倡"纵然当了裹脚布也要让小孩读好书"的祖训.故从明嘉靖年间的御医王潭起,名人辈出,其后裔王学诗,王乾昌,王偕春,王偕春,王观光等都学有所成功名显赫.
  • 0
    以前在川沙一带,拿嫁妆是正式婚典前重要的程序.按照风俗,要求拿嫁妆队伍在出女方家门后一定要朝东南方走,民间认为东南方属阳气称为"走上风",且一路上不能停留,不能转手,还要装出很重的样子以显示嫁妆丰厚.即便男方的家不顺东南方向的道,也要想办法先朝东南方向绕道走一段时间再改道.
  • 1
    以前,川沙一带的女子素来勤劳贤惠,白天忙碌于灶边田头,晚上挑灯纺纱织布.而这些纺出的布匹除了供一家人的穿用外,另会留部分作为姑娘今后作为填箱的陪嫁带到男家.女孩子喜欢把心爱的衣服储存着作嫁衣裳.父母会备好被子十几条,花花绿绿的.还有衣箱,柜子,八仙桌,梳妆台,马桶,子孙碗等.
  • 0
    在川沙本地话中所谓“雾芦”即为“大雾”之意,是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的一种气象现象。据天气预报,今日大雾。本句民谚是川沙人经过长期的观察而得出的经验总结,即:在川沙地区若连续三天早上有大雾,那就会西风劲吹并降温.
  • 1
    以前川沙是个弹丸小城,但城内居民多为居民户口,而一出小城多为农民户口.在那时户籍的性质远木有现在这般淡化,许多农村户口的同学很认真地读书,就为了考上个学,哪怕是中专技校,只要把户口转了就行.现偶尔遇到这些同学都感到后悔,农民有宅基地呀!多好.可惜现想迁回却无可能.世事难料…
  • 1
    孔思,周浦人,明末秀才,反清义士.明亡后,变卖全部家产,招募兵丁,于顺治2年(1645)聚千人连克新场,瓦屑,六灶等乡镇.当年中秋日始攻川沙城,未果.后遭南渡黄浦江赶来的清兵的追杀,从川沙城的"南门杀起,直至南汇城""东西约二十里,南北约四十里"俱遭杀戮,所经河流"浮尸无数",孔思也死于河中.
  • 0
    "老八样"系泛指在筵席上常用的8只具有本帮特色的大菜.其具体菜式会依大菜师傅的爱好和擅长而有所变化.一般有甜扣肉(走油肉),白斩鸡,红烧鱼(葱烤鲫鱼),蛋卷,三鲜汤(蒸三鲜),笋干(茨菇)扣咸肉,扣三丝,响油鳝丝(鳝筒),宫保鸡丁等.一般而言其口味色面都较重,讲究浓油赤酱,入味且咸鲜相宜.
  • 0
    川沙本地的婚宴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上菜的次序一般为什锦大拼盆,十二道以汤水为主的热炒,二道甜点,八只大菜(也就是东北人所说的硬菜).最后上的八只大菜以量足,品种丰富,本帮特色显著而为人称道,渐渐"老八样"几乎成为本帮菜的代名词而声名远扬.只是到了后来,"四囫囵"逐渐代替了"老八样".
  • 0
    那时候川沙小城的过大年,虽没电视更没春晚,没生猛海鲜.可一身母亲用笨拙的手缝制的粗布衣裳,就足以令人期待;一把花生那香味梦里想起还会流口水;一钵头油面筋塞肉过了正月十五还在回味;几毛钱的压岁钱竟然可以数了一遍又一遍;稻香里5分一包的桃板闻闻都陶醉.现在啥也不缺就缺那个年味.
  • 3
    马上就要过大年了.在川沙一带春节期间乃至整个正月里民间一直遵循着一些禁忌.如:大年三十不能扫地,以免扫走财气,而大年初一一早要清扫庭院,意喻开门迎新.拜年得从初二开始.因为正月是一年的头一个月,故正月里不能剃头,以免开年不利.同样,正月里不能搬场,即便是乔迁也需过了正月以后.
  • 0
    大家晓得川沙镇的前身为下沙盐场四场下辖的八团.而八团镇只是八团区域内商业相对集中的集镇部分.那么八团(集)镇与川沙堡城之间呈何关系呢?据考察,八团集镇总体上应在川沙堡城的东侧和十一墩护塘街的西侧,八团集镇西侧与川沙堡城的东侧相接壤甚至可能有部分相重叠.但确切的位置已无考.
  • 0
    鹅,川沙人称其为"gang du",与"憨度"的发音类似,是川沙乡下较多饲养的家禽之一.据查,鹅蛋性味甘微温,常吃有补中益气和增强记忆力的作用.但在川沙民间素来将鹅蛋看作具有滋阴消炎的食物.另外还流传着,小孩若因受惊吓而致使晚上抽搐,啼哭不止的话,喂其一二个鹅蛋即可起到明显改善的效果.
  • 0
    今日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夜也是送灶王爷到天庭汇报各家各户一年来好恶的日子.按川沙一带的风俗,在祭送灶王爷的供品中一定要有灶糖和茨菰.灶糖是一种很粘的麦芽糖,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其说人间的不好;而茨菰的"茨"在本地话中同"是",由此一旦玉皇大帝问起"人间好吗?"灶王爷就会说"是".
  • 17
    先说川沙镇,川沙镇域是古代戍卒屯垦的海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归上海县。清雍正三年(1725年),隶南汇县。嘉庆十年(1805年)设川沙抚民厅。南汇与川沙以竹行桥船舫沟(已湮没,现城南路)为界。镇域南部的城镇部分、黄楼和六团地区(以下称南部)仍属南汇县;北部的城区和城西地区(以下称北部)归抚民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川沙改厅为县。 1950年6月,镇域南部由南汇县划归川沙县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
  • 0
    陈建春生于宣统2年(1910),19岁时离乡先到洋泾后到川沙受雇以打铁为生,后自创陈万兴铁铺专事铁制农具.解放后先入城镇铁业生产小组再入川沙农具厂.其生产的镰刀背厚口薄,比一般镰刀使用期长4~5倍.1963年被上海市手工业局评为"质量全市第一",享誉上海市郊.1980年陈建春从川沙轧钢厂退休.
  • 0
    在波澜壮阔的抗倭斗争中,地处近海的川沙先民尤以盐民最为彪悍勇敢,驾舟围敌使之丧胆.据传,倭寇上岸抢掠时,见家有盐仓必仓惶退出.倭乱中百姓时遭劫难,尤为惨痛的还遭受官兵的杀害.据<上海县志>记载:沿海官兵,每遇倭寇出掠皆俱伏而不敢动,当贼去即搜杀居民,割取首级以冒战功.太可恶了…
  • 2
    以前川沙城内居家平时的晚饭多以吃粥为主,而不像现在几乎都吃饭.粥,按不同的做法分成了好几种:用生米熬成的粥,称米烧粥;用冷饭做成的粥,称饭穿粥或饭泡粥;直接用热水甚至用冷水加入米饭中,称茶淘饭;用菜饭(川沙本地话叫咸酸饭)做成的粥称咸泡饭或咸酸粥.当然,现在粥的品种就更多了.
  • 13
    一直到1980年代,川沙城内的自来水几乎来自于露天公共水龙头.那时川沙的冬天远比现在寒冷.在入冬前,虽在水管上绑上稻绳之类的保暖材料,但连续几天的寒潮仍会将管道内的水结成冰而不能供水.那时,大人们就会用热水毛巾敷或直接用开水浇,再不行就就用火来烤,有时把水管烧坏了也不出水.
  • 0
    冷,据说已30年不遇.记得那时川沙城内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像这二天这般寒冷.下的雪可厚至膝盖,放眼望去,小城白雪皑皑,滚雪球堆雪人,充满了至今未忘的童趣.三灶浜,护城河结上了老厚老厚的冰,七八岁的小孩都能在冰上趟过河.在川沙本地话中,若要讲因冷而被冻得发僵的手时,会说成"连花手".
  • 0
    川沙人总是愿将美好的祝福带给有喜事的人们.办喜事的当天如逢下雨,川沙人会说:下雨天好,财水滚滚流,一生不用愁.你们真是挑了一个好日脚.但如逢好天气,川沙人会说:天气真好,阳光当头照,财运跑不了.你们真是挑了一个好日脚.尽管多有恭维之嫌,但更是良好祝愿.这就是川沙人,可爱的川沙人.
  • 0
    在那个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岁月里,伲浦东川沙人常被人瞧不起,特别是川沙人的乡下口音常被嘲讽和讥笑.在川沙本地话中,儿子不念"伲子"(ni zi)而说成"后子"(hou zi),跟"猴子"发音相同.每每川沙的小囡来单位时,总有人高喊"奈猴子来蛋".这几乎成了浦西人嘲笑川沙人最开心一刻.
  • 0
    南宋时南汇下沙盐场归并灶舍而设八团,到明弘治年间(1488-1505)因盐业的发展而渐成集镇,称八团镇.明嘉靖36年(1557)修筑川沙堡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八团和川沙两名并用.后因川沙之名系御史大臣疏本中写明并经皇帝奏准,故在正式文书中都用川沙之名,久而久之,川沙的地名替代了八团.
  • 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位于城南的假日广场(东山豪景),位于川黄路上的九龙广场和位于川环南路上的景悦大酒店相继建成营业.期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川沙城内各类中低端旅店遍地开花,不枚胜举.进入2010年后,较高端的酒店有绿地广场的绿地铂丽和川黄路上的皇庭,均为挂牌四星.
  • 0
    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当时的川沙县供销社开始建造川沙大厦(即锦丽华)并于93年开业.为与当时上海境内最高建筑位于南京东路上的24层和平饭店相媲美,川沙大厦原定也建24层,后因顶层建旋转餐厅而改为22层.此后随着申华大酒店和川沙宾馆相继开业,在城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0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前,在川沙北市街中段场署街南侧(即原裕春食品商店南隔壁)有一栋二层石库门小楼,是为当时城内唯一的旅店,名"川沙旅社".由于那时人员极少长途外出,故鲜见有人进出.到80年代初,"川沙旅社"因老城改造所需拆除而迁至新川路新华书店东隔壁,更名"新川旅馆".
  • 4
    那时川沙城内小孩上学后,老师为防备男孩子之间的调皮捣蛋,故在安排座位时总是男女夹花坐.但川沙的小朋友到了三四年级男女之间就不讲话了,否则就会遭其他同学的吐槽和嘲笑.这样为示"清白",同桌的他和她就在桌子和长条凳的中间用削笔刀刻画出一道中间线,互不逾越.大家称其为"三八线".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川沙土著

目录: 国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