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有战争爆发,执政官就需要担负起从合格的公民中临时征集起一支军队的职责。而后,两名执政官中的一个,就需要率领这支主要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开赴战场。
直到前2世纪的最后几年,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罗马大体上仍然在实行这种传统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符合下列严格条件:
1.必须达到户口调查[1]的第15等级或以上。
2.至少拥有3,000塞斯特尔提乌斯[2]的财产。
3.能够自行购置所属兵种等级对应的武器装备。
自盖乌斯·马略当选前107年的执政官后,对罗马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马略一就任,就立即着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他一反旧制,对已经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做法进行变更,并把之前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的一些临时性的,但却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从法律上予以固定。这些措施包括:
1.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马略放弃了早就难以为继的财产资格限制,规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包括无财产者都可以应募入伍。这样就解决了困扰罗马多年的因符合服役资格者不足而导致的兵源匮乏问题。
2.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军队能够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或一次性退休金。
3.改编罗马军团编制,战斗队则形变得更加多样,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得到加强,统一武器装备规格、样式,而便于军队补给。
马略改革之前
士兵的类型
少年兵:缺乏训练,组成轻步兵。装备普通标枪和投镖和一个小圆盾。
青年兵(拉丁文:Hastati):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组成军团的第一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方盾。
壮年兵(拉丁文:Principie):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为军队的核心,组成军团的第二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方盾。
成年兵(拉丁文:Triarii):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通常构成军队的后备队。组成军团的第三横列。装备一支十二英尺的长矛和一个方盾。
[编辑] 武器配备
短剑:近距离武器。长约两英尺,宽约两英寸。剑头尖利,适合刺杀和劈刺。剑柄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
方盾:长方形凸面体,高约四英尺,宽约两英尺。木制,蒙有兽皮,并用窄条金属加固。
重标枪:远距离武器。最大投射距离约为六十英尺。前端为四点五英尺的金属长杆,附有一个铁枪尖。后端为四点五英尺的木制长杆,上面绕有一根绳索,在投射的瞬间拉动绳索,使标枪旋转前进,可刺破盾牌或盔甲。前后两端通常用两个销钉固定。标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锐利细弱,这样在杀伤敌人之后,枪头就会弯曲变形,防止敌人捡起后再投掷回来。
[编辑] 前期罗马军团的编制
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小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小队通常有120-160人,若为成年人小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
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
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
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
[编辑] 前期罗马军团“三线对列”
闻名天下的罗马队列其基本单位为小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将它与希腊方阵混为一谈是种极为普遍的误解。
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
直到前2世纪的最后几年,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罗马大体上仍然在实行这种传统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符合下列严格条件:
1.必须达到户口调查[1]的第15等级或以上。
2.至少拥有3,000塞斯特尔提乌斯[2]的财产。
3.能够自行购置所属兵种等级对应的武器装备。
自盖乌斯·马略当选前107年的执政官后,对罗马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马略一就任,就立即着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他一反旧制,对已经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做法进行变更,并把之前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的一些临时性的,但却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从法律上予以固定。这些措施包括:
1.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马略放弃了早就难以为继的财产资格限制,规定凡是自愿且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包括无财产者都可以应募入伍。这样就解决了困扰罗马多年的因符合服役资格者不足而导致的兵源匮乏问题。
2.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军队能够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或一次性退休金。
3.改编罗马军团编制,战斗队则形变得更加多样,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得到加强,统一武器装备规格、样式,而便于军队补给。
马略改革之前
士兵的类型
少年兵:缺乏训练,组成轻步兵。装备普通标枪和投镖和一个小圆盾。
青年兵(拉丁文:Hastati):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组成军团的第一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方盾。
壮年兵(拉丁文:Principie):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为军队的核心,组成军团的第二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方盾。
成年兵(拉丁文:Triarii):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通常构成军队的后备队。组成军团的第三横列。装备一支十二英尺的长矛和一个方盾。
[编辑] 武器配备
短剑:近距离武器。长约两英尺,宽约两英寸。剑头尖利,适合刺杀和劈刺。剑柄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
方盾:长方形凸面体,高约四英尺,宽约两英尺。木制,蒙有兽皮,并用窄条金属加固。
重标枪:远距离武器。最大投射距离约为六十英尺。前端为四点五英尺的金属长杆,附有一个铁枪尖。后端为四点五英尺的木制长杆,上面绕有一根绳索,在投射的瞬间拉动绳索,使标枪旋转前进,可刺破盾牌或盔甲。前后两端通常用两个销钉固定。标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锐利细弱,这样在杀伤敌人之后,枪头就会弯曲变形,防止敌人捡起后再投掷回来。
[编辑] 前期罗马军团的编制
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小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小队通常有120-160人,若为成年人小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
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
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
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
[编辑] 前期罗马军团“三线对列”
闻名天下的罗马队列其基本单位为小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将它与希腊方阵混为一谈是种极为普遍的误解。
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