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中,展出了一件朝阳北塔发现的辽代时期的玻璃瓶。这件玻璃瓶来自今天的伊朗地区。它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辽代与西亚的商贸与文化交流,还再一次证明朝阳在历史上处于重要交通位置。
作为辽宁省首次以主题文物展的形式解读辽金历史文化的展览,“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在辽博75年的发展历史中占据重要一席:它既展出辽金文物最多,也外借辽金文物最多。
在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一件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的玻璃瓶,即波斯玻璃瓶。它的发现,源于一次无意之举。1988年11月,文保人员在对位于朝阳市中心的朝阳北塔修缮加固时,无意中发现了藏于塔内上部的天宫,这件玻璃瓶就“藏”于天宫之中,此时,它和其他上千件珍贵文物已在天宫中静静驻守了千年。
当年参与朝阳地宫和天宫修缮加固工作的北塔维修考古队员张洪波回忆说,天宫与地宫的发现实属偶然。与其他辽代古塔不同,朝阳北塔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五世同体”塔。这里的“五世”指五个朝代。详细来说,朝阳北塔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北魏冯太后所敕建“思燕佛图”的台基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一座古塔。
当年施工时,他们发现整座塔为方形空心塔,共有十三级,天宫就位于第十二级的位置。从古塔的竖剖面可以看出,天宫位于隋、唐的塔顶位置。也就是说,当年辽代人在重修北塔时,除了在古塔外面罩了一层砖面,还在隋、唐塔顶上面新搭建了一个天宫,并将整个天宫包裹在塔内。
“根据北塔出土的题记砖记载,我们综合判断,朝阳北塔天宫建于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地宫则建于第二年。”张洪波表示,不论是天宫,还是地宫,都是辽代在这次修塔中的新建,之所以天宫建筑时间较地宫早了一年,是因为当年工人的修筑顺序是从上至下所致。另据记载,此次修塔一共用了“五十六万两千四百七十三”块砖,张洪波说,由此可见当年工程量之浩大。
在朝阳北塔内安放了千年的这件波斯玻璃瓶,是天宫中所发现的千余件文物里最为重要的三件文物之一。
据朝阳北塔博物馆馆长王志华介绍,这件波斯玻璃瓶来自今天的伊朗地区,古称“波斯”。在今天看来,玻璃十分常见,但在辽代,它则是稀有之物。波斯玻璃瓶高16厘米,腹径8.3厘米,底径5.7厘米,由透明玻璃吹制而成,造型非常奇特,整体好像一只昂首蹲坐的鸟。
仔细观察,这件玻璃瓶的圈足厚而且外撇,瓶子的腹部呈卵形,最大径在下部,上部细收为颈,平口略大于颈,一端尖出部分好像鸟的头部。盖子部分也很独特,是金质的子母口式盖,用金丝穿绕在执柄上端。执柄为环形,柄上扳柱仿佛是鸟的尾巴。
王志华说,这件玻璃瓶最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瓶中有瓶”,小瓶立于大瓶底部,长颈,弧腹,一侧也有执柄,呈淡蓝色。整体来看,这件波斯玻璃瓶做工精致,造型独特,极轻薄,呈淡绿色,晶莹透明,是产于古代波斯地区的玻璃珍品。
据分析,这件波斯玻璃瓶应为盛放液体香料所用。因朝阳北塔是一座佛塔,而香是佛教必要的供养物,所以,这件玻璃瓶是作为舍利供养器与其他文物一并放入天宫的。
作为辽宁省首次以主题文物展的形式解读辽金历史文化的展览,“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在辽博75年的发展历史中占据重要一席:它既展出辽金文物最多,也外借辽金文物最多。
在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一件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的玻璃瓶,即波斯玻璃瓶。它的发现,源于一次无意之举。1988年11月,文保人员在对位于朝阳市中心的朝阳北塔修缮加固时,无意中发现了藏于塔内上部的天宫,这件玻璃瓶就“藏”于天宫之中,此时,它和其他上千件珍贵文物已在天宫中静静驻守了千年。
当年参与朝阳地宫和天宫修缮加固工作的北塔维修考古队员张洪波回忆说,天宫与地宫的发现实属偶然。与其他辽代古塔不同,朝阳北塔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五世同体”塔。这里的“五世”指五个朝代。详细来说,朝阳北塔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北魏冯太后所敕建“思燕佛图”的台基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一座古塔。
当年施工时,他们发现整座塔为方形空心塔,共有十三级,天宫就位于第十二级的位置。从古塔的竖剖面可以看出,天宫位于隋、唐的塔顶位置。也就是说,当年辽代人在重修北塔时,除了在古塔外面罩了一层砖面,还在隋、唐塔顶上面新搭建了一个天宫,并将整个天宫包裹在塔内。
“根据北塔出土的题记砖记载,我们综合判断,朝阳北塔天宫建于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地宫则建于第二年。”张洪波表示,不论是天宫,还是地宫,都是辽代在这次修塔中的新建,之所以天宫建筑时间较地宫早了一年,是因为当年工人的修筑顺序是从上至下所致。另据记载,此次修塔一共用了“五十六万两千四百七十三”块砖,张洪波说,由此可见当年工程量之浩大。
在朝阳北塔内安放了千年的这件波斯玻璃瓶,是天宫中所发现的千余件文物里最为重要的三件文物之一。
据朝阳北塔博物馆馆长王志华介绍,这件波斯玻璃瓶来自今天的伊朗地区,古称“波斯”。在今天看来,玻璃十分常见,但在辽代,它则是稀有之物。波斯玻璃瓶高16厘米,腹径8.3厘米,底径5.7厘米,由透明玻璃吹制而成,造型非常奇特,整体好像一只昂首蹲坐的鸟。
仔细观察,这件玻璃瓶的圈足厚而且外撇,瓶子的腹部呈卵形,最大径在下部,上部细收为颈,平口略大于颈,一端尖出部分好像鸟的头部。盖子部分也很独特,是金质的子母口式盖,用金丝穿绕在执柄上端。执柄为环形,柄上扳柱仿佛是鸟的尾巴。
王志华说,这件玻璃瓶最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瓶中有瓶”,小瓶立于大瓶底部,长颈,弧腹,一侧也有执柄,呈淡蓝色。整体来看,这件波斯玻璃瓶做工精致,造型独特,极轻薄,呈淡绿色,晶莹透明,是产于古代波斯地区的玻璃珍品。
据分析,这件波斯玻璃瓶应为盛放液体香料所用。因朝阳北塔是一座佛塔,而香是佛教必要的供养物,所以,这件玻璃瓶是作为舍利供养器与其他文物一并放入天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