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说到“过敏”,就会联想到很多的过敏性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脸部出现红斑、鼻子发痒、打喷嚏、眼睛红肿、呼吸道过敏、咳嗽等等......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初的季节更会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让我们困扰的症状呢?今天就由我院耳鼻喉科张医生、眼科刘医生为大家先介绍一下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的日常防护、治疗和注意事项,以免遇到过敏症状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处理。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这两类患者几乎每年都会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似的症状。这两种疾病都有相同的发病基础,都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在鼻腔、眼部产生的反应,该反应属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的变应原主要是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某些食物等。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痒,几乎所有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均可出现,眼睛出现了“奇痒无比”的症状,结膜充血、水肿、乳头增生、乳头间有黏性分泌物常常伴有眼睑皮肤红肿,还可能产生鼻腔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临床上也称为过敏性鼻炎结膜炎。
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包含三个方面: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健康宣教。
二、其中,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使用药物包含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鼻用减充血剂等。
三、脱敏治疗是对因治疗,也是缓解病症较佳的一种疫苗式免疫治疗方法。何为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全称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患者在明确导致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后,使用过敏原提取物做成的疫苗,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低剂量到高剂量,逐渐累积到患者可耐受的最高浓度和剂量后,长期维持治疗,随着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增强,患者过敏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脱敏治疗目前的给药方式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疗程3-5年,改善可达85%。
过敏性结膜炎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临床症状及避免后遗症发生,同时应注意避免医源性并发症的产生。
1.一般治疗
(1)脱离过敏原
(2)眼睑冷敷。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盐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片等。
(2)双效(肥大细胞稳定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3)糖皮质激素 :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且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及氟米龙等。
预 防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两种疾病,我们要清淡饮食,避免劳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学会正确的擦鼻涕和擦眼泪的方式,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这两类患者几乎每年都会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似的症状。这两种疾病都有相同的发病基础,都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在鼻腔、眼部产生的反应,该反应属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的变应原主要是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某些食物等。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痒,几乎所有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均可出现,眼睛出现了“奇痒无比”的症状,结膜充血、水肿、乳头增生、乳头间有黏性分泌物常常伴有眼睑皮肤红肿,还可能产生鼻腔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临床上也称为过敏性鼻炎结膜炎。
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包含三个方面: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健康宣教。
二、其中,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使用药物包含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鼻用减充血剂等。
三、脱敏治疗是对因治疗,也是缓解病症较佳的一种疫苗式免疫治疗方法。何为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全称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患者在明确导致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后,使用过敏原提取物做成的疫苗,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低剂量到高剂量,逐渐累积到患者可耐受的最高浓度和剂量后,长期维持治疗,随着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增强,患者过敏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脱敏治疗目前的给药方式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疗程3-5年,改善可达85%。
过敏性结膜炎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临床症状及避免后遗症发生,同时应注意避免医源性并发症的产生。
1.一般治疗
(1)脱离过敏原
(2)眼睑冷敷。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盐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片等。
(2)双效(肥大细胞稳定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3)糖皮质激素 :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且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及氟米龙等。
预 防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两种疾病,我们要清淡饮食,避免劳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学会正确的擦鼻涕和擦眼泪的方式,适当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