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买器材,一般都看评测。但是经常有人觉得测评很牛逼的底板,自己买回来一打完全不是一回事,然后就怒骂测评充值。
做评测的基本都是专业训练过的,比如1857好像曾经是全美大学生冠军?不管做测评的有多水,作者的水平和打过的底板超越95%的吧友是肯定的。技术不差,对各种内外置和套胶都上手打过,那么作者对于评测底板的特点就很容易把握,优点很容易就打出来而缺点因为技术加持也就没这么明显。再绕回充值,或多或少肯定有,那么淡化弱点突出优点肯定要做的。
但是吧友自己打球的时候,为什么感受差别那么大。首先,吧友虽然平均国家队,数字968,但实际上手上技术完善,发力业余,步法更少人练,所以拿着拍子就是优点发挥不出来,缺点无限放大。更不要说有些初学者,连胶皮都还没打透或者只会拍拍乐,那更别提了。举个例子,我现主拍是权杖,1857说是外置968,我觉得很对,真的是上限极高,越打越舒服。但它对于动作框架,爆发力要求都很高,我刚开始打的时候动作稍微变形就下台或者出界,中小力量下有断档,后来逐步适应就感觉得心应手,怎么打怎么有了。
另外还有一些球友,基本功还行,但是一块底板刚打几天就下结论,先强迫自己打一两个月再说吧。
还有就是底板合适,配胶不合适,只能自己交学费慢慢尝试。
最后就是打法和底板不匹配,比如控制流用暴力板,这个就不多说了。
做评测的基本都是专业训练过的,比如1857好像曾经是全美大学生冠军?不管做测评的有多水,作者的水平和打过的底板超越95%的吧友是肯定的。技术不差,对各种内外置和套胶都上手打过,那么作者对于评测底板的特点就很容易把握,优点很容易就打出来而缺点因为技术加持也就没这么明显。再绕回充值,或多或少肯定有,那么淡化弱点突出优点肯定要做的。
但是吧友自己打球的时候,为什么感受差别那么大。首先,吧友虽然平均国家队,数字968,但实际上手上技术完善,发力业余,步法更少人练,所以拿着拍子就是优点发挥不出来,缺点无限放大。更不要说有些初学者,连胶皮都还没打透或者只会拍拍乐,那更别提了。举个例子,我现主拍是权杖,1857说是外置968,我觉得很对,真的是上限极高,越打越舒服。但它对于动作框架,爆发力要求都很高,我刚开始打的时候动作稍微变形就下台或者出界,中小力量下有断档,后来逐步适应就感觉得心应手,怎么打怎么有了。
另外还有一些球友,基本功还行,但是一块底板刚打几天就下结论,先强迫自己打一两个月再说吧。
还有就是底板合适,配胶不合适,只能自己交学费慢慢尝试。
最后就是打法和底板不匹配,比如控制流用暴力板,这个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