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的太空计划就是公布出来的那些(不如说TG一直把要做的东西摆出来罢了),远期谁都不知道,估计航天口也就想想。近期么,35年到45年内能够看到月球基地还是可能的。反正30年登月之后月球基地没啥大问题肯定就会开始逐步推进了。
至于MS,现实中不会出现的。
另外就是我国航天领域那经费根本谈不上举国之力,和冷战时期美苏那种力度差远了。
规划提出了我国拟突破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极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
“时空涟漪”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
“日地全景”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
“宜居行星”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
“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
规划还形成了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路线图。
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至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
2028年至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论证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
2036年至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