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过一篇百度上面的自媒体文章,它讲在古代,中国的鸡都是肉鸡为主,而欧洲的鸡都是蛋鸡为主。出于查证的目的,我搜集过一些资料。从中国西周的鸡蛋壳大小,到欧洲古希腊遗址的鸡蛋壳大小,未发现证据。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很新的知识,世界上所有的鸡都来自亚洲。考古学家戴尔·塞金森 (Dale Serjeantson) 认为鸡的驯化和水稻有极大的联系。
学术界普遍认为鸡的驯化起源于东南亚,然而国际科研团队,并没有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遗址。中国与东南亚,在相近的时期,实际都独立地完成了鸡的驯化。
慕尼黑大学的古解剖学家 Joris Peters 与牛津大学的生物考古学家、动物驯化专家 Greger Larson 合作。两人组织了一个国际团队,对来自世界各地 600 多个考古遗址的鸡骨、其年代和相关记录进行全面重新评估。在另一项研究中,该团队直接测定了在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非发现的鸡骨的年代。他们发现,旱稻种植、小米和其他谷物的传播与鸡的出现之间存在“惊人的”相关性。
研究小组在《古物今日》中报告称,欧洲最早的鸡是在 2800 年前在意大利的一个伊特鲁里亚遗址发现的。他们指出,早期的鸡体型较小,并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但该团队的调查显示,在鸡被引入每个新地方约 500 年后,它们就失去了特殊地位,成为一种普通食物。
鸡们的羽毛、颜色、黎明时分的大声啼叫声、雄性之间的竞争是有价值的,它们是一种陪葬动物。鸡最初传入欧洲的时候,成为了希腊人的仪式动物。在早期希腊遗址中,公鸡骸骨数量上是母鸡骸骨的三倍,且骸骨缺乏被刀切割、沸水煮过的痕迹。
仪式可以被理解成是一条抽象的线,在非宗教和宗教之间前进和后退,它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和宗教产生联系。在埃及的雕刻中,一条轨迹近似封闭长方形,在上方、左方、右方都近似直线,在下方盘折形成一个个细长的凸起的二维平面的蛇,象征着日的循环,有着自我保护的仪式意义。在这个例子中,仪式与宗教无关,而是对于自然规律、天体运动的抽象化。在许多古代神话中,神在人间只有短暂的化身。捆绑仪式是一个在古代社会诞生的有趣想法,人们通过捆绑神来阻止它们离开,通常使用蛇作为绳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后世人常认为蛇代表永生。
蛇缠绕人的文物可以是灯具。这种灯的孔洞都在身体的中部。陶土材质的实物证据,有希腊的雅典灯,埃及的亚历山大灯。金属材质的实物证据,有埃及、土耳其、意大利的文物。菲茨威廉灯,可能是西方考古热时期掠夺的埃及文物,是一个蛇缠绕人,头顶一个小孩的灯具。通常,这种附属物通常能提供身份锚定,比如凯撒的雕像,它有一个爱神丘比特的附属物,表明了凯撒自称的美神维纳斯后裔身份。这几种灯具所代表的,要么是奥西里斯,要么是伊西斯。
下面介绍具体的例子,是雕塑文物,可以说明物种的转移、分散,对仪式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叙利亚圣殿是罗马贾尼科洛山上的一座圣殿遗址,保留下了多个时期、不同宗教的遗迹。在犹太三角形圣坛区域出土的一座和人差不多大小的雕像,由于无法判断身份是具体的哪位神或是伟人,草率地命名为贾尼科洛雕像。这是一座葬礼性质的青铜雕像,身体除了头和脚,都被制作成蛇缠绕的形状,一个不知羞耻的小孩被连接在雕像的头顶,有些鸡蛋壳散落在青铜雕像旁。这些破碎的鸡蛋壳原本被堆叠在雕像的头部。人类并没有操控蛇类的能力,但人们有着对蛇吞食蛋类的经验主义观察,所以人们选择了在雕像头顶摆放鸡蛋,实现了对自然现象、动物活动的模拟,从而解释仪式的合理性。这个理论在罗马献祭壁画上得到了再次肯定,壁画上的蛇类,通常爬向摆着鸡蛋的祭坛。值得强调的是,旧约中从未提到过鸡。鸡作为一种家畜,在它传播过程中,它强势地加入了仪式学,可见物种的转移、分散,同样是仪式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严肃的历史研究,对驯化物种的传播研究,是人类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杂交水稻,是基于袁隆平所发现的野生水稻,和他的长期工作,创造出的品种。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也是基于同样的理论,获取了野生大豆,创造出的新品种。
有关文化演替、文明起源的驱动机制,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多认为,主要是由内部社会发展驱动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多认为,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驱动的。最后,他们承认原因是复杂的。
在全新世早期和中期(大概从11700年前,到11000年前)的阿拉伯半岛,以沿海为中心的人类能进行早期的船只使用,与红海和波斯湾、阿曼湾沿岸地区接触。由于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内陆地区被山脉和沙漠一分为二,海上的交流和贸易通常并不比陆地上的活动更困难。这种海上交流是基于阿拉伯半岛的季风环流。季风的英语monsoon,实际上源自阿拉伯语mausim,因为欧洲几乎不受到季风环流影响。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的人们已经会采集、加工珍珠。
海上交流的关键因素是季节性风向。在红海,风向将海洋分为两个主要区域。这种模式使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从红海向南航行非常容易,而向北航行则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北部地区,全年盛行北风。在南部,虽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风仍从北方吹来,但从10月到3月或4月有一段时间——阿拉伯海东北季风的季节——吹来南风。因此,帆船可以航行到红海的一部分。
季风流引起沿海海洋上升流区域,使某些沿海地区生物资源丰富。这些地区位于也门东部海岸和阿曼海岸。这些上升流中的营养物质促进了广泛而强烈的浮游植物繁殖,进而支持了大量鱼类和鸟类种群。阿曼东南海岸的上升流延伸约 1,000 公里的海岸线。因此,阿曼海岸是中东最丰富的渔区之一。
公元前 6200 年左右,北极冰川融化,吸热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大量淡水涌入大西洋,大西洋经向性翻转洋流显著削弱,扰乱全球洋流,南黎凡特地区(包括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领土、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南部和西奈沙漠)经历了数百年的长期干旱,阿拉伯半岛的本土植物几乎灭绝。不过,一些人推测它始于劳伦特德冰原的最后崩塌。不管哪种原因,都导致了海岸线上涨,很多人类活动遗址被淹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法大学和巴伊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享了新的证据,表明被淹没在水下的哈博尼姆北村,在这一时期不仅仍有人居住,而且相当繁荣。这次水下发掘是在COVID-19 封锁期间进行的。国际考古队采用沉积物疏浚、取样、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陶器碎片、石器(包括礼仪武器和渔网砝码)、动物和植物遗骸以及建筑。
哈博尼姆北村是如何度过最恶劣的气候不稳定时期的?研究人员指出,这个村庄的经济已经从农耕经济,发展为多样化经济,包含了海洋文化和贸易。证据包括渔网砝码、玄武岩制成的工具(这种石头在地中海东岸的这一地区并不天然存在)以及一个祭祀用的矛头。
这种发生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海洋贸易关系,在2009年发表的《Shell Middens, Ships and Seeds: Exploring Coastal, Subsistence, Maritime Trade and the Dispersal of Domesticates in and Around the Ancient Arabian Peninsula》中有很好的论述,本贴有很多内容来自于它。
公元前四千年,阿拉伯半岛两侧的贸易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包括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早期青铜时代城市文明的广泛海上贸易。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人们热衷于来自美索不达亚的优质陶器,在商业网络之外,无法获得这种陶器的区域出现了仿制品。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阿拉伯南部的耕作系统的发展,整个阿拉伯半岛都是沙漠,只有地中海系统的冬季降雨,和季风系统的夏季降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耕种。绿洲农业利用了地下水资源,人们修建了“坎儿井”,在含水层含水量较高的地方,挖掘出一个地下空间,再挖掘井。绿洲农业主要种植枣椰树,在枣椰树的遮荫下可以种植谷物、豆类和蔬菜。冬季作物,如小麦和大麦,都是以这种方式种植的,夏季作物也是如此,包括高粱和一些地区的珍珠粟。
山区降雨量较高,夏季季风带来的有限降雨径流可以为农业提供足够的水。阿曼山区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700 毫米,足以种植农作物而无需灌溉,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因此,该地区的传统作物主要是近东地区的冬季作物,如小麦和大麦。在也门,山区降雨充足,足以支持农业,而径流使靠近蒂哈马平原的山麓地区可以进行雨养农业。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是中国新疆,有“坎儿井”那便是这是西方学者所伪造的遗址。这个观点我不认可。阿拉伯的大多数驯化植物和动物并非起源于本地。从非洲向印度向东传播的驯化植物,基本跳过了阿拉伯半岛,因为阿拉伯半岛缺乏河流冲积平原。非洲存在的古老印度瘤牛骨骼,证明了印度和非洲之前存在着,通过阿拉伯半岛作为媒介进行的,大宗商品贸易。 现代驴都是来自非洲野驴的驯化,阿拉伯半岛很早就开始使用驴作为商队载具。然而阿拉伯半岛发生过驴的灭绝,后面的驴实际来自另一个非洲野驴的亚种的驯化。
公元前2000年之前,源自中国的荞麦已传到欧亚大陆各地。我认为荞麦也是通过阿拉伯半岛这个跳板,传入欧洲大陆的。公元前 2000 年左右,阿拉伯半岛的贸易模式发生了变化,一些地区的海上活动总体上保持连续性,而其他地区则最终出现中断,该地区普遍存在政治不稳定的时期。公元前2000年,阿拉伯半岛达到了海洋贸易的一个顶峰,并在希腊罗马时期达到了印度洋香料贸易的一个顶峰。对此,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人喜欢的不是中世纪盛行的黑胡椒,而是更难保存和运输的长胡椒。
学术界普遍认为鸡的驯化起源于东南亚,然而国际科研团队,并没有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遗址。中国与东南亚,在相近的时期,实际都独立地完成了鸡的驯化。
慕尼黑大学的古解剖学家 Joris Peters 与牛津大学的生物考古学家、动物驯化专家 Greger Larson 合作。两人组织了一个国际团队,对来自世界各地 600 多个考古遗址的鸡骨、其年代和相关记录进行全面重新评估。在另一项研究中,该团队直接测定了在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非发现的鸡骨的年代。他们发现,旱稻种植、小米和其他谷物的传播与鸡的出现之间存在“惊人的”相关性。
研究小组在《古物今日》中报告称,欧洲最早的鸡是在 2800 年前在意大利的一个伊特鲁里亚遗址发现的。他们指出,早期的鸡体型较小,并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但该团队的调查显示,在鸡被引入每个新地方约 500 年后,它们就失去了特殊地位,成为一种普通食物。
鸡们的羽毛、颜色、黎明时分的大声啼叫声、雄性之间的竞争是有价值的,它们是一种陪葬动物。鸡最初传入欧洲的时候,成为了希腊人的仪式动物。在早期希腊遗址中,公鸡骸骨数量上是母鸡骸骨的三倍,且骸骨缺乏被刀切割、沸水煮过的痕迹。
仪式可以被理解成是一条抽象的线,在非宗教和宗教之间前进和后退,它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和宗教产生联系。在埃及的雕刻中,一条轨迹近似封闭长方形,在上方、左方、右方都近似直线,在下方盘折形成一个个细长的凸起的二维平面的蛇,象征着日的循环,有着自我保护的仪式意义。在这个例子中,仪式与宗教无关,而是对于自然规律、天体运动的抽象化。在许多古代神话中,神在人间只有短暂的化身。捆绑仪式是一个在古代社会诞生的有趣想法,人们通过捆绑神来阻止它们离开,通常使用蛇作为绳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后世人常认为蛇代表永生。
蛇缠绕人的文物可以是灯具。这种灯的孔洞都在身体的中部。陶土材质的实物证据,有希腊的雅典灯,埃及的亚历山大灯。金属材质的实物证据,有埃及、土耳其、意大利的文物。菲茨威廉灯,可能是西方考古热时期掠夺的埃及文物,是一个蛇缠绕人,头顶一个小孩的灯具。通常,这种附属物通常能提供身份锚定,比如凯撒的雕像,它有一个爱神丘比特的附属物,表明了凯撒自称的美神维纳斯后裔身份。这几种灯具所代表的,要么是奥西里斯,要么是伊西斯。
下面介绍具体的例子,是雕塑文物,可以说明物种的转移、分散,对仪式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叙利亚圣殿是罗马贾尼科洛山上的一座圣殿遗址,保留下了多个时期、不同宗教的遗迹。在犹太三角形圣坛区域出土的一座和人差不多大小的雕像,由于无法判断身份是具体的哪位神或是伟人,草率地命名为贾尼科洛雕像。这是一座葬礼性质的青铜雕像,身体除了头和脚,都被制作成蛇缠绕的形状,一个不知羞耻的小孩被连接在雕像的头顶,有些鸡蛋壳散落在青铜雕像旁。这些破碎的鸡蛋壳原本被堆叠在雕像的头部。人类并没有操控蛇类的能力,但人们有着对蛇吞食蛋类的经验主义观察,所以人们选择了在雕像头顶摆放鸡蛋,实现了对自然现象、动物活动的模拟,从而解释仪式的合理性。这个理论在罗马献祭壁画上得到了再次肯定,壁画上的蛇类,通常爬向摆着鸡蛋的祭坛。值得强调的是,旧约中从未提到过鸡。鸡作为一种家畜,在它传播过程中,它强势地加入了仪式学,可见物种的转移、分散,同样是仪式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严肃的历史研究,对驯化物种的传播研究,是人类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杂交水稻,是基于袁隆平所发现的野生水稻,和他的长期工作,创造出的品种。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也是基于同样的理论,获取了野生大豆,创造出的新品种。
有关文化演替、文明起源的驱动机制,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多认为,主要是由内部社会发展驱动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多认为,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驱动的。最后,他们承认原因是复杂的。
在全新世早期和中期(大概从11700年前,到11000年前)的阿拉伯半岛,以沿海为中心的人类能进行早期的船只使用,与红海和波斯湾、阿曼湾沿岸地区接触。由于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内陆地区被山脉和沙漠一分为二,海上的交流和贸易通常并不比陆地上的活动更困难。这种海上交流是基于阿拉伯半岛的季风环流。季风的英语monsoon,实际上源自阿拉伯语mausim,因为欧洲几乎不受到季风环流影响。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的人们已经会采集、加工珍珠。
海上交流的关键因素是季节性风向。在红海,风向将海洋分为两个主要区域。这种模式使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从红海向南航行非常容易,而向北航行则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北部地区,全年盛行北风。在南部,虽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风仍从北方吹来,但从10月到3月或4月有一段时间——阿拉伯海东北季风的季节——吹来南风。因此,帆船可以航行到红海的一部分。
季风流引起沿海海洋上升流区域,使某些沿海地区生物资源丰富。这些地区位于也门东部海岸和阿曼海岸。这些上升流中的营养物质促进了广泛而强烈的浮游植物繁殖,进而支持了大量鱼类和鸟类种群。阿曼东南海岸的上升流延伸约 1,000 公里的海岸线。因此,阿曼海岸是中东最丰富的渔区之一。
公元前 6200 年左右,北极冰川融化,吸热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大量淡水涌入大西洋,大西洋经向性翻转洋流显著削弱,扰乱全球洋流,南黎凡特地区(包括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领土、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南部和西奈沙漠)经历了数百年的长期干旱,阿拉伯半岛的本土植物几乎灭绝。不过,一些人推测它始于劳伦特德冰原的最后崩塌。不管哪种原因,都导致了海岸线上涨,很多人类活动遗址被淹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法大学和巴伊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享了新的证据,表明被淹没在水下的哈博尼姆北村,在这一时期不仅仍有人居住,而且相当繁荣。这次水下发掘是在COVID-19 封锁期间进行的。国际考古队采用沉积物疏浚、取样、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陶器碎片、石器(包括礼仪武器和渔网砝码)、动物和植物遗骸以及建筑。
哈博尼姆北村是如何度过最恶劣的气候不稳定时期的?研究人员指出,这个村庄的经济已经从农耕经济,发展为多样化经济,包含了海洋文化和贸易。证据包括渔网砝码、玄武岩制成的工具(这种石头在地中海东岸的这一地区并不天然存在)以及一个祭祀用的矛头。
这种发生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海洋贸易关系,在2009年发表的《Shell Middens, Ships and Seeds: Exploring Coastal, Subsistence, Maritime Trade and the Dispersal of Domesticates in and Around the Ancient Arabian Peninsula》中有很好的论述,本贴有很多内容来自于它。
公元前四千年,阿拉伯半岛两侧的贸易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包括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早期青铜时代城市文明的广泛海上贸易。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人们热衷于来自美索不达亚的优质陶器,在商业网络之外,无法获得这种陶器的区域出现了仿制品。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阿拉伯南部的耕作系统的发展,整个阿拉伯半岛都是沙漠,只有地中海系统的冬季降雨,和季风系统的夏季降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耕种。绿洲农业利用了地下水资源,人们修建了“坎儿井”,在含水层含水量较高的地方,挖掘出一个地下空间,再挖掘井。绿洲农业主要种植枣椰树,在枣椰树的遮荫下可以种植谷物、豆类和蔬菜。冬季作物,如小麦和大麦,都是以这种方式种植的,夏季作物也是如此,包括高粱和一些地区的珍珠粟。
山区降雨量较高,夏季季风带来的有限降雨径流可以为农业提供足够的水。阿曼山区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700 毫米,足以种植农作物而无需灌溉,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因此,该地区的传统作物主要是近东地区的冬季作物,如小麦和大麦。在也门,山区降雨充足,足以支持农业,而径流使靠近蒂哈马平原的山麓地区可以进行雨养农业。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是中国新疆,有“坎儿井”那便是这是西方学者所伪造的遗址。这个观点我不认可。阿拉伯的大多数驯化植物和动物并非起源于本地。从非洲向印度向东传播的驯化植物,基本跳过了阿拉伯半岛,因为阿拉伯半岛缺乏河流冲积平原。非洲存在的古老印度瘤牛骨骼,证明了印度和非洲之前存在着,通过阿拉伯半岛作为媒介进行的,大宗商品贸易。 现代驴都是来自非洲野驴的驯化,阿拉伯半岛很早就开始使用驴作为商队载具。然而阿拉伯半岛发生过驴的灭绝,后面的驴实际来自另一个非洲野驴的亚种的驯化。
公元前2000年之前,源自中国的荞麦已传到欧亚大陆各地。我认为荞麦也是通过阿拉伯半岛这个跳板,传入欧洲大陆的。公元前 2000 年左右,阿拉伯半岛的贸易模式发生了变化,一些地区的海上活动总体上保持连续性,而其他地区则最终出现中断,该地区普遍存在政治不稳定的时期。公元前2000年,阿拉伯半岛达到了海洋贸易的一个顶峰,并在希腊罗马时期达到了印度洋香料贸易的一个顶峰。对此,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人喜欢的不是中世纪盛行的黑胡椒,而是更难保存和运输的长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