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吧 关注:4,165贴子:22,616

回复:左传阅读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读到文公六年,能解释一下。
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10-12 00:08
收起回复
    另外,我在思考,处于春秋的时代,出使外国,短的几个月,长的半年,音信不通,备其不虞是常识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季文子有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10-12 00:19
    收起回复
      襄公六年
      子荡怒,以弓梏华弱于朝。
      这个梏,字典一般训为木手铐,弓怎么能当手铐用呢?杨伯峻解释成把弓套在华弱的脖子上。那么杨伯峻把"梏"解释成"枷"了。但能这样随文解释吗?有何依据?哪个大牛能解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10-14 00:29
      收起回复
        襄公九年
        蓄水潦(李梦生训为水塘)
        襄公十年
        水潦将降(李梦生训为雨季)
        李梦生《左传译注》的注释是很不严谨的,纯粹就是胡猜,彻底放飞了自我。李梦生的书,唯一亮点就是字大空白多。哈哈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显示,水潦同义词连用,就是"雨水"的意思。
        事实上,《左传》作为上古著作,它的字大部分是字的基本含义,这也是我选择阅读《左传》原因之一。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10-15 22:47
        回复
          襄公十年
          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蒙之以甲,以为橹。
          李梦生把"建"翻译为"拆下",但字典找不到这个解释。大概率又是李梦生胡猜的。哈哈哈。
          "建"字怎么翻译?哪个大牛能解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10-17 14:51
          收起回复
            襄公十年
            知伯怒,投之以机,出于其间
            李梦生把"机"翻译成”几,几案"。
            先秦时期,几和机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字。先期时期,"几"表示几案","机"表示"隐微的,不明显的,事情的苗头,事务。把机翻译成"几案"。没有依据。
            章太炎认为"机"借为"机(機)",弓箭的一个独立部件。更有道理。
            杨伯峻倾向为章太炎的说法。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10-17 17:49
            收起回复
              襄公十年
              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李梦生“雄"翻译成"英雄"
              初一看,让人虎驱一震,李梦生是这回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现代语境中的英雄,主要指品德和事迹令人钦佩,有时也保留了古汉语的义项(个人能力强,勇武了得)
              联系左传上下语境,所谓雄,就是郑皇耳。此次军队的主帅。左传没有提到郑皇耳的勇武事迹,因此只是一个普通的主帅,和英雄毫不相干。
              何况春秋时期,根本就没有"英雄枭雄"这个概念。到汉朝才开始出现。
              魏晋刘劭《人物志》:草之精秀者为英,鸟之将群者为雄。
              即领头的鸟为雄,这是雄的本义(公鸟)的引申义,即由公鸟→领头的公鸟。
              左氏这里的雄,就是这个意思(领头者,为首者),借喻于队伍中领头的主将。
              另附证:襄公二十二年,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雄就是本义公鸟(公鸡)
              李梦生的书,只能粗略,不能细究,只能勉强算通俗读本,聊胜于无。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10-18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