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再说明一下关于HDR最重要的一个设置项目【HDR色调映射】
省事版:
追求准确性和创造者意图,请选择“首选的渐变”;
追求过瘾,无所谓准确性,请选择“首选的亮度”;
瞎选,就是玩儿,就请选择“关”。
更多图像设置项目内容见关于SDR/HDR/杜比视界以及索尼电视图像模式的误解并点击只看楼主
全文:
索尼每一代的色调映射都略有区别,但总体规律是:
画面最还原——【首选的渐变】
在索尼所有电视机上,首选的渐变是索尼三种色调映射里最贴合HDR PQ EOTF的选项,这也是索尼所有追求还原的模式(电影模式、自定义模式、游戏模式)默认选择的项目。首选的渐变出厂追求的效果是尽量贴近索尼主控监视器。
画面提亮——【首选的亮度】
顾名思义,这个选项追求亮度,选中此选项后会大幅度提升暗部和中间色调的亮度,亮度映射范围减小,高光中等过爆,图像整体亮度明显提升,准确度骤降。
画面暗淡——【关】
“关”会让OLED电视机的峰值亮度几乎折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OLED电视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例外型号:A95K,此型号关闭色调映射后,画面会巨幅提亮,且高光会严重过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A95K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关”会让液晶电视的峰值亮度大幅降低,且高光细节过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液晶电视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特别注意⚠️
杜比视界柔和是例外,杜比视界使用其独有的色调映射,应保持默认的“关”。
杜比视界明亮也会偏离PQ EOTF,大幅提升画面亮度,准确性降低,如果想要纠正此提亮,可将杜比视界明亮下的色调映射改为“首选的渐变”以尽量贴合PQ EOTF。
————————————
附:
图像由三部分构成一个金字塔型:
HighLights(高光)尖
Mid-Tones(中间色调)主体
Shadows(暗部)基石
由于人眼对低灰度的敏感度远大于高灰度,加上肤色记忆色都集中在中间色调,所以暗部和中间色调更为重要。
【暗部】作为一张影像的基石,是决定这张影像的重要因素,暗部往往也是无规律、无规则形状穿插在整个影像中,这对电视机尤其是液晶电视机的控光算法带来了巨大麻烦,这也是很多国产电视往往做不好的地方,因为暗部一但不准确,画面就容易出现死黑/发雾/亮度波动/噪点图像/均匀度问题。
【中间色调】作为画面的主体,不论是肤色,绿色还是天蓝色这些记忆色都属于中间色调,这些颜色是人类肉眼最为敏感的颜色,也最易察觉出色差。
而【高光】往往都是以点缀的角色出现,在画面面积占比中往往远低于20%APL。甚至很多影视几乎没什么高光,全程暗沉的。
一部电影绝大部分画面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以中间色调为主,这也是为什么两台合格的高端OLED/液晶电视,在大部分视频下表现是差不多的。差异往往只集中于高光亮度。
举一反三:
亮度的高中低、色彩的饱和度高低、色域的大中小区域的也是如此。就不详谈了。
【fR原创内容。请文明转载,并注明出处。】
省事版:
追求准确性和创造者意图,请选择“首选的渐变”;
追求过瘾,无所谓准确性,请选择“首选的亮度”;
瞎选,就是玩儿,就请选择“关”。
更多图像设置项目内容见关于SDR/HDR/杜比视界以及索尼电视图像模式的误解并点击只看楼主
全文:
索尼每一代的色调映射都略有区别,但总体规律是:
画面最还原——【首选的渐变】
在索尼所有电视机上,首选的渐变是索尼三种色调映射里最贴合HDR PQ EOTF的选项,这也是索尼所有追求还原的模式(电影模式、自定义模式、游戏模式)默认选择的项目。首选的渐变出厂追求的效果是尽量贴近索尼主控监视器。
画面提亮——【首选的亮度】
顾名思义,这个选项追求亮度,选中此选项后会大幅度提升暗部和中间色调的亮度,亮度映射范围减小,高光中等过爆,图像整体亮度明显提升,准确度骤降。
画面暗淡——【关】
“关”会让OLED电视机的峰值亮度几乎折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OLED电视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例外型号:A95K,此型号关闭色调映射后,画面会巨幅提亮,且高光会严重过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A95K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关”会让液晶电视的峰值亮度大幅降低,且高光细节过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在液晶电视上使用色调映射关。
⚠️特别注意⚠️
杜比视界柔和是例外,杜比视界使用其独有的色调映射,应保持默认的“关”。
杜比视界明亮也会偏离PQ EOTF,大幅提升画面亮度,准确性降低,如果想要纠正此提亮,可将杜比视界明亮下的色调映射改为“首选的渐变”以尽量贴合PQ EOTF。
————————————
附:
图像由三部分构成一个金字塔型:
HighLights(高光)尖
Mid-Tones(中间色调)主体
Shadows(暗部)基石
由于人眼对低灰度的敏感度远大于高灰度,加上肤色记忆色都集中在中间色调,所以暗部和中间色调更为重要。
【暗部】作为一张影像的基石,是决定这张影像的重要因素,暗部往往也是无规律、无规则形状穿插在整个影像中,这对电视机尤其是液晶电视机的控光算法带来了巨大麻烦,这也是很多国产电视往往做不好的地方,因为暗部一但不准确,画面就容易出现死黑/发雾/亮度波动/噪点图像/均匀度问题。
【中间色调】作为画面的主体,不论是肤色,绿色还是天蓝色这些记忆色都属于中间色调,这些颜色是人类肉眼最为敏感的颜色,也最易察觉出色差。
而【高光】往往都是以点缀的角色出现,在画面面积占比中往往远低于20%APL。甚至很多影视几乎没什么高光,全程暗沉的。
一部电影绝大部分画面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以中间色调为主,这也是为什么两台合格的高端OLED/液晶电视,在大部分视频下表现是差不多的。差异往往只集中于高光亮度。
举一反三:
亮度的高中低、色彩的饱和度高低、色域的大中小区域的也是如此。就不详谈了。
【fR原创内容。请文明转载,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