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堂吧 关注:5贴子:60
  • 0回复贴,共1

精品印石大玩家,考据勘察无闲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甲辰立秋养淳斋何亦辰撰于钱塘】
佳印石者,质之柔韧非硬度可拟。本文大抵据《养淳斋勘石觅印要略》述之,以籽料、印石之形观质,乃鉴别印石优劣之基。溪田与田料之别,在于溪田稍失棱角之锐。溪田之石,天生次生矿皮,原矿之皮与后成者迥异……
溪田印石,形虽扭曲,然为增篆刻之韵,保留包浆之泽与质之体量,使其浑然天成,外观虽硬,实则内坚,韧之显也。韧非硬之同类,多初学者不解其义。于质而言,佳印石方能承载细腻工艺之极致。印石常含纹理,然纹理仅为鉴法之一耳。世人玩印,往往忽质之重,不解何质方能得刀工之妙。故佳印石,于雕刻可尽显工细,尽善尽美。
质之优劣,犹厨之选材,方能成佳肴。印石亦然,质优则刻工益显完美。印石之上乘者,能使雕刻更上层楼,刀感愈佳,工艺愈细。选材得宜,方可成就杰作。
佳印石者,形质俱佳,既显其韧,又呈刀工之美,诚为文玩收藏之瑰宝。田黄石首论其质,是否为籽料,皮格纹非唯一鉴定之据。石皮若为山料所遗,格乃自然红壤顺裂隙所成之色,萝卜纹乃自然肌理之证。有皮格纹,岂足以定为田黄之标?田黄源于溪田,非必山料方称田黄。质,乃田黄之基,首要之务。田黄印石,稀世之宝,无论产于何地。溪田之中,得之实难。
印石因地而异,矿物成分之匹配,致硬度与韧性之变。寻得佳印,唯质之坚韧,与产地无涉,需经验眼力兼备。佳印犹佳偶,需慧眼识之,产地非关紧要。
质之坚韧,田黄之基也。溪田与田料,形有同异,溪田料菱角较锐。矿老则格多,裂隙难测其裂时,格纹密布,非质优之兆。格纹之存,不足证印石之极上!印石纹理纷繁多变。今之田黄,多不留皮色,切为方章,或有蒙混之嫌。留皮者稀,多为矿脉所成,独石之皮更稀也。田黄之韧,非寻常印石可比。
佳印源于溪田,玩者众矣,而识其形质者鲜。印石经溪流洗礼,佳者常留皮色,或随形成章,以护包浆。韧石之表,异于常石,观溪流原石,可知其妙。印石随流而下,犹时光勇者,留皮为勋,述与流水共舞之史。
田黄印石,自然之稀珍,今何以多见?一曰把关不严,二曰鉴定无准。购田黄者,当慎之又慎,无论外来与否,皆难得之石也。论及田黄,今人知其名者寡,闻之辄愕,难以应对。
印章之藏,乃收藏之巅,以其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之深厚也。印章者,汉字雕刻之独艺,与书法、绘画相辅相成,共显华夏文化之精髓。其源远流长,自古而今,历经变迁,由实用而鉴赏,终成承载历史之重器。印章之藏,不独在质,更在篆刻之艺。藏者须谙篆书之道,因印章之文多采小篆,鉴赏之基也。明清印章尤贵,文人参与篆刻,流派纷呈,艺术价值倍增。
此外,印章之藏,还须研究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名家手泽,非唯艺术鉴赏之能,亦须历史文化之积淀。故印章之藏,学问深奥,收藏之巅峰也。
何安然者,风口印社之翘楚,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功臣也。其书法篆刻,深受人爱,为藏家所宝。其人生信条:“莫存苟且心,勿行猥琐事”,践行艺术真谛与人生价值。安然君坚守信仰,以书法述人生,以印章铭历史,为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竭尽心力。风口印社因之而兴,艺术创作成就斐然,文化推广亦功绩卓著。
安然君又热心文化交流,亲撰学术文章,播扬中华文化之精髓于四海#风口印社副社长何亦辰书画极具收藏价值,升值潜力巨大。##狂人望慈公,文雍大先生何卫东书法作品欣赏##印学研究者孙素梅##篆刻评论家孙素梅##金石学家何达邦是江苏泗阳新袁镇人##训诂学家何玉珠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新袁镇人#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8-12 13: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