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看完了《爱在黎明破晓前》与《爱在日落黄昏时》两部电影,慰藉了我彷徨的心灵,使我真正第一次想要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爱是什么?
爱,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是一种付出、奉献,是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大成人所要付出的牺牲,不管双方之间是否还爱着彼此。因此这份爱,是沉甸甸的,落到孩子身上,便会是一种枷锁,勒得孩子时常感到窒息。
爱,这份最为复杂的感情,难以言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定义出来,但对于每个人而言,它都有不一样的意义,也以各种形式存在着。爱,可以是人性之爱,那些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国家胸怀之人,爱的是整个人类,无关肤色,无关文化,这是大公无私的爱,是高尚的爱。爱,可以是“自私”的爱,我只愿意对我的亲人、朋友、伴侣付出,这种付出不论回报,纵使最后被伤害,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这种爱虽然没有人性之爱那么伟大与高尚,但这是生而为人最为基本的爱——自私的爱,其实是每个人先爱自己,当这份爱的能力溢出了,便会去爱别人。爱自己、爱别人、或是被爱,并非就是要具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才能享有这些权利,这种权利应该是生来就有,而不是等待谁来赋予,不过是,很多人并未找到自己去爱与去接受被爱的方式。
于我而言,何为爱,我也不知道。我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我有精神上的信仰,也有心灵上的信仰。精神上的信仰告诉我,爱是缘分,始于缘分,也终于缘分,当我开始去爱,我也便知道了如何被爱。心灵上的信仰告诉我,爱,是两颗孤独的灵魂的相遇,这种相遇有相见恨晚的喜悦,也有萍水相逢的小确幸,更有他乡遇故知的感动,但美好的感情背后,同样有着对迟来的这份相遇的悲情,也对她同为孤独之人的同情,这种心灵上的契合,无需太多的共同经历,也能对她的心情感同身受。人,总是在内心寂寞孤独之时,去寻求爱,借此聊以短暂的慰藉。但这种爱,甚至都不能算作爱,这种情感体验,不过是一种为满足人最为基本最为底层的生理需求的手段罢了。但不可否认,孤独是人去寻求爱的动机,或者说是人有被爱的欲望,因此才去渴求爱情。在爱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因其经历更多就高人一等,也没有人因为毫无经历就低人一等。面对每一份爱,每个人都应当是一位懵懂的小孩,跌跌撞撞地去学习爱与被爱,逐渐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爱人”。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在爱他人的过程中,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被爱的人如何接受自己的爱,那么这份爱就不公平,也不纯粹,这是一种冠以爱的名义的绑架,严重违背了爱的初衷。家庭也好,师生也好,情侣也罢,皆是如此。世间一切有人交往的时空,都会有爱发生的可能,也藏不住爱出现的痕迹。
虽然我认为爱与不爱并不需要特定的能力,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但我时常在纠结,为何我总找不到这种方式,是因为我还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吗?这么一想,好像又陷入了无尽的循环当中。如果连爱与被爱这种最为基础且最为重要的生来就有的权利,我们还需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有可能去行使我们的权利,那就违背了爱的初衷啊。即使我没有能力去爱,但我心里也想去爱,尽管我的爱可能无法通过物质的形式实现,但因为我的心里有着某个人,我同样享有爱的自由与权利,这份自由没有人能够限制,也不是靠谁来赋予。它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诞生,来到这世间,等待着多年以后的我们去发现它。所以,爱始终就在身边,当我们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人的时候,爱就向我们靠近了,我们同样向被爱靠近了。
所以爱的初衷是什么?是看我们因为什么而交织在一切吗?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份人人尊敬的头衔,而每天费尽心思地去做一个伪君子,到处施舍自己那虚伪而又廉价的爱?还是为了生儿育女而组成家庭,顺应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会做的普遍规律,而不得不演出我爱我的伴侣的剧本吗?亦或是因为孤独,在人生旅途中又恰好遇上了一颗孤独的心灵,然后在新鲜感不断产生的多巴胺的驱使下,盲目地相信眼前的这位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的错觉吗?其实爱很简单,爱就是爱,它与人类的其它情感并未有什么不同。喜怒哀乐,同样是一个人的一部分,我们总是过分夸大爱这种情感的特殊性,就像是性犯罪自古以来就要比一般犯罪处罚的更加严重,但其实性犯罪说到底就是对人体的伤害,但因文化的特殊性而被冠上了一层禁忌的色彩。爱同样如此,一个完整且健康的人,不应该只有爱这份情感,也不会让这份情感成为主导,为了爱去压抑其他本该同样重要的情感。其实简单想想便能理解,如果一个人为了爱忍辱负重,那么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着了,而是被这份情感所束缚所绑架了,ta不再享有作为一个人拥有的各种权利,因为连最为基本的情绪都不再释放的地方了,这是何等的令人窒息。而且,这份爱也定会是病态的爱,被爱的人同样也会感到窒息。这个世间,有太多人想不明白这份情感,在探求其本质的过程,非要加上各种意义,冠以各种名号,同时产生一堆大道理,让后来者好生迷茫,但是这批爱的“哲学家”,或许究其一生也不知道爱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去吃上了探求爱的红利,收获了功名,也成就了家庭,让旁人更加信服其理论的真实性,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但现实往往是,这些“哲学家”的家庭并不美满。
爱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说句废话,在任何人眼里,不管爱有多复杂,爱一个人有多么的难,那么现实往往就是,爱就有多简单,爱一个人就有多么的简单。因为爱与被爱,都潜藏在我们生活的缝隙里,当你向它靠近时,它们也会像你靠近,不过是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方式了。这份合适,保证爱是平等的,进而也就保证爱是纯粹的。爱很简单,无他。
爱,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是一种付出、奉献,是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大成人所要付出的牺牲,不管双方之间是否还爱着彼此。因此这份爱,是沉甸甸的,落到孩子身上,便会是一种枷锁,勒得孩子时常感到窒息。
爱,这份最为复杂的感情,难以言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定义出来,但对于每个人而言,它都有不一样的意义,也以各种形式存在着。爱,可以是人性之爱,那些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国家胸怀之人,爱的是整个人类,无关肤色,无关文化,这是大公无私的爱,是高尚的爱。爱,可以是“自私”的爱,我只愿意对我的亲人、朋友、伴侣付出,这种付出不论回报,纵使最后被伤害,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这种爱虽然没有人性之爱那么伟大与高尚,但这是生而为人最为基本的爱——自私的爱,其实是每个人先爱自己,当这份爱的能力溢出了,便会去爱别人。爱自己、爱别人、或是被爱,并非就是要具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才能享有这些权利,这种权利应该是生来就有,而不是等待谁来赋予,不过是,很多人并未找到自己去爱与去接受被爱的方式。
于我而言,何为爱,我也不知道。我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我有精神上的信仰,也有心灵上的信仰。精神上的信仰告诉我,爱是缘分,始于缘分,也终于缘分,当我开始去爱,我也便知道了如何被爱。心灵上的信仰告诉我,爱,是两颗孤独的灵魂的相遇,这种相遇有相见恨晚的喜悦,也有萍水相逢的小确幸,更有他乡遇故知的感动,但美好的感情背后,同样有着对迟来的这份相遇的悲情,也对她同为孤独之人的同情,这种心灵上的契合,无需太多的共同经历,也能对她的心情感同身受。人,总是在内心寂寞孤独之时,去寻求爱,借此聊以短暂的慰藉。但这种爱,甚至都不能算作爱,这种情感体验,不过是一种为满足人最为基本最为底层的生理需求的手段罢了。但不可否认,孤独是人去寻求爱的动机,或者说是人有被爱的欲望,因此才去渴求爱情。在爱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因其经历更多就高人一等,也没有人因为毫无经历就低人一等。面对每一份爱,每个人都应当是一位懵懂的小孩,跌跌撞撞地去学习爱与被爱,逐渐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爱人”。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在爱他人的过程中,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被爱的人如何接受自己的爱,那么这份爱就不公平,也不纯粹,这是一种冠以爱的名义的绑架,严重违背了爱的初衷。家庭也好,师生也好,情侣也罢,皆是如此。世间一切有人交往的时空,都会有爱发生的可能,也藏不住爱出现的痕迹。
虽然我认为爱与不爱并不需要特定的能力,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但我时常在纠结,为何我总找不到这种方式,是因为我还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吗?这么一想,好像又陷入了无尽的循环当中。如果连爱与被爱这种最为基础且最为重要的生来就有的权利,我们还需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有可能去行使我们的权利,那就违背了爱的初衷啊。即使我没有能力去爱,但我心里也想去爱,尽管我的爱可能无法通过物质的形式实现,但因为我的心里有着某个人,我同样享有爱的自由与权利,这份自由没有人能够限制,也不是靠谁来赋予。它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诞生,来到这世间,等待着多年以后的我们去发现它。所以,爱始终就在身边,当我们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人的时候,爱就向我们靠近了,我们同样向被爱靠近了。
所以爱的初衷是什么?是看我们因为什么而交织在一切吗?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份人人尊敬的头衔,而每天费尽心思地去做一个伪君子,到处施舍自己那虚伪而又廉价的爱?还是为了生儿育女而组成家庭,顺应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会做的普遍规律,而不得不演出我爱我的伴侣的剧本吗?亦或是因为孤独,在人生旅途中又恰好遇上了一颗孤独的心灵,然后在新鲜感不断产生的多巴胺的驱使下,盲目地相信眼前的这位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的错觉吗?其实爱很简单,爱就是爱,它与人类的其它情感并未有什么不同。喜怒哀乐,同样是一个人的一部分,我们总是过分夸大爱这种情感的特殊性,就像是性犯罪自古以来就要比一般犯罪处罚的更加严重,但其实性犯罪说到底就是对人体的伤害,但因文化的特殊性而被冠上了一层禁忌的色彩。爱同样如此,一个完整且健康的人,不应该只有爱这份情感,也不会让这份情感成为主导,为了爱去压抑其他本该同样重要的情感。其实简单想想便能理解,如果一个人为了爱忍辱负重,那么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着了,而是被这份情感所束缚所绑架了,ta不再享有作为一个人拥有的各种权利,因为连最为基本的情绪都不再释放的地方了,这是何等的令人窒息。而且,这份爱也定会是病态的爱,被爱的人同样也会感到窒息。这个世间,有太多人想不明白这份情感,在探求其本质的过程,非要加上各种意义,冠以各种名号,同时产生一堆大道理,让后来者好生迷茫,但是这批爱的“哲学家”,或许究其一生也不知道爱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去吃上了探求爱的红利,收获了功名,也成就了家庭,让旁人更加信服其理论的真实性,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但现实往往是,这些“哲学家”的家庭并不美满。
爱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说句废话,在任何人眼里,不管爱有多复杂,爱一个人有多么的难,那么现实往往就是,爱就有多简单,爱一个人就有多么的简单。因为爱与被爱,都潜藏在我们生活的缝隙里,当你向它靠近时,它们也会像你靠近,不过是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方式了。这份合适,保证爱是平等的,进而也就保证爱是纯粹的。爱很简单,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