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吧 关注:5,373贴子:36,717
  • 9回复贴,共1

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分析与市场调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健康管理是指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促进其健康 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一种管理服务。它是一个预防、干预和控制的 过程,其目的是降低或消除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问题,这为健康管理产业带 来了发展机遇。文章从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几个角度对其进行了 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健康管理作为中国卫生事业中一个新兴的产 业,从2001年中国第-家公司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200余家。中华医学会副 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卫生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白书忠就曾经表示:“解决十三亿人 的卫生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药丸”和“解剖刀”,而 应该以提高国民的健康质量以及健康产业及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为主。可以看 出,健康管理是人们保持健康、促进健康的一种方式。要使我国的健康管理产 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研究市场的动向、把握市场的需 求。健康管理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的市场中,根据不同的价格预期 ,可以购买到的卫生管理服务的总量。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与经济实力进行研究 ,才能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更好的推动健康管理产业。所以。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居民卫生管理的需要。关键词: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分析;市场调研一.绪论(一)研究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健康管理领域也迎来了新 的发展契机。自2016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 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健康管理市场发展迅速,已经 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健康管理行业的需求和市 场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发现其 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该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研究可以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5%的峰值,2050年将达到35%。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群体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5岁 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33.3%,且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计,在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60%-70%,其中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 慢性病发病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活 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18年全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居民医疗负担进一步加重。另外,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约 有3亿人,占总人口的20%以上,其中高血压患者近2亿人。如何加强对慢性病 患者的管理和控制、减轻其疾病负担已成为重要民生问题。因此,对健康人群进 行有效干预是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识增强,人们更加重视对身体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对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二 .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分析(一)卫生总费用逐年提高,居民个人支出比例提高卫生总成本是一段时间内投入到医疗保健中的支出。由国家、社会、个人 三方共同承担的医疗费用,由医院承担。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 筹措资金,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担。2018 年,全国医疗支出总额为 370576.31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7%。在 2000年至2006年期间,虽然个人消费的比重降低,但医疗保健的总体成本却 翻了三倍还多。但是,总体上,每年都在增加,这就导致了居民的医疗需求增 加,“看病贵”的问题更加严重。美国20余年的卫生管理研究表明:健康管理 是每一个企业或个体的一项重要指标,90%的人或公司经过健康管理后,其成 本降低至10%。而10%的个人及企业未实行卫生管理,其成本较原有提离 90%[lbk]1[rbk]。可以看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节省医疗成本,缓解个体的就医需求压力。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药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家财政与居民医疗费用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为此,政府有必要增加财政投入,鼓励居民参与卫生管理。(二)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老年人口所占 的比重达到某一水平,即为老龄社会。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如果一国或地区 60岁及以上老人超过10%,或者超过65岁,该国或地区即步入老龄社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08 20:12回复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如果一国或地区 60岁及以上老人超过10%,或者超过65岁,该国或地区即步入老龄社会。联 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指出,到2050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的老 人数量将会超过三十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由联合国人口协会编写的《 人口学词典》,将60岁及以上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的7%,即为“老龄社会”。据“三普”统计,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8827万 。占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老龄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劳动总量的减 少和死亡率的增加。在身体健康方面,老年疾病较多。病程迁延,病情加重, 慢性病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的负担越来越重。加强卫生 管理。该系统可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监控,并对其进行健康引导,改善生活品 质,延长预期寿命。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迅速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增加但供给不足。当 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健康 管理服务意识不够。由于健康管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人对其认识不够,未 将其作为一种正常的需求来看待。二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国内 很多健康管理机构都没有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操作流程,无法为客户提供专业、优 质、高效的服务;三是我国医疗机构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目前国内约有5000家 医疗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管理机构仅占20%左右 ;四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国内人才供给不足、数量匮乏等原因,导致从事健康管 理行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其次是居民对自身健康管理 意识不足。虽然我国居民已经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了,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却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如果居民 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并进行针对性锻炼和护理,将有助于提高个人健康水平并降低其患病风险。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08 20:13
    回复
      (三)慢性病形势严峻2019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负担 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成为影响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根据《中国慢性病 报告2019》,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到3.3亿,糖尿病患者达1.9亿,高血压患 者达2.6亿。同时,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也在持续上升。2019年,我国居 民死亡原因前五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精神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 在疫情期间,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加关注。因此,对于健康管理产业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慢性病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慢性病 患病率达到43.2%。其中高血压患者达2.7亿人;糖尿病患者达1.18亿人;心脑 血管疾病患者达1.3亿人;癌症患者达42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慢性病形 势依然严峻。而健康管理服务正是针对这些慢性病进行预防和干预的有效方式之一。(四)我国有六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17中国城市家庭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有近6.4亿人处于亚健康状 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亚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 生理状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但没有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功能水平,也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亚健康的人群,表现为体力和脑力的疲劳,但没有明确的原因。亚健康群体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精神不集中、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失 眠健忘等。而这些症状并不是由于身体出现了明显问题,而是由于机体处于亚健 康状态所导致。亚健康群体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有些人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修 复能力,有些人则非常脆弱。根据《中国青年报一青年时讯》报道,卫生部门在 10个城市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人身体状况属于“超重”。北京为75.3%,上海75.49%,广东75.41%《中国企业家》对国内企业家所做的《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与快乐状况调查》显示,"胃肠道疾患"占30.77%",高血糖 、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占23.08%","过劳"的企业家占21.15%,"过劳"的企业家 28.3%,26.4%的创业者"失眠",更糟糕的是,懂得减轻压力的创业者只有60%, 大部分都是自己把压力咽下去,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亚健康状态最 直观的表现为生产效率的降低和创造的劳动价值的降低。这对公司和整个社会 都是一种损失。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员都要有一-种全新的保健观念。 通过健康管理,企业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损失,极大地激励 员工,降低企业医疗保险的开支,同时,个体也能充分认识自身的健康情况,对自身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08 20:13
      回复
        (五)个人对医疗保健的支付能力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但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与个人支付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在过去的几十 年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倍,而个人医疗保健支出只增长了10 倍。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086元,仅为美国的一半。与美国 相比,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仅占 GDP 的0.7%。因此,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需 求的不断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看,我国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1990年的65.4元增长到2013年的2327.4元。从消费人群层面上来看,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 1990年的158.80元增长到2013年的323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支出额从1990年的38.80元增长到2013年的1274.44元。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08 20:14
        回复
          从健康管理的需求来看,它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 提高和越来越多人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市场将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对市场需求认识不足;二是缺少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人才培养的 重视;三是缺乏专业的研究机构和权威机构;四是没有形成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 流程。因此,我国要想使健康管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对健康管理行业进行有效管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08 20:14
          回复
            建议: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健康管理行业 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等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 管理行业。其次,政府可以建立一些专业机构来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通过对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分析来确定不同类型机构的发展方向。二 .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分析与市场调研(一)行业发展概述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专业从事健康管理的公司(一般是医疗机构)通过各种方 式,为客户提供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干预指导、疾病康复等一系列服务,以帮助客户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17年,世界卫生组 织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报告》,称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未被满 足的健康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2016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 发〔2016〕75号),其中提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2017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发〔2017 〕15号),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203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对健康管理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二)行业发展环境1.国家政策支持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产 业地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 意见》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 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愿意为健康管理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此外,消费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 更加严格和多样化。在政策支持及消费者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健康 管理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健康管理产业规模达1324亿元,同比 增长29.1%。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行业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08 20:15
            回复
              2.经济2019上半年,大健康产业共有207宗融资,总融资额为43.4亿美金,预 计全年融资规模与2018年相比仍有小幅下降,融资额与2018年基本持平。 2018年,我国医药卫生产业的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项目数量显著上升,共涉 及695宗,同比增长52.7%,融资金额为79.1 亿美元。大额交易频繁发生(超 过1亿元的项目占45%),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融资规模稳步上升。2019上 半年,上市公司的投资案例集中在制药、肿瘤药物、体外诊断、基因检测、医 疗设备、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在医药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的同时,在 政策上鼓励了新药的研发,鼓励了社会办医,同时也鼓励了互联网。随着人工 智能等技术和医药相关的政策的出台,资本市场也会更倾向于医药产业的创新 型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目前,已有16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其中包括心脉 医药、南微医学等16家。另外,在科创板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也有31家,涉 及新药研发、生物制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和医学成像等领域。CRO,CRO,等等。3.社会环境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健康杀手,培育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尤 为重要。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柳叶刀(Lancet) 发表的《2017全球疾病负担 研究报告》(GBD,2018 年未发表)表明,2017年全世界因传染性、孕产妇、 新生儿及营养(CMNN) 引起的死亡分别为1040万和73 .4%(4110万)和 6448万人(73.4%)。慢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70%,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早逝的疾病。
              (三)行业市场分析
              健康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中数据 ,2019年,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市场规模为4540亿元。2020年,我国健康管理产业 市场规模为57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随着我国居民收入 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健康管理行业的需求也会 不断增加。中国的人口构成在2020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呈现出更加严 重的老龄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9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 数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1亿,占总人口 的12.6%.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较去年增加了474万,增幅为2.0%;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同比增长0.9%,比上一年多536万人。到2035年,60 岁或更高的人有望超过4亿。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老年人 的数量迅速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中国,医疗保健服务是 一个起步较晚的产业,在它的细分市场中,医疗检查占到了70%左右。由于健 康检查属于卫生管理的初级阶段,是各单位顾客和个体顾客的普遍需要,所以 其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健康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健康检查的结果,进一步延伸 业务范围,提供健康评价与改进意见,从而达到健康干预、健康追踪等业务的 开展。在消费升级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中国保健服务产业的规模(以营业总收 入计算)已经连续五年持续增长。中国卫生管理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 的1054.3亿增长到2018年的2481.1亿,年均增长23.9%。中国健康管理产 业在未来将从健康医疗领域扩展到健康干预和健康随访领域,将继续保持11.0%的年均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达到4,178.7亿元的规模。但是由于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时间较短、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产业规 模不大、盈利能力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08 20:16
              回复
                (四)行业现状分析从服务对象来看,健康管理主要面向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慢病人群。其 中,老年人群体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约占总数的60%。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的 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对健康管理服务有较高需求,约占总 数的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全国城乡居民达到预期寿命目标,即到2030年达到80岁以上人口占比不超过15%。其中,重点强调了对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管理的关注,以及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这意味着未来10年将是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服务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传统的疾病预防、体检服务、慢性病管理以及康 复管理四大类。其中,传统的疾病预防主要是指对已有疾病进行治疗;体检服务则 是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慢性病管理主要指慢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以及用药指 导;康复管理主要指对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从服务内容来看,未来十年将 有更多的产业空间可以被开发出来,尤其是在康复和护理领域,发展前景广阔。随 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与 之相适应的健康服务产业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生物科技与生命科技为主 导,涵盖医疗保健、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保健服务的健康产业,已成为引领 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根据数据显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保 健行业的股票市场资本总额大约为13%。尤其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拉 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美国医疗、制药、健康管理等健康产业的增加值 占 GDP的百分之十六以上,加拿大和日本的健康产业的产值也都在10%以上 。在中国,医疗行业只占 GDP 的5%,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低。按照《国务 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的要求,到 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一个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内涵丰富的、结构合理的健 康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 业集群,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我国卫生服务产业总量已突 破8万亿元大关,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 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中 国卫生服务市场规模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14年中国卫生管理 市场规模将达到1075亿,2018年将达2188亿。可以说,我国的保健服务业 和相关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健康服务业是以保障和促 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的,它包含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 及相关服务,涵盖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柱 产业,覆盖范围广泛,产业链长。1、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医疗成本开支状况据WHO 资料显示,2013年美国医疗费用总额为2656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60%, 日本为5400亿美元,德国为411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1.50%,英国为232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0%,中国的医疗开支为364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
                三 .满足居民健康管理需求的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居民对自身健康的 关注度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0年 的2%提升至2017年的29.8%,居民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我国 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发生率逐年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使得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8-08 20:17
                回复
                  目前,我国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研究多集中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 构中,针对个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满足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一)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健康管理策略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面向的是个人,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健康管理策 略是满足其需求的重要举措。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策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均尚未成熟,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 在儿童阶段要重视其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 力逐渐提高,他们对于生活方式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在儿童阶段要重视培 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青壮年人群而言,他们正处于事业和家庭发展阶段,健 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较高,对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较高。因此在中青年阶段要注重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1.针对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策略儿童的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家庭和社区来完成的,社区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居 民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儿童家长和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 的认知度。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使儿童家长能够 全面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营养需求等,并使其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育 儿知识。同时社区可以定期对儿童开展体检,通过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在必要 时给予相应的指导。针对青壮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要注重提高其健康知识水 平,同时要对其进行定期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能够及时了解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针对老年人实施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更需要健康管理服务,以改善其身体状况。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针对老年 人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如针对65岁以上人群进行一年一次的体检和健 康状况评估等。另一方面是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通过合理用药和科学饮食 等方式来改善其身体状况,降低其患病风险。在这两方面的健康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来提高老年人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对健康管理行业进行扶持,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政府应在制定政策时,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到国家战略规划中。同时,应加强 政策引导和规范,使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健康管理服务中,提高健康管理 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鼓励其参与到健康管理服务中。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使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 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应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健康管理行业进行规范和 约束,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应为行业提供优惠政策并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使企业在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时能 够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严厉打击和惩罚; 对于违规的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政府还应对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健康管理服务知识的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 道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和信息,使居民能够对自身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居民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8-08 20:18
                  回复
                    (三)完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不同的群体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人群 主要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针对这两类群体。不同年龄、 职业、收入、教育程度、性别等人口特征的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和年轻群体在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上更具有选择性。中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对于这些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是老年人群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需 要健康管理服务的群体。慢性病群体通常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并且慢性病 预防和治疗不能依赖于医疗手段,需要通过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来控制慢性病 患病风险。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其身体机能较差,很难通过医疗手段对身体进行 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因此更需要健康管理服务。因此,针对中老年人群这一特 殊群体,应该从生活方式入手,通过多途径培养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 其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同时,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年轻人群体相较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较低。对于年轻群 体来说,其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形象问题以及工作学习问题。年轻人主要通过运动 和饮食来改善自身体质状况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 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在工作学习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及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对于工作压力较大且缺乏运动锻炼的年轻人来说,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 理疏导等手段来缓解自身压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来改善其社交能 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此外,对于工作压力较大且缺乏运动锻炼的年轻人来说,可以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来调节身心状态并提高身体素质。
                    (四)根据居民需求水平设置合理的价格
                    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价格也有不同需 求。在调查中,多数居民认为应根据自身需求水平设置合理的价格,即应根据居民 的支付能力来设置健康管理服务的价格,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价格引起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排斥。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居民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这就需要医疗机构结合居民健康管理需求水平及支付能力制定相应价格。为提高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接受度和支付意愿,需要根据不同居民群体、 不同疾病、不同年龄设置不同价格。同时,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分级定价,将普通 人群、低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分开定价。根据分级定价原则,从 低到高制定价格级别,使健康管理服务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于有支付能力且愿意支付健康管理费用的居民,可以选择高端服务项目,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四 .总结通过对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市场中,人们对 于健康管理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就需要不 断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参考文献[1]马黎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养老院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 [J].设计,2023,36(21):25-29.D0l:10.20055/j.cnki.1003-0069.001280.[2]萧彤,陈萱,谭尧等.面向基层社区诊疗筛查的舌象诊断服务设计[C]// 深圳技术 大学.2023 海峡两岸暨港澳创新设计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8.D0I:10.26914/c.cnkihy.2023.058037.[3]谭震,刘珍,肖苹等.深圳市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40(05):610-613.[4]M JL ,E L R ,M R L H,et al.[J].Joint Commission journal on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2023,50(1)[5]张英英,谭萍芬,蔡少华.中医药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9):4-7.D0l:10.20037/j.issn.1671-1246.2023.19.02[6]吴盼盼.基于 PDCA 循环理论的我国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3(18):94-96.[7]许金鹏,郝晓宁,杨燕等.居民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参与意愿和付费意愿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09):710-714.[8]秦泽家.数智时代环境下情报协同驱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OL]. 情 报 理 论 与 实 践:1-13[2024-01-09].h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08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