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琉球国在哪里?与中国有何历史渊源?谢必震:琉球国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之间,即今日冲绳地区。传说中认为琉球国自“天孙氏”开始,传至25代。琉球国舜天王之后为英祖王时代(1260年至1349年),1350年起进入察度王时代。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诏谕四海,中国与琉球国建立宗藩关系。清承明制,中琉友好交往500多年,直到1879年琉球国为日本所吞并。
古琉球王国都城遗址首里城。受访者供图实际上,琉球国在与明朝建立正式邦交之前,就与中国有海上交通往来。日本考古学界调查表明,11世纪末、12世纪初以后,中国陶瓷经日本博多传入琉球群岛,并逐渐普及群岛全域。然而,琉球群岛发现的两种中国粗瓷,在博多并未出土过。对此,日本学者田中克子指出,这两种陶瓷应是13世纪至15世纪福建北部窑厂烧制之物,在琉球群岛发现而未在博多出土,说明了在中琉官方进贡贸易制度确立之前,民间可能已有直接的贸易往来。1974年,琉球八重山考古发掘大量南宋时期福建闽清义窑的瓷片。这些并非自博多转口的瓷器,也印证了13世纪福建与琉球存在贸易交通往来。
琉球八重山福州闽清义窑南宋瓷。受访者供图明朝初年与琉球国建立正式邦交关系后,中国册封琉球,琉球朝贡中国,中国向琉球派遣闽人三十六姓帮助其来往朝贡,琉球派遣大量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通过不同途径,中华文明在琉球广为传播,在政治制度、思想理念、文化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深刻影响了琉球社会。 中新社记者:福州为何有琉球馆、琉球墓?谢必震:明初实行海禁,对外交往规定福建通琉球、浙江通日本、广东通东南亚各国。最初,福建市舶司设在泉州,琉球人来中国必须从泉州上岸,泉州设“来远驿”专门接待琉球使臣。明成化年间,福建市舶司移置福州,琉球人的登陆地点从泉州改为福州,建“柔远驿”。当时,驻留柔远驿的大多是琉球人,故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柔远驿叫成“琉球馆”。
福州琉球馆。受访者供图明清时期,中琉交往以福建为平台。明成化年后,琉球人主要在福州活动。一部分是使团人员滞留福州。每次琉球使团来华都有300人之多,除规定25人进京外,其他人都留在福州等待,在此从事贸易活动、学习技术。还有一部分是各地遇难飘风的琉球人,按规定,无论他们在哪里获救,都会被辗转护送到福州驿馆,等待安排回国。有的琉球人不幸病故,就永远长眠在福州。据载,清代,在福州亡故的琉球人有578人,大多就地埋葬。
福州琉球墓群。受访者供图历史上,福州琉球墓群有多处,金鸡山、吉祥山、望北台、张坑山、高盖山都是琉球墓地。现存的琉球墓地,仅存张坑山和高盖山两处。中新社记者:“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对琉球有何贡献和影响?谢必震:明代史籍记载,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其中多为河口(今福州小万寿桥附近)一带善于驾船的福州人。不过所谓“闽人三十六姓”仅是一个概数,实际迁入琉球国的,远远超出三十六个姓氏。琉球国较贫穷,航海力量薄弱,是“缚竹为筏,不驾舟楫”的状况。明朝政府不仅向琉球国赠送海舟,还宣布“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明朝实行海禁,以海外贸易为生的闽人颇受影响,而一纸颁令赐闽人三十六姓给琉球,实际上让往返中国与琉球贸易的闽人有了合法地位,消除了海禁与反海禁的矛盾。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帝王委派属民到辖地或属地行“封邦建国”之举。昔周王室分封诸侯,赐之遗民,命以太史,本为古制遗义。明朝将三十六姓赐派琉球,亦沿此举。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促进了琉球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儒家文化也随之传入,当地逐渐成为“风俗纯美”的“衣冠礼仪之乡”。
古琉球王国都城遗址首里城。受访者供图实际上,琉球国在与明朝建立正式邦交之前,就与中国有海上交通往来。日本考古学界调查表明,11世纪末、12世纪初以后,中国陶瓷经日本博多传入琉球群岛,并逐渐普及群岛全域。然而,琉球群岛发现的两种中国粗瓷,在博多并未出土过。对此,日本学者田中克子指出,这两种陶瓷应是13世纪至15世纪福建北部窑厂烧制之物,在琉球群岛发现而未在博多出土,说明了在中琉官方进贡贸易制度确立之前,民间可能已有直接的贸易往来。1974年,琉球八重山考古发掘大量南宋时期福建闽清义窑的瓷片。这些并非自博多转口的瓷器,也印证了13世纪福建与琉球存在贸易交通往来。
琉球八重山福州闽清义窑南宋瓷。受访者供图明朝初年与琉球国建立正式邦交关系后,中国册封琉球,琉球朝贡中国,中国向琉球派遣闽人三十六姓帮助其来往朝贡,琉球派遣大量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通过不同途径,中华文明在琉球广为传播,在政治制度、思想理念、文化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深刻影响了琉球社会。 中新社记者:福州为何有琉球馆、琉球墓?谢必震:明初实行海禁,对外交往规定福建通琉球、浙江通日本、广东通东南亚各国。最初,福建市舶司设在泉州,琉球人来中国必须从泉州上岸,泉州设“来远驿”专门接待琉球使臣。明成化年间,福建市舶司移置福州,琉球人的登陆地点从泉州改为福州,建“柔远驿”。当时,驻留柔远驿的大多是琉球人,故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柔远驿叫成“琉球馆”。
福州琉球馆。受访者供图明清时期,中琉交往以福建为平台。明成化年后,琉球人主要在福州活动。一部分是使团人员滞留福州。每次琉球使团来华都有300人之多,除规定25人进京外,其他人都留在福州等待,在此从事贸易活动、学习技术。还有一部分是各地遇难飘风的琉球人,按规定,无论他们在哪里获救,都会被辗转护送到福州驿馆,等待安排回国。有的琉球人不幸病故,就永远长眠在福州。据载,清代,在福州亡故的琉球人有578人,大多就地埋葬。
福州琉球墓群。受访者供图历史上,福州琉球墓群有多处,金鸡山、吉祥山、望北台、张坑山、高盖山都是琉球墓地。现存的琉球墓地,仅存张坑山和高盖山两处。中新社记者:“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对琉球有何贡献和影响?谢必震:明代史籍记载,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其中多为河口(今福州小万寿桥附近)一带善于驾船的福州人。不过所谓“闽人三十六姓”仅是一个概数,实际迁入琉球国的,远远超出三十六个姓氏。琉球国较贫穷,航海力量薄弱,是“缚竹为筏,不驾舟楫”的状况。明朝政府不仅向琉球国赠送海舟,还宣布“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明朝实行海禁,以海外贸易为生的闽人颇受影响,而一纸颁令赐闽人三十六姓给琉球,实际上让往返中国与琉球贸易的闽人有了合法地位,消除了海禁与反海禁的矛盾。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帝王委派属民到辖地或属地行“封邦建国”之举。昔周王室分封诸侯,赐之遗民,命以太史,本为古制遗义。明朝将三十六姓赐派琉球,亦沿此举。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促进了琉球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儒家文化也随之传入,当地逐渐成为“风俗纯美”的“衣冠礼仪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