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李吧 关注:318贴子:982
  • 9回复贴,共1

峰山康熙族谱《又序》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解】: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峰山修谱,主修人举人、前中牟县知县李其昂,故峰山又称“中牟谱”。康熙五十年《中牟谱》竣,因三篇谱序只字未提临朐柳山李氏兄弟事,引起柳山不满。于是,柳山人来到安丘峰山,提了两条意见:一是说“十一公是士公之误”,即说峰山始祖不是十一公,是叫李士公;二是说在沂州华埠发现了《大元上将军李士公遗笔》,记载士公(安丘)、士禄(稻田)、士祥(柳山)、士禧(日照)是“四兄弟”。针对此事,李其昂、李忠先后前往临沂华埠和乐安北司口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其昂公写了《又序》,对祖源以及三家关系表明态度。峰山的李学义公认为,“这是峰山寻根问祖的唯一重要信息,重要途径”。
正文如下:
吾李氏自前朝洪武时,始祖十一公,占籍峰山之阴,因称峰山李氏。相传来自乐安,今乐安之北司口犹谓我峰山李彼之自出也。又传,临朐之柳山寨李、日照之太平桥李俱自乐安来,是兄弟去国而各适者。乃日照则称为海东之桃园村人,迁临朐者为柳山寨李,嗣自临朐析而为三,一居日照为太平桥李,一居寿光为稻田李,一则我安丘之峰山李。而柳山寨李家谱则谓来自山西洪洞,明以前有显者,茔在辛山,翁仲仅存,而碑志无可考。明初讳士祥者戍辽东,代归创居柳山寨,今柳山寨始祖也。时兄弟畏戎而逋者,曰士禄,迁寿光;曰士禧,迁日照,太平桥之始祖;迁安丘者讳士公,是为吾安丘峰山李始祖,且曰十一为士字之误。然均无确据,予小子其何敢轻信?第远适异域,不得已也,古人且有其姓氏而易之者,变其名与其籍,奚足深怪。吾三世祖思元者,适沂州,为华阜李始祖,原非传疑,乃忠侄南游过华阜李氏,问其出自安丘则是,叩其始祖之讳则非,既沂州之不符可悟临朐日照之不符矣。矧吾曾祖凤冈公《宗沠序》,实季父养征公顺治丁酉(1657)于日照同宗家得之,使非同一本源。兵燹之余先人遗笔何存于此哉?要之,传闻各仍其旧,不敢与前人相抵牾;敦睦一如其初,不敢以论辩滋疑二。凡我同姓,世世子孙式好无尤,以求存木本水源之意焉可也。
   康熙五十年二月朔日  十一世孙其昂 谨识


IP属地:山东1楼2024-06-15 16:34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24-06-16 11:28
    回复
      【正文】吾李氏自前朝洪武时,始祖十一公,占籍峰山之阴,因称峰山李氏。相传来自乐安,今乐安之北司口(1)犹谓我峰山李彼之自出也。又传,临朐之柳山寨李、日照之太平桥李俱自乐安来,是兄弟去国(2)而各适者。
        【注释】(1)乐安即广饶,北司口,应为北寺口。(2)去国:离开家园。
        【译文】:始祖十一公,相传来自乐安。通过到乐安北司口咨访,他们说,我们峰山是从他们这里迁出去的。北司口还说,临朐柳山、日照太平桥也是从这里迁出去的,原本都是一家兄弟。


      IP属地:山东3楼2024-06-16 11:29
      回复
        【正文】乃日照则称为海东之桃园村人,迁临朐者为柳山寨李,嗣自临朐析而为三,一居日照为太平桥李,一居寿光为稻田李,一则我安丘之峰山李。
          【译文】而日照则说,他们的先祖是洪武时海东桃园人,后迁临朐柳山寨。嗣,子孙。他的子孙自临朐析而为三,峰山是其中一支。
          【注释】这是引用的日照最早的(万历)谱序。


        IP属地:山东4楼2024-06-16 11:30
        回复
          【正文】而柳山寨李家谱则谓来自山西洪洞,明以前有显者,茔在辛山,翁仲仅存,而碑志无可考。明初讳士祥者戍辽东,代归创居柳山寨,今柳山寨始祖也。时兄弟畏戎而逋(3)者,曰士禄,迁寿光;曰士禧,迁日照,太平桥之始祖;迁安丘者讳士公(4),是为吾安丘峰山李始祖,且曰十一为士字之误。
            【注释】(3)戍:当兵守边;逋(bū):逃亡。(4)士公:出自《上将军李士公遗笔》,柳山康熙三十三年二修谱无此说,不知有兄弟。
            【译文】而临朐柳山说,来自洪洞县。士祥守辽东,他的后人“逃亡”回来创居柳山寨,奉士祥为始祖。其他兄弟因畏惧当兵打仗而逃亡隐居各地,其中士公潜逃峰山,为峰山李始祖,而峰山所说“十一公”是“士公”之误。


          IP属地:山东5楼2024-06-16 11:30
          回复
            【正文】然均无确据,予小子(5)其何敢轻信?第远适异域,不得已也,古人且有其姓氏而易之者,变其名与其籍,奚(6)足深怪。
              【注】(5)小子:其昂公谦称。(6)奚:何。
              【译文】日照、柳山所说,都没有准确依据,作者不敢轻信。但是,各自离开家乡迁到很远的地方,这里面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至于有的改名易籍,古且有之,没有什么可责怪的。


            IP属地:山东6楼2024-06-16 11:31
            回复
              【正文】吾三世祖思元者,适沂州,为华阜李始祖,原非传疑,乃忠侄南游过华阜李氏,问其出自安丘则是,叩其始祖之讳则非,既沂州之不符可悟临朐日照之不符矣。矧(7)吾曾祖凤冈公《宗沠序(8)》,实季父养征公顺治丁酉(1657)于日照同宗家得之,使(9)非同一本源。兵燹(10)之余先人遗笔何存于此哉?
                【注释】(7)矧(shen):况且。(8)宗沠序:沠,古同派。宗沠序,指族谱资料。(9)使:假如。(10)兵燹:兵火、战乱。
                【译文】 三世祖思元迁沂州,为华埠李氏始祖,原本没有疑问。侄子李忠到华埠游访,问他们是峰山李吗?他们说是;问他们始祖的名字,回答则不是。由华埠之不符,可悟知(联想)到日照、临朐所说也不相符。况且,我曾祖凤岗公的“宗沠序”实是我叔父在日照宗家得到了。


              IP属地:山东7楼2024-06-16 11:31
              回复
                【正文】要之,传闻各仍其旧,不敢与前人相抵牾(11);敦睦一如其初,不敢以论辩滋疑二。凡我同姓,世世子孙式好无尤,以求存木本水源之意焉可也。
                  【注释】(11)抵牾:相悖,违背。
                  【译文】总之,传闻各仍其旧,各家传各家,我们不能背离了先人的说法。对于各家的关系,要和先前一样和睦,不要去辩论,也不要说两家。凡我李家人,要世代友好,因为都是同一本源。这是其昂公对祖源问题总的看法和主张。


                IP属地:山东8楼2024-06-16 11:33
                回复
                  【简评】 :
                  “中牟谱”《又序》的重大贡献,是:“然均无确据,予小子其何敢轻信?”这句灵魂式拷问的论断,并且透露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对两个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回答:
                    一是祖讳问题:确定始祖讳“十一公”。
                  对所谓“十一公是士公之误”、“大元上将军遗笔”、与柳山“亲兄弟”诸说,明确答复:“然均无确据,予小子其何敢轻信?”
                  这句直指传闻始作俑者的灵魂式拷问,也是对所有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流传的关于峰山李氏的某一个传闻,来一个预判式的论断:如果没有“确据”,都是传说,都是浮云而已。
                  二是祖源问题:即始祖十一公“相传来自乐安北司口”。
                  “相传”二字就很谨慎很实事求是的说明了我们的观点,不是“确定确信”来自乐安,而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也指出当时的年代在北司口当地流传此说法,并且还流传:“临朐、日照俱自乐安来,是兄弟去国各自适。”,即峰山、临朐、日照,都是从北司口离开家园,各自迁走的说法。但是都是各自流传出来的没有“确据”的说法而已,所以:“然均无确据,予小子其何敢轻信?”
                    最后,那既然这个那个的传闻都不靠谱,我们也表明了我们的态度,那下一步呢?最后要求大家:“传闻各仍其旧,不敢与前人相抵牾;敦睦一如其初,不敢以论辩滋疑二。凡我同姓,世世子孙式好无尤,以求存木本水源之意焉可也。”,就是:总之,传闻各仍其旧,各家传各家,我们不能背离了先人的说法。对于各家的关系,要和先前一样和睦,不要去辩论,也不要说两家。凡我李家人,要世代友好,因为都是同一本源。
                  这是其昂公对祖源问题总的看法和主张。这是何等的格局?!这是何等的胸怀?!


                  IP属地:山东10楼2024-06-17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