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女权吧 关注:63,186贴子:469,497
  • 11回复贴,共1

探讨真正传统保守性别原则与女权所谓的伪传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吧友建议,整理一些人们对于传统保守的误区,尤其是在双标的田园铝泉话术和左右稀泥的情况下,大半部分男性对于传统保守,难有正确认识。个人角度可能局限,欢迎补充、讨论、提问、质疑。
一、传统保守基于两个原则:1、客观现实(或称天道法则);2、权责对等。注:传统保守不主张男女平等,也不反对男女平等,一切规则基于上述两条原则,所以封建和市场都符合传统保守(保守不是古代的专利)。
二、保守不是“杏禁锢主义”,保守,是指一种秩序,传统杏原则目的是“子知其父,父知其子”,凡不满足这两条的“传统”皆是伪传统,凡超过这两条就是道德绑架(田园铝泉话就是一边假装传统,一边绑架男性,自己不及,要求对方过犹)。
本贴先说儒家传统(后边会浅谈基督教传统,这二者后期出现了许多异化流派,争议和误区都不少):
关于儒家传统的现实对照为潮汕、新马华人、越南国和山河四省部分地区,除此之外,大部分所谓的“传统”都是被异化的伪传统,即打着传统的旗号单方面规训男性。


IP属地:辽宁1楼2024-06-12 13:14回复
    生产问题
      东方农耕传统的主流原则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內,从汉字的写法就看得出来。
    反传统女权的曲解:
    男主外女主內是对于女性的限制,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压迫。×
      事实:三从四德是针对妻子的基本要求,而不针对全体女性,不愿嫁人可以选择独身,学习南丁格尔和特蕾莎修女。无论是修女还是尼姑,在传统环境下都很受人尊重,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压迫”,不要以此卖赎罪券。
    伪传统女权的曲解: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男人负责上班赚钱,女人负责洗衣做饭;×
    真正的传统是:
    男人负责生产粮食,女人负责生产衣被。√
      伪传统女把自己的责任定义为洗衣做饭是避重就轻,传统的家庭关系是男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粮食蔬菜或养殖禽畜捕鱼等,女人织布做衣服、被褥、饭菜等手工生产,赚钱在当时反而是次要问题。
      工业时代率先解放了女性的家庭生产,让女性进入工厂成为织工,这样就从为家庭生产日用品,变成了为工厂生产产品,然后再拿到工资为家庭购买添置日用品,所以不提供家庭生产的上班女也有义务“赚钱养家”,甚至在越南,泰国等地区,“赚钱养家”就是女性的责任,因为这些农业地区,男性仍然承担农业生产主力,所以赚钱自然就是女性的责任。如果不够手巧又不能上边,那就只能通过帮丈夫种地来弥补,所以那些指责越南男人不赚钱、吃软饭、渣男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人家的权责分配很公平。反之国内一些自己不会做衣服,又想穿漂亮,动辄让男友、老公给买单的“小仙女”才不正常。这些不承担家庭责任的锅女不但应该自己上班赚钱买衣服,还有义务给老公和孩子买衣服。
      想“貌美如花”应该用自己的付出“貌美如花”,而不是用别人的付出让自己貌美如花。而且妇有四徳,容貌只是其一,且传统的妇容,并不简单的等同于xxn所说的“貌美如花”,而是指仪态端庄典雅。而仪态不是单纯的通过化妆和穿衣搭配就能提升的,而需要长期“训练”,例如短视频里很火的“潮汕花蓝女孩”。


    IP属地:辽宁2楼2024-06-12 13:16
    回复
      子女教育问题
      反传统女权的曲解:
      让女人带孩子对于女人不公平;×
      伪传统女权的曲解:
      女人更擅长带娃,爸爸带娃“惨不忍睹”×
        事实令人大跌眼镜,现代人主流看法认为“传统”是女人带孩子,其实真正的传统保守,是男人带孩子,所以才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女人只负责哺乳期和喂养期的照顾,孩子在成长阶段的教育主要应以父亲为主。所以目前的男权女权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对着空气在开炮。
        女性(长辈/教师)过度染指幼童教育是有许多弊端的:1、女性本能对于孩子的保护心态,可能产生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能力和个性成长,比如男孩娘化,女孩“玻璃”化,与幼年时期监护人多为女性有关;2、女性"望子成龙"心态过强,对于子女/学生的期待过高,容易增加孩子成长压力;3、注重身体成长,忽视人格和认知的成长;4、女人教育孩子时喜欢矮化父亲,同时传导家族焦虑,不利于宗族的凝聚。
        父亲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因此缺乏父爱的孩子更自卑、更缺乏勇气。母亲对于孩子的照顾更多是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就是这个层面。但对于人类而言精神支柱同样不可或缺的,且只有男性长辈能提供(当然也不是所有父亲都称职),母系氏族无法建立文明,人类所有文明的创建者和奠基人皆为男性。


      IP属地:辽宁3楼2024-06-12 13:17
      回复
        矜持、慢热的女生等于传统女?
        矜持只是性格,慢热是骑驴找马,这些只是人的习惯性格问题,跟传统没有任何关系,传统从不要求女性矜持,只是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人害羞的性格,而且传统嫁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本身没有决定权和发言权,这不只是矜持的问题。
        自称慢热≠传统,相反传统婚姻反而更直接,更当机立断,根本就不需要男人去追女人,两个家庭谈成了亲事就定下来了,甚至还有指腹为婚,所以保守传统高效多了,根本不存在矜持、慢热现象。


        IP属地:辽宁4楼2024-06-12 13:20
        收起回复
          大男子主义问题
          反传统女权的曲解:
          大男子主义是父泉,**;×
          伪传统女权的曲解:
          大男子主义意味着男人需要承担更多×
          1、古代没有“大男子主义”的说法,只有“大丈夫”的说法,大丈夫意味着家国情怀,天下兴亡优先于儿女情长,只有巨婴和长不大的闹人孩子,才会说这是“父泉**”。
          2、传统保守并不要求男性承担更多,而是对等承担,所以现代“传统男”不要规训自己承担本不该承担的义务,传统男只对隶属于自己的女人负责,不对其它女性负责,“绅士风度”并不是传统保守,它是现代进步主义的产物(PS:大英的传统的海盗和殖民)。


          IP属地:辽宁5楼2024-06-12 22:29
          收起回复
            缠足和三寸金莲问题
            女权和进步主义认为缠足是对妇女的压迫,实际上缠足就是当时女性家庭的“东施效颦”,试图通过缠足行为上嫁实现阶层跃迁,古代普通农户根本不会娶不能下地干活的裹脚女,只有贵族阶层才流行缠足,所以缠足的本质就是为了嫁贵族。
            而且实际上,李后主时期的缠足和之后的缠足根本不是一个东西,相传窅娘缠足后能在三寸的金莲花台上起舞,但后来裹小脚的妇女连路都走不稳,就不可能会跳舞了。
            所以缠足的问题,传统文化和儒家不背这口锅。


            IP属地:辽宁6楼2024-06-12 22:30
            回复
              真正的骑士精神,就是遇到打拳的闲女,直接抓起来送到教会里当女巫烧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4 08:49
              收起回复
                本层再谈一谈基督教传统文明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爱情至上:
                爱情至上的只是欧洲人,欧洲人信奉爱情+传统欧洲人信仰基督教≠传统基督教信奉爱情,早期基督教主张一夫一妻制是为了减少社会中的“鳏寡”,与爱情无关,甚至修士修女都是不婚的,类似佛教僧侣。基督教文明开始注重夫妻情感也是宗教改革抛弃传统,允许神职人员结婚之后。
                误区二、绅士风度:
                道理相同,英国人主张绅士风度+传统英国人信仰基督教≠传统基督教主张绅士风度,耶稣基督本身就“很不绅士”,例如传教时遇到寡妇,并没有帮助寡妇打水,反而向寡妇要水喝。这点类似道教,救苦救难不救贫。
                误区三、男女平等:
                性别平等的概念源于圣保罗的加拉太书,其中不止提到了男女问题,还提到了不同种族。但这里的平等是指人格平等,机会平等,重点是“归一”,这与现代进步主义的平等(对立)恰恰相反。
                误区四、文明之争 :
                许多现代学者打着基督教名义批判儒家重男轻女,实际上传统基督教与儒家的态度一样,圣保罗在哥林多书中就规定了西方版的“三纲五常”,与儒家的三纲五常几乎一致,只是“教皇”代替“天子”的位置,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原则无异,而且规定了已婚妇女不可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中东的妇女头巾就是从这来的。
                现代鸥镁世界批判中东的妇女教育问题,在传统基督教文明中也不存在,保罗反对女性成为教师,基督教前1500年没有女性神父,这意味着传统欧洲连“师太”都没有。(女性牧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出现是在宗教改革之后)


                IP属地:辽宁8楼2024-06-14 12:53
                回复
                  宗教改革模式输出:
                  进步主义者(包括西方和本土)一直试图向儒家文化和穆文化地区输出“宗教改革”(注:进步主义目的不是传基督教,而是推动儒家文化和穆文化仿效基督教搞进步主义改革,进而推动所谓的“世俗化”和“女性主义”,把大量传统秩序、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定为封建糟粕废除,摘掉女性头巾,废除多妻制,推动离婚自由等等。),他们计划的第一步是改造东亚的儒家文化(已完成了一多半),第二步是利用华人的强大影响力是改造西亚的穆文化(所谓的接力棒理论)。
                  所以想守住儒家传统保守,不被和平演化,也需要了解基督教的变迁史,才能避免重蹈宗教改革的覆辙。穆文化为何比儒家更能守住传统,因其与基督教同源,看出了宗教改革弊端,所以反而更坚持原教旨。


                  IP属地:辽宁9楼2024-06-14 1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