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志》按其编排的顺序,陈寿可能对曹嵩死亡时间是略有了解的,但不能完全的确定,所以将【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这句话放在了【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之后。而不是将曹嵩之死放在曹操第一次主动攻击陶谦下十余城。按表述,曹操一伐陶谦就是因为陶谦和阙宣勾结。因为有个【初】字所以以为是追述一伐原因,【初】字很可能是衍文或后来的版本追加的。
〖曹嵩是什么时候躲入琅邪的?〗
第一种可能:
按《武帝纪》是避董卓之乱,而曹操自中平五年到初平元年春盟军初立期间是没有回过谯的。回到谯的时间按《曹洪传》【曹洪传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这是荥阳之战之后。也就是初平元年二月之后。
《后汉书 曹腾传》附曹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范晔是很清楚曹嵩就是陶谦故意杀的,而非《陶谦传》所谓的【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这段记载说明了曹操曾经希望曹嵩跟自己走,那就是随军屯兵兖州,但曹嵩拒绝了,却决定躲到琅邪。毕竟当时很多人都躲在北海、琅邪这样的海边山里或岛屿的山(郁洲山)上。
再其次,曹操第二次打算攻陶谦之前也考虑到了在琅邪的曹嵩,所以才让应劭接应。
恰恰因为这些记载,才凸显了曹操既考虑到曹嵩等的安危,又以国家大局为重,该杀乱臣贼子的时候毫不犹豫,可谓想做到忠孝两全。最起码他考虑到了家人,而不像某维,妈送当归都不归。
前面说了第一种可能,再说第二种,也是阴谋论最大的一种
第二种可能:
不排除到谯传话的是其他人,比如跑曹操家通知卞夫人的就是袁术,而非曹操本人。所以,也不排除到谯通知曹嵩等人的是袁术使者,毕竟洛阳宫变之初,袁术与曹操之间并无大的仇恨。
【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三国志 后妃传》
曹操在兖州时,袁术派人去谯通知曹嵩等人曹操起兵了,并问曹嵩是否愿意去兖州随军,被曹嵩拒绝。而曹嵩从使者口中得知曹操在兖州起兵讨伐董卓,担心董卓报复,所以举家离开了谯逃往琅邪。而曹操本人得知曹嵩在琅邪可能已经是曹嵩在琅邪躲了一段时间之后,直到第一次打完陶谦下十余城之后,才派人联络上了曹嵩,并让人通知曹嵩离开琅邪去泰山,并派应劭接应。
〖张闿其人〗:
按《后汉书 孝明八王列传》注引《谢承书》【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
韦曜《吴书》【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执行杀曹嵩任务的叫张闿,张闿杀了曹嵩之后就逃归了袁术。袁术和陶谦本属于一个利益阵营,初平三年一起围攻袁绍和曹操【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所以互相互相之间有将领派遣也有可能,如袁绍曾经派朱灵协助曹操打陶谦,而后便留在了曹方。
初平四年在曹操打陶谦下十余城之前,曹操打的最狠的是袁术,几乎是一路追杀,将其逼到了淮南。所以,这时候的曹操是袁术和陶谦共同的敌人。即便此时袁术、陶谦已经出现明显矛盾,但对于报复共同的敌人曹操还是不会手软的。
【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曹操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
基于利益的结盟都是暂时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况且袁术、陶谦都不是君子、善茬,一旦触及各自利益就很容易瓦解。在袁术据淮南之后,陶谦和袁术的关系也出现矛盾。
〖曹嵩是什么时候躲入琅邪的?〗
第一种可能:
按《武帝纪》是避董卓之乱,而曹操自中平五年到初平元年春盟军初立期间是没有回过谯的。回到谯的时间按《曹洪传》【曹洪传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这是荥阳之战之后。也就是初平元年二月之后。
《后汉书 曹腾传》附曹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范晔是很清楚曹嵩就是陶谦故意杀的,而非《陶谦传》所谓的【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这段记载说明了曹操曾经希望曹嵩跟自己走,那就是随军屯兵兖州,但曹嵩拒绝了,却决定躲到琅邪。毕竟当时很多人都躲在北海、琅邪这样的海边山里或岛屿的山(郁洲山)上。
再其次,曹操第二次打算攻陶谦之前也考虑到了在琅邪的曹嵩,所以才让应劭接应。
恰恰因为这些记载,才凸显了曹操既考虑到曹嵩等的安危,又以国家大局为重,该杀乱臣贼子的时候毫不犹豫,可谓想做到忠孝两全。最起码他考虑到了家人,而不像某维,妈送当归都不归。
前面说了第一种可能,再说第二种,也是阴谋论最大的一种
第二种可能:
不排除到谯传话的是其他人,比如跑曹操家通知卞夫人的就是袁术,而非曹操本人。所以,也不排除到谯通知曹嵩等人的是袁术使者,毕竟洛阳宫变之初,袁术与曹操之间并无大的仇恨。
【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三国志 后妃传》
曹操在兖州时,袁术派人去谯通知曹嵩等人曹操起兵了,并问曹嵩是否愿意去兖州随军,被曹嵩拒绝。而曹嵩从使者口中得知曹操在兖州起兵讨伐董卓,担心董卓报复,所以举家离开了谯逃往琅邪。而曹操本人得知曹嵩在琅邪可能已经是曹嵩在琅邪躲了一段时间之后,直到第一次打完陶谦下十余城之后,才派人联络上了曹嵩,并让人通知曹嵩离开琅邪去泰山,并派应劭接应。
〖张闿其人〗:
按《后汉书 孝明八王列传》注引《谢承书》【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
韦曜《吴书》【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执行杀曹嵩任务的叫张闿,张闿杀了曹嵩之后就逃归了袁术。袁术和陶谦本属于一个利益阵营,初平三年一起围攻袁绍和曹操【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所以互相互相之间有将领派遣也有可能,如袁绍曾经派朱灵协助曹操打陶谦,而后便留在了曹方。
初平四年在曹操打陶谦下十余城之前,曹操打的最狠的是袁术,几乎是一路追杀,将其逼到了淮南。所以,这时候的曹操是袁术和陶谦共同的敌人。即便此时袁术、陶谦已经出现明显矛盾,但对于报复共同的敌人曹操还是不会手软的。
【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曹操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
基于利益的结盟都是暂时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况且袁术、陶谦都不是君子、善茬,一旦触及各自利益就很容易瓦解。在袁术据淮南之后,陶谦和袁术的关系也出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