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中国医药城”;2006年11月,中国医药城正式启动建设;2009年3月,泰州医药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2010年2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医药城机制正式建立,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高新区。目前,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74位,在215家全国生物医药类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11位。高港区是泰州的滨江主城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也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教育之乡”“银杏之乡”,1997年8月伴随着地级泰州市的成立而组建。
2021年6月泰州医药高新区与高港区启动融合发展,实行“区政合一”的运行模式,目前区级职能机构融合已经到位,下设生物医药、化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5个功能园区,下辖5个乡镇、7个街道。这也是全省第四个、长江以北第一个推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发区。融合后的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土地总面积402.87平方公里,全区家庭总户数136986户,户籍总人口43.9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83家,累计获批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省“瞪羚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2.39件。
融合发展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一手抓全方位融合,搭框架、建机制、稳人心、聚合力,推动原有体制机制的重构与再生,实现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与转型,全区上下自觉形成了“融合思维、全域视角”的主观认知,牢固确立了“特区思考、超越自我”的行动自觉,着力涵养了“叠加思辨、勇闯新路”的气质禀赋,两区融合“1+1=1”的化学反应正在逐渐生成,“1+1>2”的乘数效应正在不断释放。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3.39亿元,增长2.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0.41亿元,增长12.0%;完成工业开票销售2083.69亿元,增长14.0%;工业入库税金117.67亿元,同比增长22.4%。以全市7%的面积和10.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8.8%的GDP、28.4%的规上工业产值和39.9%的工业企业净入库税收。
2021年6月泰州医药高新区与高港区启动融合发展,实行“区政合一”的运行模式,目前区级职能机构融合已经到位,下设生物医药、化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5个功能园区,下辖5个乡镇、7个街道。这也是全省第四个、长江以北第一个推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发区。融合后的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土地总面积402.87平方公里,全区家庭总户数136986户,户籍总人口43.9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83家,累计获批省级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省“瞪羚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2.39件。
融合发展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一手抓全方位融合,搭框架、建机制、稳人心、聚合力,推动原有体制机制的重构与再生,实现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与转型,全区上下自觉形成了“融合思维、全域视角”的主观认知,牢固确立了“特区思考、超越自我”的行动自觉,着力涵养了“叠加思辨、勇闯新路”的气质禀赋,两区融合“1+1=1”的化学反应正在逐渐生成,“1+1>2”的乘数效应正在不断释放。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3.39亿元,增长2.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0.41亿元,增长12.0%;完成工业开票销售2083.69亿元,增长14.0%;工业入库税金117.67亿元,同比增长22.4%。以全市7%的面积和10.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8.8%的GDP、28.4%的规上工业产值和39.9%的工业企业净入库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