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355贴子:983,940
  • 7回复贴,共1

今天看了某个网友发的缅军卫星地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终于发现为啥缅军崩得为啥这么快,据点无人机一炸就丢。
缅军的据点,特别是小据点基本都选择山顶,几个小据点合成一个据点群。其基本思路就是开阔地形,发挥炮火优势,一旦被打,就固守待援,等缅军机动大部队过来围歼。缺点就很明显了,交通不方便,补给能力极差,连下山突围都难搞。这是典型的曾剃头 结硬寨打呆仗的路数。
但是这次同盟军有了无人机轰炸之后,山顶的炮兵阵地就是活靶子,而大炮被炸毁后,山顶阵地本身也没有意义了,且不快点跑,一旦被包围或者无人机持续轰炸只会白白死亡,连迟滞进攻的作用都没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3 20:36回复
    不但果敢地区的小据点如此,全国各地的小据点都是如此。缅军这一套应该是跟毛子学的。
    我军历史上吃火力不足的亏太多了,主要对手也是苏联和美国,所以很少选择这种容易吃炮火和轰炸的阵地模式。半山腰、山脚、平原交通要道才是构筑军营和防御工事的主要位置。
    俄国人打仗时一般炮火和人力都占便宜,空军一般。这种情况跟缅军的“剿匪作战”性质差不多。但是缅军的补给能力跟俄军比差太多了。
    这次吃够了无人机轰炸代差的大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3 20:45
    收起回复
      缅军之前有制空权和火力优势,所谓据点基本都没有要塞化。
      战争史上一个规律是,自从炮/曲射炮被发明后,城墙的高度越来越矮,甚至大威力武器都尽可能往地下躲。这就是要塞化。
      而缅军的据点几乎都没有要塞化,特别是自以为安全且交通极为不方便的山顶据点,基本上就是平地加铁皮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3 20:53
      回复
        由此可知,同盟军虽然有了无人机,对于打低防护目标,包括裸炮兵阵地,轻步兵等的能力暴增,但是真正攻打硬目标的能力并未显著增加。
        同盟军面对腊戌、木姐这种要塞化的据点,只能选择围点打援,尽可能把战斗发生在野地,以其更多杀伤人员等软目标。
        而缅军的飞机数量有限,陆军也没有完成摩托化。同盟军的防守应以交通要道防守为主要形式,将一些重装备要塞化,钢筋混凝土浇筑起来,在面对交通要道方向的山坳的半山腰来兴建堡垒,射界又开阔。在山顶以观察哨和监控设备为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3 21:14
        回复
          能几百块钱一吨的钢筋混凝土去抗的东西,没必要用血肉之躯。山洞挖得足够深,以缅军稀疏的炮火,根本打不死人。以机动部队和无人机杀伤缅军士兵,防御就简单了。
          基于以上判断,除非同盟军又在森林真捡到特殊重武器,基本上判断五六月之前,打不下腊戌。但同盟军选择围三阙一,做出攻打腊戌城的姿态,尽可能把缅军机动部队拖在腊戌城对其他战场也是有利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3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