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是能动的、不能分割的精神实体,是构成事物的基础和最后单位。
单子是独立的、封闭的(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然而,它们通过神彼此互相发生作用,并且其中每个单子都反映着、代表着整个的世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揭示出人类意识的本性、机能和发展过程。单子具有精神性、能动性,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连续性的原则,无机物、植物有“微知觉”,动物有“灵魂”,或较清楚的知觉,人有“统觉”或更清楚的知觉,把形体看作灵魂认识宇宙的中介;灵魂和形体不可分,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律而相互和谐。
单子论唯心主义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灵魂和形体等重要的认识论问题。[lbk]1[rbk]
5.7万播放 | 01:02

一分钟了解单子论
单子论
哲学术语
科普中国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陈锐

其他贡献者
单子论,是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能动的、不能分割的精神实体,是构成事物的基础和最后单位。
单子是独立的、封闭的(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然而,它们通过神彼此互相发生作用,并且其中每个单子都反映着、代表着整个的世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揭示出人类意识的本性、机能和发展过程。单子具有精神性、能动性,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连续性的原则,无机物、植物有“微知觉”,动物有“灵魂”,或较清楚的知觉,人有“统觉”或更清楚的知觉,把形体看作灵魂认识宇宙的中介;灵魂和形体不可分,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律而相互和谐。
单子论唯心主义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灵魂和形体等重要的认识论问题。[lbk]1[rbk]
#哲学#
中文名 单子论
外文名 monadism
特点 没有部分,是不可分的
提出者 莱布尼茨
国家 德国
相关视频
01:13 量子纠缠原理(七)单子论的基础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18世纪德国哲学著作。莱布尼茨著。1840年于柏林出版,中译本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太庆译。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生于莱比锡,父亲是莱比锡大学教授。15岁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法学,成绩优异。1667年,获得阿尔特道夫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但拒绝接受该校提供的教授职位。离开莱比锡到了纽伦堡,后又到了法兰克福,受荐到美因茨选帝侯宫庭,开始了政治和外交生涯。1672年,寓居巴黎长达4年,其间访问过伦敦,到过海牙,结识了阿尔诺、马勒伯朗士、惠更斯、波义尔、牛顿、斯宾诺莎等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这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676年,受聘担任汉诺威不伦瑞克公爵府参议和王家图书馆馆长,直至去世。1714年,应王公之约先后写了两篇提纲式概述自己哲学观点的文章,即《自然与神恩的原则》和《单子论》,两篇内容基本一致,后者较完备。主要著作还有《形而上学谈话》、《人类理智新论》、《神正论》。[lbk]1[rbk]
单子论简介
Monadologie 德国近代哲学家G.W.莱布尼兹的著作。《单子论》原文为法文,本无 标题。1720年克 勒曾发表 了本篇的德译文 ,1721年迪唐又据德译转译 为拉丁文,1840 年J.E. 爱尔特曼在莱布尼 兹手稿 中发现 原文,收入所编《 莱布尼兹哲学全集》中,并加上了标题。本文是莱布尼兹把自己在许多哲学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高度浓缩的作品。篇幅虽短而内容丰富。全文共 90节,大体可分为两部分:1~48节主要论述一切实体的本性,包括实体应是构成复合物的最后单位,本身没有部分,是单纯的东西,即精神性的单子;实体本身应具有内在的能动原则等等。49~90节主要论述实体间的关系,包括前定和谐及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学说等等。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有向宗教神学妥协的倾向,但也包含一些合理的辩证法因素,如万物自己运动的思想等。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作者的单子论。主张单子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单元,它既无广延又无部分,是真正不可分的单纯实体。由于没有部分,就不能由各个部分的组合和分离而自然地产生和消灭,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口,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在质上完全相同的单子,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单子与灵魂相类似,具有知觉与欲望,根据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而有高低等级之分,最低的是构成无机物的单子,最高级的单子则是上帝。单子之间虽然独立,但由之构成的事物却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和谐整体。这种和谐是上帝创造每一个单子时预先确定的,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历史#
莱师的单子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他所说的单子并不是为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精神,而是指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单子论体系包含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所继承,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
单子是独立的、封闭的(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然而,它们通过神彼此互相发生作用,并且其中每个单子都反映着、代表着整个的世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揭示出人类意识的本性、机能和发展过程。单子具有精神性、能动性,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连续性的原则,无机物、植物有“微知觉”,动物有“灵魂”,或较清楚的知觉,人有“统觉”或更清楚的知觉,把形体看作灵魂认识宇宙的中介;灵魂和形体不可分,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律而相互和谐。
单子论唯心主义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灵魂和形体等重要的认识论问题。[lbk]1[rbk]
5.7万播放 | 01:02

一分钟了解单子论
单子论
哲学术语
科普中国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陈锐

其他贡献者
单子论,是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能动的、不能分割的精神实体,是构成事物的基础和最后单位。
单子是独立的、封闭的(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然而,它们通过神彼此互相发生作用,并且其中每个单子都反映着、代表着整个的世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揭示出人类意识的本性、机能和发展过程。单子具有精神性、能动性,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连续性的原则,无机物、植物有“微知觉”,动物有“灵魂”,或较清楚的知觉,人有“统觉”或更清楚的知觉,把形体看作灵魂认识宇宙的中介;灵魂和形体不可分,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律而相互和谐。
单子论唯心主义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灵魂和形体等重要的认识论问题。[lbk]1[rbk]
#哲学#
中文名 单子论
外文名 monadism
特点 没有部分,是不可分的
提出者 莱布尼茨
国家 德国
相关视频
01:13 量子纠缠原理(七)单子论的基础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18世纪德国哲学著作。莱布尼茨著。1840年于柏林出版,中译本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太庆译。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生于莱比锡,父亲是莱比锡大学教授。15岁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法学,成绩优异。1667年,获得阿尔特道夫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但拒绝接受该校提供的教授职位。离开莱比锡到了纽伦堡,后又到了法兰克福,受荐到美因茨选帝侯宫庭,开始了政治和外交生涯。1672年,寓居巴黎长达4年,其间访问过伦敦,到过海牙,结识了阿尔诺、马勒伯朗士、惠更斯、波义尔、牛顿、斯宾诺莎等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这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676年,受聘担任汉诺威不伦瑞克公爵府参议和王家图书馆馆长,直至去世。1714年,应王公之约先后写了两篇提纲式概述自己哲学观点的文章,即《自然与神恩的原则》和《单子论》,两篇内容基本一致,后者较完备。主要著作还有《形而上学谈话》、《人类理智新论》、《神正论》。[lbk]1[rbk]
单子论简介
Monadologie 德国近代哲学家G.W.莱布尼兹的著作。《单子论》原文为法文,本无 标题。1720年克 勒曾发表 了本篇的德译文 ,1721年迪唐又据德译转译 为拉丁文,1840 年J.E. 爱尔特曼在莱布尼 兹手稿 中发现 原文,收入所编《 莱布尼兹哲学全集》中,并加上了标题。本文是莱布尼兹把自己在许多哲学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高度浓缩的作品。篇幅虽短而内容丰富。全文共 90节,大体可分为两部分:1~48节主要论述一切实体的本性,包括实体应是构成复合物的最后单位,本身没有部分,是单纯的东西,即精神性的单子;实体本身应具有内在的能动原则等等。49~90节主要论述实体间的关系,包括前定和谐及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学说等等。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有向宗教神学妥协的倾向,但也包含一些合理的辩证法因素,如万物自己运动的思想等。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作者的单子论。主张单子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单元,它既无广延又无部分,是真正不可分的单纯实体。由于没有部分,就不能由各个部分的组合和分离而自然地产生和消灭,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口,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在质上完全相同的单子,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单子与灵魂相类似,具有知觉与欲望,根据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而有高低等级之分,最低的是构成无机物的单子,最高级的单子则是上帝。单子之间虽然独立,但由之构成的事物却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和谐整体。这种和谐是上帝创造每一个单子时预先确定的,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历史#
莱师的单子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他所说的单子并不是为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精神,而是指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单子论体系包含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所继承,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