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十五灶村这座顶头府有巾帼英雄吴秀瑛的故事
沪海啸
2023-09-10
在东台市头灶镇十五灶村十二组,有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顶头府屋,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医郎中徐章德所建。当年被粟裕写诗赞美的抗日女英雄吴秀瑛曾经在这座顶头府中救治新四军伤员。
故事得从房屋的主人徐章德说起。
徐章德的儿子徐达仁抗日战争时期就弃医从军,投身到家乡的抗日事业中。听说儿子参加革命,徐章德非常的支持,家里的三座顶头府屋也就成了新四军的秘密交通站和红色诊所,海丰区委书记汪干及地下工作者、情报人员经常在此碰头开会,徐章德夫妇都是热情接待,做好保卫工作。
对于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也在这里得到徐章德的救治。当时有很多新四军重伤员住在这里,由于得到徐章德的救治,转危为安,重返抗日战场。
当时徐章德为了配制治疗枪伤的外用药,经常冒着杀头的危险,到东台城里药铺去购药回来调配。
由于战争的残酷,有时候家中伤病员太多,忙不过来时,徐章德只得把家住团北村也做郎中的弟弟徐章明和侄子徐显玉等人喊过来帮忙。
后来新四军医疗队也在徐章德家中抢救伤病员,那时新四军医院无固定院址,战争环境导致医务人员药品器械一担挑,一旦发生情况,立即转移。
在新四军医疗队里,让徐章德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吴秀瑛的年轻女医生。
吴秀瑛是从上海过来的,她待人和气,医术高超,工作认真负责,对伤员亲如家人。她每天为他们洗伤口换药,送饭喂汤,哪里有呻吟声,她就走向哪里。
吴秀瑛酷爱学习,她对徐章德的中医术很感兴趣,一有空闲,就向徐章德讨教,而徐章德也乐于向吴秀瑛传授中医术,徐章德老夫妇已把吴秀瑛视同自己的亲生闺女。
在共同救治新四军伤员过程中,吴秀瑛、金学敏等新四军医疗队的医生,与徐章德、徐章明、徐显玉等民医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具有相同的爱国情怀。
吴秀瑛在执行新四军伤员救治任务中,徐章德的大儿子、时任新四军游击队长的徐达仁,因工作原因要经常回家看看。徐达仁和吴秀瑛一见如故。徐达仁长吴秀瑛一岁,他(她)们以兄妹相称。对于吴秀瑛的医术高超、工作热情和负责精神,徐达仁很为折服。
1943年8月,日酋船行师团长调结七个县日伪军近万人,准备扫荡东台的唐洋、海丰一带,妄图歼灭二分区主力及首脑机关。徐章德屋前的四六路是敌伪军扫荡的必经之路。根据上级部署,在当地民兵组织的配合和帮助下,吴秀瑛、徐章德他们将几个重伤员转移分散至地处偏僻的东台河南龙王村(今十五灶村的一至十组)老百姓家中,或向芦苇荡疏散隐蔽,金学敏医生当时在一户农民家中顺利产子,吴秀瑛已安排一个大妈照应金学敏母子。
安顿好伤员和金学敏医生后,吴秀瑛自己还没来得及转移,几个日伪军就持枪冲过来,有伪军劝说吴秀瑛:“只要你把新四军的伤员交出来,我们马上放了你。”面对奸诈的伪军,吴秀瑛紧握双拳,毫无惧色,她怒骂道:“你们这些狗汉奸,是民族的败类,想从我这儿得到伤员,你们做梦去吧!”凶残的日寇见吴秀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端起明晃晃的刺刀,残忍地刺向了吴秀瑛。
宁死不屈的吴秀瑛就这样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牺牲时年仅19岁。
听到吴秀瑛牺牲的不幸消息后,徐章德夫妇嚎啕大哭,乡亲们也都个个悲痛万分,当年龙王村21岁的村长王鉴云含着泪水和几个村民一起买来棺木,选择了一块草荡高地收殓安葬吴秀瑛。每年清明节,徐章德老夫妇及乡亲们都要去祭奠这位抗日英烈。
据了解,从1943年8月吴秀瑛牺牲,一直到解放后十多年里,徐章德从未间断对吴秀瑛的纪念,解放后每年都要去吴秀瑛坟前纪念两次,一次是清明节,还有一次是腊月底。大多是亲自去,偶尔也委托儿子徐显才和女儿徐显珍代为前去。解放初期徐显才在家学医,有空,去得多一点。可见徐章德与吴秀瑛的战斗情谊和民族情感是多么的深厚!这个顶头府屋就是他(她)们曾经共同抡救新四军伤员的战场和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徐达仁进了城,想把两位老人带到城里安度晩年,但老人不肯。徐达仁只好将这座顶头府重新修缮了一遍。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三座顶头府茅草屋,现在只剩下了最大的一座,也就是当年作为新四军诊所、巾帼英雄吴秀瑛等在这里救治伤病员的一座,成为人们寻访新四军红色文化遗迹的所在地。
沪海啸
2023-09-10
在东台市头灶镇十五灶村十二组,有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顶头府屋,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医郎中徐章德所建。当年被粟裕写诗赞美的抗日女英雄吴秀瑛曾经在这座顶头府中救治新四军伤员。
故事得从房屋的主人徐章德说起。
徐章德的儿子徐达仁抗日战争时期就弃医从军,投身到家乡的抗日事业中。听说儿子参加革命,徐章德非常的支持,家里的三座顶头府屋也就成了新四军的秘密交通站和红色诊所,海丰区委书记汪干及地下工作者、情报人员经常在此碰头开会,徐章德夫妇都是热情接待,做好保卫工作。
对于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也在这里得到徐章德的救治。当时有很多新四军重伤员住在这里,由于得到徐章德的救治,转危为安,重返抗日战场。
当时徐章德为了配制治疗枪伤的外用药,经常冒着杀头的危险,到东台城里药铺去购药回来调配。
由于战争的残酷,有时候家中伤病员太多,忙不过来时,徐章德只得把家住团北村也做郎中的弟弟徐章明和侄子徐显玉等人喊过来帮忙。
后来新四军医疗队也在徐章德家中抢救伤病员,那时新四军医院无固定院址,战争环境导致医务人员药品器械一担挑,一旦发生情况,立即转移。
在新四军医疗队里,让徐章德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吴秀瑛的年轻女医生。
吴秀瑛是从上海过来的,她待人和气,医术高超,工作认真负责,对伤员亲如家人。她每天为他们洗伤口换药,送饭喂汤,哪里有呻吟声,她就走向哪里。
吴秀瑛酷爱学习,她对徐章德的中医术很感兴趣,一有空闲,就向徐章德讨教,而徐章德也乐于向吴秀瑛传授中医术,徐章德老夫妇已把吴秀瑛视同自己的亲生闺女。
在共同救治新四军伤员过程中,吴秀瑛、金学敏等新四军医疗队的医生,与徐章德、徐章明、徐显玉等民医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具有相同的爱国情怀。
吴秀瑛在执行新四军伤员救治任务中,徐章德的大儿子、时任新四军游击队长的徐达仁,因工作原因要经常回家看看。徐达仁和吴秀瑛一见如故。徐达仁长吴秀瑛一岁,他(她)们以兄妹相称。对于吴秀瑛的医术高超、工作热情和负责精神,徐达仁很为折服。
1943年8月,日酋船行师团长调结七个县日伪军近万人,准备扫荡东台的唐洋、海丰一带,妄图歼灭二分区主力及首脑机关。徐章德屋前的四六路是敌伪军扫荡的必经之路。根据上级部署,在当地民兵组织的配合和帮助下,吴秀瑛、徐章德他们将几个重伤员转移分散至地处偏僻的东台河南龙王村(今十五灶村的一至十组)老百姓家中,或向芦苇荡疏散隐蔽,金学敏医生当时在一户农民家中顺利产子,吴秀瑛已安排一个大妈照应金学敏母子。
安顿好伤员和金学敏医生后,吴秀瑛自己还没来得及转移,几个日伪军就持枪冲过来,有伪军劝说吴秀瑛:“只要你把新四军的伤员交出来,我们马上放了你。”面对奸诈的伪军,吴秀瑛紧握双拳,毫无惧色,她怒骂道:“你们这些狗汉奸,是民族的败类,想从我这儿得到伤员,你们做梦去吧!”凶残的日寇见吴秀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端起明晃晃的刺刀,残忍地刺向了吴秀瑛。
宁死不屈的吴秀瑛就这样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牺牲时年仅19岁。
听到吴秀瑛牺牲的不幸消息后,徐章德夫妇嚎啕大哭,乡亲们也都个个悲痛万分,当年龙王村21岁的村长王鉴云含着泪水和几个村民一起买来棺木,选择了一块草荡高地收殓安葬吴秀瑛。每年清明节,徐章德老夫妇及乡亲们都要去祭奠这位抗日英烈。
据了解,从1943年8月吴秀瑛牺牲,一直到解放后十多年里,徐章德从未间断对吴秀瑛的纪念,解放后每年都要去吴秀瑛坟前纪念两次,一次是清明节,还有一次是腊月底。大多是亲自去,偶尔也委托儿子徐显才和女儿徐显珍代为前去。解放初期徐显才在家学医,有空,去得多一点。可见徐章德与吴秀瑛的战斗情谊和民族情感是多么的深厚!这个顶头府屋就是他(她)们曾经共同抡救新四军伤员的战场和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徐达仁进了城,想把两位老人带到城里安度晩年,但老人不肯。徐达仁只好将这座顶头府重新修缮了一遍。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三座顶头府茅草屋,现在只剩下了最大的一座,也就是当年作为新四军诊所、巾帼英雄吴秀瑛等在这里救治伤病员的一座,成为人们寻访新四军红色文化遗迹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