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看到终章vol3中对第二古则论证时,突然冒出的猜想
奇普托斯真正的不安定要素恐怕就是这个贯穿目前为止全剧情的暗线——七之古则本身
早在剧情一开始,老师开启希迪姆的匣子时,输入的密码中就暗含有七之古则的存在
【吾等所盼,乃七声哀叹】
【吾等所忆,乃耶利哥的古法】
这里的七声哀叹,指的就是七之古则的“哀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终章中老尸开启匣子时,输入的密码是和这条世界线的老师相反的
这里是我在视频截的图,翻译的名字有一定差别,杰里科=耶利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七之古则和耶利哥的古法是一种对抗的关系
这里的“所忆”即铭记遵循之物,遵循七之古则,就会盼望耶利哥的哀叹(失败),遵循耶利哥的古法,就会盼望七之古则的哀叹(失败)
而从被毁灭的世界线中到来的老尸,希迪姆的匣子遵循的正是七之古则
改变了选择的这条世界线,希迪姆的匣子则遵循的是耶利哥的古法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耶利哥是谁以及这古法具体写着什么,不过从七之古则反推,大致可以推测,耶利哥的古法代表着秩序,而七之古则正相反,代表着无序与混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最终章对第二古则论述时,提到的第二古则为【透过无法理解的事物,我们能否能够理解】
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完成,因为“能够理解”后并没有宾语,因此,花子对这条古则的答案理解为
这个理解并没有问题,因为其逻辑能够自洽,这是个没有完成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其答案,没有答案的问题本身就是“无法理解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代入这个问题中“无法理解的问题本身”
即:透过没有答案的问题(这条古则),我们是否能够理解?
能够理解什么呢,能够理解的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即【理解是无意义的】→不要试图去理解
而在这条美好的世界线中,因为有老师的存在影响了学生们的人生轨迹,所以,后续爱丽丝的行为便对这条古则的诠释发起了反驳。
“不去理解是错误的,即便无法理解,难以理解,也要试着去理解无法理解的存在。”
而在琳的回忆中对问题的完善,则更是将古则本身表达的核心内容改写了
透过无法理解的他人,能否能够理解彼此
问题本身所传达的内容,变为了“去尝试理解他人”
这应该也是这条世界线中所盼望的“七之古则的哀叹”,通过诠释来瓦解七之古则的难题。
而在伊甸园条约篇中,则是对第五条古则进行过论证,即【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乐园是否存在】
因为到达乐园的人不会回归,所以我们永远无从得知其是否到达了乐园,但倘若到达乐园的人回归,那只能证明那所谓的乐园不是“真正的乐园”,因为乐园本身没有美好到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条古则真正的含义并不在于论证乐园是否存在,而是暗喻着【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心】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成为他人,如果成为了他人便不再是自己了,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实想法,倘若你认为你得知了某人的真实想法,那只不过证明那是你的妄想,因为你不是他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人。
这条古则真正的含义为【不要(无法)相信他人】
而在伊甸园条约篇中为数不多的明白人,老师(花子)对其的诠释则又是对七之古则的反抗:“只要你觉得你穿的不是泳装而是内衣,那就是内衣。”
即,你若相信乐园存在,那乐园便自会存在。重要的不是论证【乐园是否存在(无解的问题的答案)】,而是相信这一行为本身。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心,但我们可以做到去相信他人
通过践行这一点,茶会的三人得以解开心结,补课部的四人也互相信任得以渡过难关,许多矛盾才最终能够解决。
这又是击破了七之古则的诅咒,“七之古则的哀叹”
剧情能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老师与学生否定了七之古则,用新的诠释/问题/答案来取代七之古则。
正如第三章中老师所说的:“七之古则这种文字游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总结一下,目前我的猜想是。耶利哥的古法实现的世界,便是美好的世界线。
而七之古则被诠释的世界,则是毁灭的世界线,至少是悲剧的世界线。
奇普托斯真正的不安定要素恐怕就是这个贯穿目前为止全剧情的暗线——七之古则本身
早在剧情一开始,老师开启希迪姆的匣子时,输入的密码中就暗含有七之古则的存在
【吾等所盼,乃七声哀叹】
【吾等所忆,乃耶利哥的古法】
这里的七声哀叹,指的就是七之古则的“哀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终章中老尸开启匣子时,输入的密码是和这条世界线的老师相反的
这里是我在视频截的图,翻译的名字有一定差别,杰里科=耶利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七之古则和耶利哥的古法是一种对抗的关系
这里的“所忆”即铭记遵循之物,遵循七之古则,就会盼望耶利哥的哀叹(失败),遵循耶利哥的古法,就会盼望七之古则的哀叹(失败)
而从被毁灭的世界线中到来的老尸,希迪姆的匣子遵循的正是七之古则
改变了选择的这条世界线,希迪姆的匣子则遵循的是耶利哥的古法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耶利哥是谁以及这古法具体写着什么,不过从七之古则反推,大致可以推测,耶利哥的古法代表着秩序,而七之古则正相反,代表着无序与混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最终章对第二古则论述时,提到的第二古则为【透过无法理解的事物,我们能否能够理解】
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完成,因为“能够理解”后并没有宾语,因此,花子对这条古则的答案理解为
这个理解并没有问题,因为其逻辑能够自洽,这是个没有完成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其答案,没有答案的问题本身就是“无法理解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代入这个问题中“无法理解的问题本身”
即:透过没有答案的问题(这条古则),我们是否能够理解?
能够理解什么呢,能够理解的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即【理解是无意义的】→不要试图去理解
而在这条美好的世界线中,因为有老师的存在影响了学生们的人生轨迹,所以,后续爱丽丝的行为便对这条古则的诠释发起了反驳。
“不去理解是错误的,即便无法理解,难以理解,也要试着去理解无法理解的存在。”
而在琳的回忆中对问题的完善,则更是将古则本身表达的核心内容改写了
透过无法理解的他人,能否能够理解彼此
问题本身所传达的内容,变为了“去尝试理解他人”
这应该也是这条世界线中所盼望的“七之古则的哀叹”,通过诠释来瓦解七之古则的难题。
而在伊甸园条约篇中,则是对第五条古则进行过论证,即【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乐园是否存在】
因为到达乐园的人不会回归,所以我们永远无从得知其是否到达了乐园,但倘若到达乐园的人回归,那只能证明那所谓的乐园不是“真正的乐园”,因为乐园本身没有美好到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条古则真正的含义并不在于论证乐园是否存在,而是暗喻着【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心】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成为他人,如果成为了他人便不再是自己了,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实想法,倘若你认为你得知了某人的真实想法,那只不过证明那是你的妄想,因为你不是他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人。
这条古则真正的含义为【不要(无法)相信他人】
而在伊甸园条约篇中为数不多的明白人,老师(花子)对其的诠释则又是对七之古则的反抗:“只要你觉得你穿的不是泳装而是内衣,那就是内衣。”
即,你若相信乐园存在,那乐园便自会存在。重要的不是论证【乐园是否存在(无解的问题的答案)】,而是相信这一行为本身。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心,但我们可以做到去相信他人
通过践行这一点,茶会的三人得以解开心结,补课部的四人也互相信任得以渡过难关,许多矛盾才最终能够解决。
这又是击破了七之古则的诅咒,“七之古则的哀叹”
剧情能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老师与学生否定了七之古则,用新的诠释/问题/答案来取代七之古则。
正如第三章中老师所说的:“七之古则这种文字游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总结一下,目前我的猜想是。耶利哥的古法实现的世界,便是美好的世界线。
而七之古则被诠释的世界,则是毁灭的世界线,至少是悲剧的世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