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除甲醛误区
误区一:我采用的都是国家法规达标的材料,为什么还会出现甲醛超标?
达标材料不是不含有害物质,只是有害物质的含量在限量范围内,装修材料类别与数量很多,累加起来就会引起甲醛超标。此外,有害气体的散发与温度相关,夏天或冬天开空调都会增强有害气体甲醛的散发。
误区二:装修气味肯定有,通风几个月就好了。
新装修房屋尽量通风是应该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室内有害的污染气体气体往往会缓慢释放,一般情况下,甲醛释放期甚至长达3-15年,
误区三:在家中放置很多绿色植物来吸附有害气体,这样就无污染了。
绿色植物对某些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仅是物理吸附,吸收有害气体的量非常有限,对于装修后污染的清除作用不大。例如,吊兰和绿萝,一立方米内甲醛净化率不会超过1%。
误区四:没有刺激性气味,怎么会超标。
甲醛超标三倍以下时,一般是闻不到刺激性气味的,当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已经是超标的很严重了。尤其是夏天里温度高,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也升高,再加上把门窗密闭起来开空调,室内空气不与外界对流,有害物质会越积越多,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误区五:装修时采用环保材料,之后用芳香剂、柚子皮、茶叶等祛味足矣。
这种观点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芳香剂或有芳香气味的柚子皮只是用来掩盖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味,没有起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而茶叶只是有微弱的吸附作用,效果甚微。
误区六:装修公司检测时是合格的
装修公司只对装修工程部分负责,不会对屋内的整体软装进行检测。超标的根源,除了订做的墙体柜和橱柜外,购买的电视柜、衣柜、床垫和沙发,小孩玩具、塑胶垫、地毯、窗帘等都是污染源;有时墙体本身也会是可能的污染源。
三、除甲醛产品技术评述
(一)吸附剂产品
吸附剂产品的材质主要是木材、竹子与椰子壳等烧制而成的活性炭,它们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定期更换。吸附剂对物质的吸附不是无限的,有一定的容量,当达到饱和时不会再进行吸附,反而会缓慢释放,温度升高时会加快释放。并且,如果遇到湿度大的天气,会很快使吸附剂达到吸附饱和,失去除甲醛等污染物的功能。因此,所有的吸附剂产品不适宜作为除甲醛产品应用。推荐指数:一颗星。
(二)氧化剂产品
氧化剂产品的液态与固态二种类型,液体用得最多的是二氧化氯溶液,固态如: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等。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于纸浆与纤维的漂白,也用于特定物品的消毒与除异味。纯的二氧化氯没有毒性,但是它的水溶液会含有毒害的氯分子,并且分解过程中也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氯气,不建议使用室内车内喷涂除甲醛。
固体次氯酸钠与另一酸性物质制作成AB二个组份,产品使用时混合起来就会释放二氧化氯,但是同时也会释放氯气,因此也不建议使用。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可以氧化甲醛分子,它们被制成颗粒状形态的产品。但是使用过程中如果产品的微粒被吸入肺部,会是潜在的病灶,不再使用的废弃物存在环境危害。另外,这种颗粒状靠甲醛等污染气体自动扩散吸附,除去效率非常有限。推荐指数:不推荐。
(三)化合型甲醛清除剂
化合反应型除甲醛产品成分是与甲醛容易反应的物质,要求没有异味与危害,喷涂到板材表面,有效成分残留与渗入物体表面,与甲醛结合生成没有危害的物质,消除甲醛危害。推荐指数:五颗星。
(四)封闭型除甲醛产品
封闭型除甲醛产品的原理在板材表面形成一层膜,如果这一层膜是高分子物质,那就是涂料或油漆了,它们可以完全阻隔板材中的甲醛释放,除甲醛产品当然不是涂料或油漆,会是一些成本较低的大分子物质,也会有一定的阻隔甲醛释放的作用,由于不是立体的三维高分子膜,阻隔效率有限。推荐指数:三颗星。
(五)可见光光催化剂(光触媒)
纳米二氧化钛经过可见光催化活性修饰得到可见光光催化剂,商品名又称“光触媒”,是一种多功能治理室内车内空气污染产品,在室(车)内光作用下,不仅持久性除甲醛去异味,施工好的物体表面也具有杀菌灭病毒与光生负氧离子功能。
缺陷是无光照处效果有限(这些经常无光照的材料表面,建议使用专门的甲醛清除剂处理)。推荐指数:五颗星。
(六)光生负氧离子液
负氧离子本身除甲醛效率有限,但是光生负氧离子液的纳米粒子光照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除能转变成负氧离子外,也可以氧化还原除甲醛去异味、杀菌灭病毒。因此,负离子粉与挥发负离子的普通液体产品没有除甲醛效果,实际上也不能释放真实负氧离子。此处仅对“光生负氧离子液”产品进行推荐,推荐指数:五颗星。
误区一:我采用的都是国家法规达标的材料,为什么还会出现甲醛超标?
达标材料不是不含有害物质,只是有害物质的含量在限量范围内,装修材料类别与数量很多,累加起来就会引起甲醛超标。此外,有害气体的散发与温度相关,夏天或冬天开空调都会增强有害气体甲醛的散发。
误区二:装修气味肯定有,通风几个月就好了。
新装修房屋尽量通风是应该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室内有害的污染气体气体往往会缓慢释放,一般情况下,甲醛释放期甚至长达3-15年,
误区三:在家中放置很多绿色植物来吸附有害气体,这样就无污染了。
绿色植物对某些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仅是物理吸附,吸收有害气体的量非常有限,对于装修后污染的清除作用不大。例如,吊兰和绿萝,一立方米内甲醛净化率不会超过1%。
误区四:没有刺激性气味,怎么会超标。
甲醛超标三倍以下时,一般是闻不到刺激性气味的,当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已经是超标的很严重了。尤其是夏天里温度高,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也升高,再加上把门窗密闭起来开空调,室内空气不与外界对流,有害物质会越积越多,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误区五:装修时采用环保材料,之后用芳香剂、柚子皮、茶叶等祛味足矣。
这种观点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芳香剂或有芳香气味的柚子皮只是用来掩盖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味,没有起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而茶叶只是有微弱的吸附作用,效果甚微。
误区六:装修公司检测时是合格的
装修公司只对装修工程部分负责,不会对屋内的整体软装进行检测。超标的根源,除了订做的墙体柜和橱柜外,购买的电视柜、衣柜、床垫和沙发,小孩玩具、塑胶垫、地毯、窗帘等都是污染源;有时墙体本身也会是可能的污染源。
三、除甲醛产品技术评述
(一)吸附剂产品
吸附剂产品的材质主要是木材、竹子与椰子壳等烧制而成的活性炭,它们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定期更换。吸附剂对物质的吸附不是无限的,有一定的容量,当达到饱和时不会再进行吸附,反而会缓慢释放,温度升高时会加快释放。并且,如果遇到湿度大的天气,会很快使吸附剂达到吸附饱和,失去除甲醛等污染物的功能。因此,所有的吸附剂产品不适宜作为除甲醛产品应用。推荐指数:一颗星。
(二)氧化剂产品
氧化剂产品的液态与固态二种类型,液体用得最多的是二氧化氯溶液,固态如: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等。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于纸浆与纤维的漂白,也用于特定物品的消毒与除异味。纯的二氧化氯没有毒性,但是它的水溶液会含有毒害的氯分子,并且分解过程中也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氯气,不建议使用室内车内喷涂除甲醛。
固体次氯酸钠与另一酸性物质制作成AB二个组份,产品使用时混合起来就会释放二氧化氯,但是同时也会释放氯气,因此也不建议使用。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可以氧化甲醛分子,它们被制成颗粒状形态的产品。但是使用过程中如果产品的微粒被吸入肺部,会是潜在的病灶,不再使用的废弃物存在环境危害。另外,这种颗粒状靠甲醛等污染气体自动扩散吸附,除去效率非常有限。推荐指数:不推荐。
(三)化合型甲醛清除剂
化合反应型除甲醛产品成分是与甲醛容易反应的物质,要求没有异味与危害,喷涂到板材表面,有效成分残留与渗入物体表面,与甲醛结合生成没有危害的物质,消除甲醛危害。推荐指数:五颗星。
(四)封闭型除甲醛产品
封闭型除甲醛产品的原理在板材表面形成一层膜,如果这一层膜是高分子物质,那就是涂料或油漆了,它们可以完全阻隔板材中的甲醛释放,除甲醛产品当然不是涂料或油漆,会是一些成本较低的大分子物质,也会有一定的阻隔甲醛释放的作用,由于不是立体的三维高分子膜,阻隔效率有限。推荐指数:三颗星。
(五)可见光光催化剂(光触媒)
纳米二氧化钛经过可见光催化活性修饰得到可见光光催化剂,商品名又称“光触媒”,是一种多功能治理室内车内空气污染产品,在室(车)内光作用下,不仅持久性除甲醛去异味,施工好的物体表面也具有杀菌灭病毒与光生负氧离子功能。
缺陷是无光照处效果有限(这些经常无光照的材料表面,建议使用专门的甲醛清除剂处理)。推荐指数:五颗星。
(六)光生负氧离子液
负氧离子本身除甲醛效率有限,但是光生负氧离子液的纳米粒子光照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除能转变成负氧离子外,也可以氧化还原除甲醛去异味、杀菌灭病毒。因此,负离子粉与挥发负离子的普通液体产品没有除甲醛效果,实际上也不能释放真实负氧离子。此处仅对“光生负氧离子液”产品进行推荐,推荐指数: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