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锐龙5000时代只推出了一款锐龙7 5800X3D用了3D V-Cache技术,而到了锐龙7000时代虽然推出了三颗,但都只有一个CCD配备了3D V-Cache,实际上AMD是有配备双3D V-Cache CCD的12核和16核样品的,只不过他们觉得这在消费级市场没啥意义。
Gamers Nexus拜访了AMD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测试和工程园区实验室,与来自AMD的Amit Mehra和Bill Alverson进行深度交谈,其实谈论了不少Zen架构背后的故事。
AMD的3D V-Cache技术会出现在桌面上其实是出于一次意外,原本该技术是仅面向服务器设计的,最初只打算推出采用3D V-Cache的EPYC服务器处理器,而在某次制造3D V-Cache的EPYC原型的时候多出了7个带3D V-Cache的CCD,这不够用来制造一个EPYC处理器,所以他们拿了这7个CCD来研究它们在消费级桌面市场的用途。
他们拿这些CCD打造了8核、12核和16核的样品,最终AMD发现3D V-Cache可以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游戏性能,并由此诞生了锐龙7 5800X3D。
AMD向他们展示了16核与12核的Zen 3 X3D处理器样品,在两个CCD上都有3D V-Cache,拥有192MB L3缓存,但并没有透露AMD没有推出这些处理器的原因,不过他们说了在两个CCD上都配备3D V-Cache的缺点,因为两个CCD之间通信要使用IF总线,而这会让内核延迟暴增,这会抵消3D V-Cache所带来的低内核延迟优势。
所以AMD当时并没有考虑推出8核以上的锐龙X3D处理器,但相关研究后续肯定有延续,最新的成果就是今年推出了锐龙9 7950X3D和锐龙9 7900X3D。
Gamers Nexus拜访了AMD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测试和工程园区实验室,与来自AMD的Amit Mehra和Bill Alverson进行深度交谈,其实谈论了不少Zen架构背后的故事。
AMD的3D V-Cache技术会出现在桌面上其实是出于一次意外,原本该技术是仅面向服务器设计的,最初只打算推出采用3D V-Cache的EPYC服务器处理器,而在某次制造3D V-Cache的EPYC原型的时候多出了7个带3D V-Cache的CCD,这不够用来制造一个EPYC处理器,所以他们拿了这7个CCD来研究它们在消费级桌面市场的用途。
他们拿这些CCD打造了8核、12核和16核的样品,最终AMD发现3D V-Cache可以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游戏性能,并由此诞生了锐龙7 5800X3D。
AMD向他们展示了16核与12核的Zen 3 X3D处理器样品,在两个CCD上都有3D V-Cache,拥有192MB L3缓存,但并没有透露AMD没有推出这些处理器的原因,不过他们说了在两个CCD上都配备3D V-Cache的缺点,因为两个CCD之间通信要使用IF总线,而这会让内核延迟暴增,这会抵消3D V-Cache所带来的低内核延迟优势。
所以AMD当时并没有考虑推出8核以上的锐龙X3D处理器,但相关研究后续肯定有延续,最新的成果就是今年推出了锐龙9 7950X3D和锐龙9 7900X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