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吧 关注:567,066贴子:32,633,497

钢针对模块损伤的游戏内小实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雷里钢针对坦克的毁伤包括钢针对模块直接产生的毁伤和钢针产生的破片的毁伤。我们在实战中,钢针对弹药架直接产生的毁伤是后效体验的重要部分(锅盖头,就是你
我们通过拆包能知道钢针产生的碎片只与钢针的剩余穿深有关,那么钢针对模块的直接伤害又与什么有关呢?
我们在游戏的防护分析里做一个小实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实验使用勒克莱尔的智商检测条,后面是油箱和弹药架,油箱能吸收所有的破片防止干扰实验结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30 09:31回复
    先用勒克莱尔自己的钢针试试,结果是打黑了弹药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30 09:35
    回复
      换kew再试试,?结果弹药架没有变黑,而是橙色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6-30 09:37
      收起回复
        继续实验,换m829a2,依旧是橙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6-30 09:40
        回复
          那么换成豹2a6的dm53,这回黑了。但是换成豹2a5的dm53,又红了。那么是不是和剩余穿深有关呢?继续往下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6-30 09:45
          回复
            控制dm53着速,现在穿深只有609了,弹药架红。至少说明毁伤和剩余穿深有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6-30 09:50
            回复
              那么剩余穿深一样的炮弹,毁伤会一样吗?
              我们这回用勒克莱尔的针和3bm60比较一下。
              同样是565,同样的剩余穿深,of120f1的后效明显比3bm60要强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6-30 09:55
              收起回复
                我们同样用m829a2和dm53对比,dm53的临界剩余穿深是71,而m829a2就算剩81也还是打不黑,所以测不出来。
                图就不放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6-30 10:05
                回复
                  继续测ofl120的临界剩余穿深,我得出来是10mm,cl3143也是10mm。其他针根本打不黑,所以没法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30 10:10
                  回复
                    🫥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6-30 10:14
                    回复
                      测得后效,ofl120f1=cl3143(套皮)>dm53>其他针。这里排除了剩余穿深的影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6-30 10:14
                      回复
                        以前一直以为钢针后效和弹头质量有关 最重弹头好像应该是豹2A6的DM53? 5千克 毛子车大部分都是4.84千克弹头 中系弹头莫名被锉刀到4.3千克左右 美系M829A1和A2都是4千克多一点 但是实战效果下来似乎每次都是DM53穿透装甲后剩余后效最差 毛子和中系的炮弹打中目标后如果剩余穿深足够 例如从后方击中发动机后穿透车身 后效似乎是一个伞状 毁伤效果良好 打薄皮车或者裸奔车经常无伤 美系则是打中了炮闩等部分还能带出来一部分后效杀伤成员 总之很迷 但看纸面数据总觉得DM53最强 但实战经常魔法


                        IP属地:河南14楼2022-06-30 10:20
                        收起回复
                          等我找到更合适的靶子,也许能继续测其他的钢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6-30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