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吧 关注:4,084贴子:1,194,525

谈谈孙权都京,兼论不存在的车骑留府长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赠度娘,占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09 18:37回复
    1.重要的是事情写在前面,孙权作为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按规定,他的治所在会稽山阴,再者孙权依旧是臣子,没有定都的权利,但是他并没有之郡而是屯吴,所以从这时开始,孙权的“屯吴”、“都京”、“都鄂”、“治秣陵”,都是指设置临时大本营的意思,吴县就是他最初的临时大本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其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都京之前。
    《胡综传》:“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
    本文的主题还要从这句话开始,孙权任车骑将军,随即征辟官属,召回了鄂长胡综任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但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都京”。


    IP属地:广东2楼2022-05-09 21:50
    回复
      《郭图传》:“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
      《张纮传》:“纮建计宜出都秣陵。”
      《吴主传》:“秋九月,权迁都建业。”
      《江表传》:“初,权移都建业,大会将相文武。”
      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都即是定都的意思,但孙权称帝以前的都则是与治同。
      《建康实录》:“权始自吴迁于京口镇之”。
      《元和志》:“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徙治丹徒,号曰京城”
      由此可知,孙权最早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军的时候就已经亲自镇守京城,但此时可能并未定为大本营,直到建安十四年任车骑将军后才都京,正式确定了大本营的所在,待到建安十六年以后才徙治秣陵,并在做石头城,在京呆了数年,是仪、徐详、胡综此时俱典军国密事,表明了京城已经是孙权的治所,政令皆由此发出,更有“(周)瑜乃诣京见权”、“刘备诣京见权”,称之为都京合情合理。


      IP属地:广东3楼2022-05-09 21:50
      回复
        3.这里就要谈到“车骑将军刘府长史”这个问题了,某位“朋友”(原谅我自作多情)认为,孙权都京并不是都京,此时依旧是驻军在外,所以当有两个长史,一个随军长史,一个留府长史。
        这个颇有些伤脑筋,两个长史存不存在一说,都京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孙权是自吴镇京,原本的班子自然就移动至京。孙权拥军在柴桑距离较远还有可能另设一位长史,此时在京,与吴县同郡,可能还同属吴地,如果又设置一位留府长史,那可就混乱了。双长史有典型的例子,武侯远在汉中,随时准备北伐,自然需要一位留府长史在成都,两个长史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线距离治所太远。
        所以双长史这种说法,从逻辑上已经讲不通,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基本可以认为不存在。


        IP属地:广东4楼2022-05-09 21:52
        回复
          4.而反对都京的理由呢,则是“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令还吴迎家,道病卒。”,其认为张纮家属还在吴,所以都京恐有误。
          我认为这个有两种可能。一则是孙权出征归来决定都秣陵,随即使张纮还吴迎接家属,这里的吴未必是吴县,而可能是吴郡或者吴地,毕竟秣陵在丹杨郡,已经越郡了,而迎家也未必是张纮的家属,比方说江表传就有“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
          江表传曰:“策时年少,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诣军。刘繇既走,策入曲阿劳赐将士,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发恩布令,告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勿强也。”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


          IP属地:广东5楼2022-05-09 21:52
          回复
            5.二则是据江表传所言,“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孙权并没有听从,而是都京。
            江表传曰:纮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前者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大,孙权征辟府属,张昭为军师,全柔为长史,吾桀为主簿,诸葛瑾、顾雍、滕耽为左中右司马,步骘张敦为左右曹椽,是仪三人典军国事,可谓是各有所任,而张纮却没有言明有所升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事情就是孙权征合肥归来以后就停驻京城,行车骑将军之后决意都京,派遣了张纮还吴迎家,但很快张纮路途去世,于是改以全柔为长史。但就从最终结果来看,张纮本传专美传主也没有问题的,孙权最终还是在刘备的劝说下确实下都秣陵,先主传不需要说明此事,刘备的参与则是被隐去了。


            IP属地:广东6楼2022-05-09 21:52
            回复
              献帝春秋云: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去此数百里,即有警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权曰:“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备曰:“芜湖近濡须,亦佳也。”权曰:“吾欲图徐州,宜近下也。”
              献帝春秋的这段话可以说很有问题,孙权镇京,又怎么可能没有屯京呢?欲图徐州明明是京更近,这里孙权的回答也不太合理。我觉得裴松之的观点很有道理。“臣松之以为秣陵之与芜湖,道里所校无几,于北侵利便,亦有何异?而云欲窥徐州,贪秣陵近下,非其理也。诸书皆云刘备劝都秣陵,而此独云权自欲都之,又为虚错。“
              总结起来就是,孙权屯吴如果算是将大本营设在吴,那么屯京自然也是设置大本营在京,而且胡综传更有“都京”的记载,更有数年之久。


              IP属地:广东7楼2022-05-09 21:53
              收起回复
                7.本文乃是意气之作,很多内容也不是很完善,但有一点我是比较坚持的,史料明文所载的内容没有其它明确的史料可以证伪、又在逻辑与情理上讲得通的,都应该是值得采信的,适当的逻辑推理也有利于史料的解读,先有立场后有观点的研究我认为有悖于学史的初衷,是不可取的


                IP属地:广东8楼2022-05-09 21:53
                回复


                  IP属地:广东9楼2022-05-09 22: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5-09 22:04
                    回复


                      IP属地:广东11楼2022-05-09 22:04
                      回复


                        IP属地:广东12楼2022-05-09 22:04
                        回复


                          IP属地:广东13楼2022-05-09 22:05
                          回复


                            IP属地:广东14楼2022-05-09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