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工控新材料投资(茂名)有限公司和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茂名签署茂名丙烯腈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双方将在茂名共同投资建设丙烯腈产业链项目,为广东的绿色石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下是公告主要内容:为推进公司茂名丙烯腈项目的顺利落地,发挥合作双方优势,加快促进公司转型成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合成材料制造商,经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工控新材料投资(茂名)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茂名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专门负责建设茂名丙烯腈产业链项目。一、合作投资主要内容1、项目概况:茂名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建设期约 2 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投资建设一套 26 万吨/年的丙烯腈装置、一套 60 万吨/年的 ABS 装置及配套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预计总投资约 65 亿元。2、项目资金来源:除项目公司的资本金外,项目建设与运营所需其它资金由项目公司通过银行融资解决。项目公司以其享有所有权的项目设施与土地、在收益权及其他权益上设置抵押或质押等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不足的部分由项目公司股东按认缴出资比例为项目融资提供担保。3、项目建设:双方协商约定,项目应于 2022 年 6 月 30 日前动工,力争于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建成投产。4、项目公司运作:项目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 5 名,由双方推荐股东会选举产生。项目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 1 名,总经理 1 名,财务负责人 1 名。项目公司设监事会,由 3 名监事组成。5、双方后续合作计划:后期双方将依托工控新材料控股股东广州工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适时启动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纤维-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产业链的合作;同时,双方积极推进成立汽车材料轻量化研究院,推动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孵化。二、此次合作战略意义本次合作投资旨在发挥合作双方优势,推动公司茂名丙烯腈项目的顺利落地,是布局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纤维-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步骤,是公司转型成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合成材料制造商的标志性项目,为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茂名产业升级转型。三、项目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茂名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实际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2、注册资本:贰拾亿元人民币;3、出资方式:以现金方式认缴,资本金依据项目建设进度分步注入。具体情况如下:
4、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地址:茂名市滨海新区博贺湾大道保利海湾城中宇花园 6 号 502 房之三;6、主要经营范围:专门负责建设茂名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四、交易对手基本信息项目公司由东华能源及工控新材料共同投资设立。工控新材料主要从事投资活动和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基本信息如下:
广州工控携手东华能源推动广东绿色化工转型升级
2022年1月24日下午,市人民政府、东华能源公司、广州工控集团在市民中心召开三方座谈会,共同探讨丙烯腈项目合作及下游产业发展事宜,携手推动茂名传统石化产业向绿色化工转型升级。
广化交易所属集团广州工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千定致辞表示,

新兴材料作为广州工控“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业务之一,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是广州工控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和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核心路径。
我们将持续全力引入更高端、代表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化工产线产品,为广东的绿色石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强有力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就“湾+带”联动发展的地企合作样板。
该项目位于茂名市滨海新区吉达港区,总投资40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约450万吨丙烯、350~400万吨聚丙烯、100万吨乙烯、50万吨聚乙烯、10万吨丁二烯和20万吨氢气,成为世界级聚丙烯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对茂名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提高广东省石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计划2022年6月30日交付,下半年能够投产。
一期规划方案总投资约166亿元,建设2套100万吨/年PDH装置,4套50万吨/年PP装置,2个50000GT(含3个5000GT)泊位的码头及配套库区、公辅设施等,其中,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包括聚丙烯产业链、环氧丙烷-聚醚-聚氨酯产业链、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及环氧树脂产业链。
副产约10万吨/年氢气实现氢能利用,氢能利用主要规划三种路径,分别为燃料电池、分布式氢能和外送氢能。
该项目二期规划方案总投资150亿元,建设2套10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3套聚丙烯(PP)装置及仓储罐区(二期),并延伸产业链。
可新增600个就业岗位,每年新增175亿元营业收入和17亿元税收,年净利润24亿元。
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包括丙烯腈产业链、丙烯酸产业链、聚丙烯产业链。副产的10万吨/年氢气则用于氢能利用产业。
该项目三期规划建设100万吨/年低碳烃裂解制乙烯。
下游配套建设40万吨/年三元共聚装置,乙烯除用于三元共聚装置外,主要用于乙烯下游建设。
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分别为EO/EG产业链、醋酸乙烯产业链及α-烯烃产业链。
东华能源经过20多年努力,已经成功地从全球最大的LPG贸易商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丙烷脱氢制造商,公司聚合国内外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以产业、研发、金融创新为动力,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生物基材料、3D 打印、金属(催化)聚合、纳米复合及可降解等各类特性材料,打造自主可控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托中东油田伴生气和北美页岩气的优质烷烃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的生产商。东华能源总部位于古都南京,下属有三大产业基地 宁波基地/张家港基地/茂名基地,专注于生产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
来源:广州工控、东华能源公告等*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公众号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




广州工控携手东华能源推动广东绿色化工转型升级
2022年1月24日下午,市人民政府、东华能源公司、广州工控集团在市民中心召开三方座谈会,共同探讨丙烯腈项目合作及下游产业发展事宜,携手推动茂名传统石化产业向绿色化工转型升级。

广化交易所属集团广州工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千定致辞表示,

新兴材料作为广州工控“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业务之一,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是广州工控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和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核心路径。
我们将持续全力引入更高端、代表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化工产线产品,为广东的绿色石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强有力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就“湾+带”联动发展的地企合作样板。

一期规划方案总投资约166亿元,建设2套100万吨/年PDH装置,4套50万吨/年PP装置,2个50000GT(含3个5000GT)泊位的码头及配套库区、公辅设施等,其中,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包括聚丙烯产业链、环氧丙烷-聚醚-聚氨酯产业链、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及环氧树脂产业链。
副产约10万吨/年氢气实现氢能利用,氢能利用主要规划三种路径,分别为燃料电池、分布式氢能和外送氢能。
该项目二期规划方案总投资150亿元,建设2套10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3套聚丙烯(PP)装置及仓储罐区(二期),并延伸产业链。
可新增600个就业岗位,每年新增175亿元营业收入和17亿元税收,年净利润24亿元。
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包括丙烯腈产业链、丙烯酸产业链、聚丙烯产业链。副产的10万吨/年氢气则用于氢能利用产业。
该项目三期规划建设100万吨/年低碳烃裂解制乙烯。
下游配套建设40万吨/年三元共聚装置,乙烯除用于三元共聚装置外,主要用于乙烯下游建设。
下游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分别为EO/EG产业链、醋酸乙烯产业链及α-烯烃产业链。
东华能源经过20多年努力,已经成功地从全球最大的LPG贸易商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丙烷脱氢制造商,公司聚合国内外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以产业、研发、金融创新为动力,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生物基材料、3D 打印、金属(催化)聚合、纳米复合及可降解等各类特性材料,打造自主可控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托中东油田伴生气和北美页岩气的优质烷烃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的生产商。东华能源总部位于古都南京,下属有三大产业基地 宁波基地/张家港基地/茂名基地,专注于生产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
来源:广州工控、东华能源公告等*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公众号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