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同一月吧 关注:18贴子:461

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都带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08 10:12回复
    欢迎进入奇幻的魔法世界《乌拉之书》


    2楼2021-12-08 10:14
    回复
      乌努金金民俗学研究学者,民间文学方向,著有民俗文化书籍《乌拉之书》。
      很明显,这里有很多谣言。


      3楼2021-12-08 10:20
      回复
        【满族儿歌】 金哥哥,阿骨打/几匹骡子,几匹马/骑红马,挎腰刀/腰刀快,切荠菜/荠菜老,穿红袄/红袄红,系白绫/白绫白,大队人马发过来。
        擂金鼓,架金桥/问问大老爷饶不饶?/一呀二呀,打三棍呀/花棍五哇,剪子股哇/担担六,银锭七/花花打打两丈一/两什么两?二马掌/二什么二?双夹棍/双什么双?金哥哥骑马过了大江。
        【满族儿歌】 小麻妮儿,上树枝儿/手又巧,脚又巧/两把剪子,一齐铰/左手铰了枝牡丹花儿/右 手铰了棵灵芝草/灵芝草上一对鹅/呱──呱──过了河/河那边,是你家/河这边,是我 家/三碗芝麻两碗油/三个大姐来梳头/大姐梳了个盘龙髻/二姐梳了个盖花楼/就是三姐 不会梳/梳了个狮子滚绣球/滚到天上是日头/滚到地上是石头/滚到炕上是枕头/卟啦卟 啦变成你这个大丫头!
        *满族称小女孩一般叫“妞儿”,“妮儿”是汉族人的称呼,由此看出称谓上的满汉融合。对自己的孩子叫小麻妮儿,看来似贬义词,实为一种爱称。儿歌中所说的“盘龙髻”,是满族中老年妇女的一种发式,“盖花楼”是指满族的“两把儿头”。“狮子滚绣球”是对梳得乱糟糟的头发赋予一种美称,也含有讽刺意味。唱这首儿歌时,大人往往拉住孩子的手,最后要把孩子逗笑。


        4楼2021-12-08 10:22
        回复
          【满族民间故事:皇上捶靰鞡草】
          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靰鞡草怎么也是宝贝呢?因为它受过“皇封”。
          清朝,宁古塔是东三省的封禁区,皇上每年在封冻后,就到封禁区打围。
          这年,皇上又带着贝勒大臣和八旗兵,到宁古塔的吉林乌喇山里打围。有一天,打到天晚,打了些獐狍野鹿,皇上挺高兴。领着人马正往回走,噌!眼前窜出一只小白兔,皇上一箭射去,没射着,又连连射了几箭也没射着。小白兔在前面跑,皇上带着人马在后面追,追到一座山神庙前,小白兔不见了。这时候天也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些人只好在山神庙里住下。
          这山神庙只有一层正殿,皇上和大臣们睡在正殿里,当兵的在院里拢上几堆火,在草甸子里割些靰鞡草,铺在地上打小宿。半夜,皇上冻醒了。他脚上穿一双毡“踏踏玛”,因为白天打猎出脚汗,到这时脚冻得象猫咬似的,但是皇上还抹不开吵吵冻脚,就在大殿里来回跺跶脚,正跺脚呢,就听院里“砰!砰!”有人捶东西。他偷偷溜到院里一看,满院子都是当兵的睡在靰鞡草上,睡的都挺香。他想:怪!我穿毡靴子还冻脚呢,这些当兵的就穿一双牛皮靰鞡,怎么不冻脚呢?他又顺着“砰!砰!”的声音走过去,走到墙角一看,喂马的戈什哈正坐在地上捶靰鞡草呢。捶完揉巴揉巴续进靰鞡里就穿上,又睡下了。皇上明白了:啊!这靰鞡草是宝贝呀!他偷着在当兵身底下拽出两把草也捶上了,捶完穿上,也觉得暖烘烘的。第二天天亮,皇上问贝勒大臣:“关东山几宗宝?”大臣说:“人参、貂皮、鹿茸角。”皇上说:“不对,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5楼2021-12-08 10:23
          回复
            【赫哲族伊玛堪】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据现有资料,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
              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各有区别,常见的曲调有【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和【下江打渔调】等。
              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
            (【赫尼那调】《乌苏里船歌》,啊郎赫赫赫尼那来,赫赫赫尼那,给根。)


            6楼2021-12-08 10:28
            回复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1]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


              7楼2021-12-09 10:01
              回复
                、、
                历史沿革: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此后,清朝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布特哈的达斡尔人编为都博浅、莫日登、讷莫尔3个扎兰(清朝八旗军事单位,连或队之义),将鄂温克族编为5个阿巴(猎区),隶属于齐齐哈尔总管衙门管辖。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对该民族统治的加强而南迁至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地区及西北边境城镇,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及新疆塔城。


                8楼2021-12-09 10:02
                回复
                  1643年,沙俄瓦西里·波雅科夫等哥萨克人,第一次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最先闯入中国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坚决回击,迫使哥萨克匪徒狼狈逃窜。
                  1651年,哈巴罗夫又率领沙俄军再次入侵黑龙江。当到达桂古达尔达斡尔族联防城时,威胁居民向沙皇缴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首领桂古达尔义回答:“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要我们交贡,除非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达斡尔族人抵抗了沙俄军的进攻,661人英勇牺牲。
                  1684年,达斡尔族参加了反抗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役。
                  1732年,清政府在达斡尔族3个扎兰和鄂温克族5个阿巴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布特哈八旗。其中,达斡尔人聚居的都博浅扎兰被编为镶黄旗,莫日登扎兰被编为正黄旗,讷莫尔扎兰被编为正白旗。在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等城驻防八旗官兵中,均有一定数量的达斡尔人。在齐齐哈尔、墨尔根、瑷珲三座军事重镇的官兵中,“达呼里居数之半”。


                  9楼2021-12-09 10:02
                  回复
                    宗教信仰
                    萨满教
                    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主要信奉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达斡尔人虽然受到过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并且也有人供奉过汉地的关帝神、娘娘神等神灵,但是外来的宗教和神祗均不足以破坏萨满教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没有动摇传统的萨满教在达斡尔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
                    在达斡尔语中,主持宗教活动的巫师通常被称作“雅达干”。由于汉语音译的不同,“雅达干”一词又出现了“亚德干”、“亦都罕”、“耶德根”等种种不同的写法。信教的人们相信,雅德干是神的代言人和人的保护者,他们具有特殊品格和神奇本领,能够通神,为族众求神驱鬼、占卜祭祀及消灾祈福。雅达干没有特殊地位,不脱离生产,平时参加生产劳动,有事则替人跳神治病,主持宗教礼仪和祭祀活动,雅达干没有寺院庙宇之类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组织,始终保持着自然宗教原始古朴的特征。
                    达斡尔族的萨满教,尚保留着原始氏族社会的鲜明烙印。在达斡尔人中,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萨满,叫“斡卓尔雅达干”。这类巫师领有氏族祖先神,有法衣和神鼓等宗教用具。当疾病、家宅不安宁、孕妇难产、人死后没有留下遗言等事发生时,萨满便负责“转达”神灵的帮助。“斡卓尔巴尔肯”是达斡尔族以氏族等血缘团体为单位供奉的祖神,以布剪成人形为偶像,供于西窗之下,平时不摆设供品。逢年过节之时,都要烧香上供,腊月三十晚上用猪肉或狍子肉、荞麦米粥和酒献祭。
                    达斡尔人供奉的神灵,种类和数量很多,有与农业相关联的“嘎吉日巴尔肯”(土地神)、“巴那吉音”(土地神),有与畜牧业息息相关的“吉雅其巴尔肯”(富畜神),也有与渔猎经济密切相关的“毕日给巴尔肯”(河神)、“白那查”(山神)和“巴特何巴尔肯”(猎神)。这些神灵的存在,说明萨满教具有多神教的特点,反映出达斡尔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偶像崇拜等传统信仰。


                    11楼2021-12-09 10:04
                    回复
                      服饰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人们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更换不同种类的衣服。在漫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
                      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
                      达斡尔族狍腿皮靴子【简介】: 达斡尔族传统皮靴“奇卡米”。用犴皮和冬季猎获的狍皮制作。狍皮要经过室内阴干、反复搓揉熟制。把毛色美丽的前腿皮毛朝外后,按毛纹、色泽搭配好,然后用兽筋线缝合拼接成靴面靴靿,再用熟软的犴皮制作靴底。在靴靿上缝两条皮带子系紧,以便保暖,雪也不易入内。此靴轻巧、暖和、防滑,在雪地上行走不出声音,适用于寒冷冬季和狩猎时穿用。

                      达斡尔族团花绿缎女夹袍【简介】:达斡尔族传统女服。绿色暗团花缎面长袍,小立领大襟右衽。布里。一般在春末、夏、秋初季穿着。妇女一般不系腰带,爱佩戴缎料绣花荷包和手帕,穿绣花鞋。达斡尔族曾长期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清代以前,以皮质袍服为主。清代中期以后,棉、绸缎等纺织品输入渐多。


                      12楼2021-12-09 10:08
                      回复
                        文学传说
                        达斡尔族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祝赞词、民歌和民间舞蹈歌词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其内容丰富,全面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其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再现。
                        民间故事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数量最丰富的一种体裁。有人物故事,例如《阿波卡提莫日根》、《德布库的传说》;有动物故事,例如《套嘎沁脱险》;有生活故事,例如《阿拉塔尼莫日根》,有萨满故事,例如《尼桑萨满的传说》、《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有“莽盖”故事,例如《去杀莽盖》、《天神战胜莽盖》。“莽盖”在中国北方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经常以反面典型的面目出现,是一个半人半兽、肢体庞大、形象怪异的害人巨魔,也是自然力和社会恶势力的代表。与“莽盖”进行斗争的故事,寄托了达斡尔族人民征服自然、战胜恶势力的愿望。
                        神话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产生最早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有些神话反映了达斡尔人对自然的探索以及对天体的认识。古代的达斡尔人认为天体是圆的,由大地上的仙鹤用一只脚支撑着。当每隔三年仙鹤换一次脚时,大地便会发生地震。《天为什么下雨和降雪》中讲:人类食用的油和面是由天神“腾格日”赐给的,由于人们对食物不珍惜,天神便不再供给人类油和面,只给下雨和降雪,反映了古代达斡尔人的天体崇拜观念和萨满教信仰。有些神话讲述人类的起源,如天神下凡、捏泥土造人的经过,其情节与汉族的女娲抟土造人神话颇为相似;有的神话讲述了仙女与猎人成亲并繁衍后代的瑰丽幻想,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神话讲述了人与动物结合并生儿育女的神奇故事,充满图腾主义。
                        民间传说是达斡尔族文学作品中较为丰富的种类之一,有关于民族、部落和氏族源流、历史人物和事件、乡土风俗和文物古迹的来历等多方面的民间传说。《萨吉哈勒迪汗的传说》是一则历史传说,讲述了达斡尔先民之部长萨吉哈勒迪汗兵败后率众北迁的历史过程,这与辽朝灭亡以后一部分契丹人北迁的史实相吻合。这类历史传说为后人了解早期达斡尔人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情况提供了钥匙。《吃鹿胎的传说》和《獾子油的传说》分别讲述了达斡尔族猎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鹿胎和獾子油药用价值的经过。
                        达斡尔族传统民歌多具有短小精悍、朴素简明的特点。有些民歌的词虽然是多段的,但是它的音乐结构却是由一句、二句或四句组成的。例如,《青蛙夸口》就是由一句组成的民歌,它靠乐节的多次反复完成乐思。
                        达斡尔族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在民歌中有所反映。从体裁上划分,达斡尔族民歌大致可以分为“扎恩达勒”(山歌)、“哈肯麦”歌曲(舞蹈歌)、“乌钦”(叙事歌曲)、“雅达干伊若”(萨满歌曲)以及游戏歌、仪式歌等。其表现内容、调式结构和旋律各具特点。


                        13楼2021-12-09 10:10
                        回复
                          达斡尔族舞词的种类有很多,如《鱼》、《鹿》、《齐尼花如》、《美路列》、《过河摘野菜》等,反映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和浑厚真挚的思想感情。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词以二拍或四拍居多,也有三拍或六拍乃至五拍者,但是在节奏上大都要求对称统一,便于舞蹈。在达斡尔族人中,萨满舞也曾广为流传。在请神治病、预祝丰收或举行氏族集会和宗教集会时,可见萨满的舞蹈表演。萨满舞有单面鼓和腰铃伴奏,独具特色。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书中曾载:“跳神者.......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该书所记的满族萨满鼓为:铁圈、蒙革,下有一柄并缀环”。清末满族贵族载涛、恽宝惠在《清末贵族之生活》中回忆到:“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名太平鼓。系单面,以皮蒙于铁圆圈上,下有把可持)”。从称呼来看,“皮鼓”应是指依姆钦。而从这面神鼓的形状来看,应属单鼓无疑。田野作业的资料,也同样证实了满族萨满使用单面鼓。


                          达斡尔族妇女中流行着一种民间乐器--“木库连”,它的构造简单,但很娇嫩,她们从来不借给人使用。后来渐渐在男人中也出现了“木库连”弹奏手女,多数达斡尔族男女青年就是通过“木库连”谈情说爱的。
                          木库连
                          木库连是我国达斡尔族唯一古老、原始、铁制的口簧乐器。它流行于我国东北各少数民族之中。鄂温克和鄂伦春族称其为“代朋努克”或“天恩共”; 赫哲族称其为“木库力克”;蒙古族称其为“啊敏,胡儿”、“贺勒,胡儿”;蒙古国有些地方称其为“特木尔,胡儿”。

                          木库莲是达斡尔族的民间乐器,又译作口胡。它的形状类似锥子,但外环是用压扁的铁制成的,中间有一根薄片钢舌,钢舌的尖端细而弯曲。演奏时左手握木库莲的尾端,然后放在唇齿之间,右手指弹拨钢舌条的尖端,同时,从喉门配合吹气调解音韵发出鸣声。它的音域虽然狭窄,但很富于变化,能学百鸟欢唱,十分动听;它发出的声音不大,却使人感到忧郁缠绵,有一种沉痛、悲凉之感。


                          14楼2021-12-09 10:21
                          回复
                            笊篱姑姑
                            东北习俗:
                            在东北过元宵节前后,一些大姑娘将过年煮饺子用的柳条笊篱糊上白纸,画上眼、鼻、口、耳,涂上红脸蛋、红嘴唇,头上再贴上一只小花,在她们的心中,这就是笊篱姑姑了。她们叫小男孩拿着笊篱姑姑,到烟筒底下站一站,围着茅厕转一转。大姑娘口中还叨念着"笊篱姑姑回家了,前后院看一看!"然后,他们再上南炕,令男孩擎着笊篱姑姑,围着炕桌。左爬三圈,右爬三圈。.然后让男孩坐在炕桌南头,面朝北举着的笊篱姑姑,开始做游戏。姑娘们数道:"戴上花,披上彩,笊篱姑姑下山来。姑姑灵!姑姑灵!俺姐妹卜问什么你可要答应?"于是开始问卜,笊篱姑姑向前点头,即为答应,向后仰头,即为不答应。
                            在东北大秧歌和歌舞中都有笊篱姑姑舞。歌舞前,人们找来一把柳条或榆树枝编的笊篱,糊上白纸,画出村姑的脸蛋,然后选一位聪明、伶俐、漂亮的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手里拿着笊篱姑姑走到人群里去,人们将高梁烧酒向小孩头上浇,于是边舞边唱起来:
                            “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梳的什么头?燕尾头。抹的什么油?桂花油。龙凤簪,左右插,翠花、珠花、金银花。坐的什么车?骡子驾辕花轿车。谁赶车?小阿哥。绿轿围子红轿顶,四个飘带绣金龙,双套马,赛蛟龙。四蹄踏开一溜风,干什么?下了山,跟着大伙看秧歌……”唱词中充满了对笊篱姑姑赞美和歌颂。
                            达斡尔族习俗:
                            “笊篱姑姑”是达斡尔族萨满教神系中的舞神,据说曾有一段时间舞蹈必与民间祭祀活动请舞神“策篱姑姑”一同进行。
                            传说,很早以前有位能歌善舞的姑娘,逢年过节的歌舞节目都由她组织。一次过年煮饺子,她出去借笊篱,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冻牛粪绊倒死去,手里还拿着笊篱。人们从此将她奉为“舞神”。因为记不清她的名字,就称她为“筑篱姑姑”。逐渐就形成了在年节时请“笊篱姑姑”与大家共舞的习俗。
                            达斡尔人请“笊篱姑姑”是在春节之后,多在正月十六“抹黑节”的晚上。参与者都是女子,不许有男子参加。姐妹们每逢跳舞时便将画着姑娘头像的白布包在策篱上面,给“她”戴上头饰,安上木腿,穿上华丽的衣服,带到牛圈招魂。人们齐声呼喊:“笊篱姑姑回来吧,回来和我们一起跳鲁日格勒吧!”然后把舞神“笊篱姑姑”带进屋里,由两位妇女扶着在桌子上跳舞,前面摆上供品。“笊篱姑姑”下神,随之东倒西歪地蹦跳,有时竟会将木腿跳折。大家唱着歌,一起跳起舞来。


                            15楼2021-12-09 10:37
                            回复
                              妈耶!这就是我天上有地上无的漂亮妹妹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12-09 10: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