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吧 关注:56,807贴子:1,029,158
  • 10回复贴,共1

道德经里的一章,大家帮贴吧里的几位"大师"对号入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下面的内容和这里人无关就不写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10 12:19回复
    入世修行,红尘炼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0 12:33
    回复
      实话不好听,好听是虚话,心地善良的不争辩,你开心就好,心地偏私的爱争辩,我开心就好,自己为自己知道的多的人往往拎不清自己的知识量,而知道越多的人涉及的未知知识也越多,所以不敢以为自己知道的多。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10 12:58
      回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戴维·邓宁(David Dunning)和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教授,针对他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做了几个实验,并记录在 1999 年的一篇知名论文中:
        他们对一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幽默感,语法知识和逻辑推理测试等。而研究表明,他们当中部分人产生了一种「虚幻的优越感」——得分最低的 1/4 的参与者,大多高估了他们的测试表现和能力。
        而这种「错误估计自己能力」的效应,被命名为「邓宁-克鲁格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也被称为「达克效应(D-K effect)」。这是一种认知偏误:能力低下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与虚幻的优越感的认知偏见有关,源于人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缺乏能力。
        点击播放 GIF 0.0M
        太长不看版的解释就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7-10 13:01
        收起回复
          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说,他是一个“无知”的人。
          为了解释这句话,他分别画了一个大圆圈,一个小圆圈。他对弟子说,圆圈内代表我们已知的部分,圆圈外是我们未知的部分。那个大圆圈是我的知识,那个小圆圈是你们的知识。直观上看,我的知识比你的知识多。但是,圆圈越大,它的周长所接触到的外围未知部分也就越多,也就是说,知识越多的人就是“无知”越多的人。
          换理说,苏格拉底比学生知道得多,比学生修为深得多,但他还知道在自己的范围以外还有更广阔的未知空间,并且还向学生表示自己无知,学生也可以超越他。
          后来的学生是柏拉图,再接下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成了西方人的座右铭,可见真理比老师更重要,老师也可能是无知的,甚至是错误的,不能带路到真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7-10 13:03
          收起回复
            老子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都不知道的,你又知道什么,胡说八道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7-10 13:08
            回复
              准确的(符合道的)言语不是华丽的,华丽的言语必定不符合道;符合道的方法是唯一的,不需要辩论,反之;明白道的人必然不博学,因为道不欲杂,天下无二道,反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7-10 13:27
              收起回复
                好话是修饰,超出真实范畴,所以不可信。是人才会辩,辩是因有我所求,十善为天,天人才算善,无求就能做到不辩,因为辩无意义。知,因为通达圆满,拈花示意了无痕,是无。博,是不圆满才去博览群书,是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7-11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