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 岭南盆景 今天(转发)
比例是个数学概念,却又融于美学之中,纳入审美范畴,是艺术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艺术造型创作中被广泛应用,大到雄伟壮现的建筑艺术,小至小巧玲珑的工艺美术品,莫不如是。盆景艺术自不例外,比例适当和谐,给人以愉悦,从而获得审美快感;反之,则难以唤起美感共鸣。盆景"缩龙成寸"、"咫尺江山"中的"寸"、"尺"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其间蕴涵着"比例"的审美因素。鉴此,本文就"比例"在桩景造型中的涵蕴范围及其应用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比例的涵蕴范围
对桩景造型而言,比例是个大概念,涵盖桩景造型创作全过程。
(一)比例在时间上贯穿于造型创作的始终。
从桩坯的选材(含因意选桩和因桩立意)--桩坯的纵横、高低、间距、组合、根展面积、嫁托长短的去留截剪--桩坯培植,上下左右枝托的排列定位--修剪施艺--上盆定植--成型养护--配件摆设等等,比例均贯穿于其中的每个环节。这是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桩景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
(二)比例在空间上制约着桩景规格类型。
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就在于其占据一定空间,而又不同于园林造景。不同的尺度决定了其不同的规格类型,超过一定的尺度,即为庭院树或园林树,而非盆景。如以树冠高度划分:大型桩景一般为81cm-15Ocm,中型为41cm-80cm,小型为lOcm-40cm,微型为lOcm以下。
(三)比例在形式上作用于桩景造型的不同风格。
不同的造型形式对于树干的粗细配比,曲度的长短伸缩,枝叶的疏密聚散,空间气眼的大小等比例的要求是有所差别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造型手法相辅相成。影响着作品的形式风格。如:岭南的蓄枝截干苍雄伟健,苏州的云朵状清秀古雅,扬州的台式巧云秀丽壮观,四川的方拐古雅奇特,上海的剪扎并用自然苍古,湖北的疏密有致动势飞扬,台湾的矮壮树景规整朴茂,福建的古榕盘根瀑流,江、浙的水旱树石情景交融,以及岭南素仁高飘型的孤傲洒脱都体现其结构、技艺以及章法布局的不同,但恰恰在这些不同的"手法"中,都有与其相互呼应的审美意识本身所要求的"搭档比例",互相牵制,彼此联系。
(四)比例在内容上深化了造型立意的艺术效果。
我们常说"玩盆景的人,要胸中有树",然胸中之树能否成为眼前之树,而眼前之树是否合乎意象之树,是野趣疏狂,还是清幽雅洁;是苍雄刚猛,还是清新自然;是典雅肃穆,还是飘逸潇洒;是伟岸挺拔,还是秀润婆娑等等,在讲究不同造型手法的同时,无不渗透着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同样的树种、同样的树相结构都有可能因比例不到位,而削弱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图一、图二。
比例是个数学概念,却又融于美学之中,纳入审美范畴,是艺术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艺术造型创作中被广泛应用,大到雄伟壮现的建筑艺术,小至小巧玲珑的工艺美术品,莫不如是。盆景艺术自不例外,比例适当和谐,给人以愉悦,从而获得审美快感;反之,则难以唤起美感共鸣。盆景"缩龙成寸"、"咫尺江山"中的"寸"、"尺"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其间蕴涵着"比例"的审美因素。鉴此,本文就"比例"在桩景造型中的涵蕴范围及其应用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比例的涵蕴范围
对桩景造型而言,比例是个大概念,涵盖桩景造型创作全过程。
(一)比例在时间上贯穿于造型创作的始终。
从桩坯的选材(含因意选桩和因桩立意)--桩坯的纵横、高低、间距、组合、根展面积、嫁托长短的去留截剪--桩坯培植,上下左右枝托的排列定位--修剪施艺--上盆定植--成型养护--配件摆设等等,比例均贯穿于其中的每个环节。这是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桩景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
(二)比例在空间上制约着桩景规格类型。
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就在于其占据一定空间,而又不同于园林造景。不同的尺度决定了其不同的规格类型,超过一定的尺度,即为庭院树或园林树,而非盆景。如以树冠高度划分:大型桩景一般为81cm-15Ocm,中型为41cm-80cm,小型为lOcm-40cm,微型为lOcm以下。
(三)比例在形式上作用于桩景造型的不同风格。
不同的造型形式对于树干的粗细配比,曲度的长短伸缩,枝叶的疏密聚散,空间气眼的大小等比例的要求是有所差别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造型手法相辅相成。影响着作品的形式风格。如:岭南的蓄枝截干苍雄伟健,苏州的云朵状清秀古雅,扬州的台式巧云秀丽壮观,四川的方拐古雅奇特,上海的剪扎并用自然苍古,湖北的疏密有致动势飞扬,台湾的矮壮树景规整朴茂,福建的古榕盘根瀑流,江、浙的水旱树石情景交融,以及岭南素仁高飘型的孤傲洒脱都体现其结构、技艺以及章法布局的不同,但恰恰在这些不同的"手法"中,都有与其相互呼应的审美意识本身所要求的"搭档比例",互相牵制,彼此联系。
(四)比例在内容上深化了造型立意的艺术效果。
我们常说"玩盆景的人,要胸中有树",然胸中之树能否成为眼前之树,而眼前之树是否合乎意象之树,是野趣疏狂,还是清幽雅洁;是苍雄刚猛,还是清新自然;是典雅肃穆,还是飘逸潇洒;是伟岸挺拔,还是秀润婆娑等等,在讲究不同造型手法的同时,无不渗透着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同样的树种、同样的树相结构都有可能因比例不到位,而削弱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图一、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