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位给弟弟的原因:
他妈想让他传,而赵匡胤是(或者被迫表现为)一个孝子,就这么简单。
杜太后是建隆二年六月没的,之前赵光义的职位是殿前都虞候(禁军高级将领),而储君一般是不掌兵权的,说明刚开国的时候赵匡胤根本没考虑过“传位给弟弟”的事情(他甚至可能连“传位”本身都没考虑过,自己位置还没坐稳呢,传什么传)。当年七月赵光义卸任军职并且出任(五代时经常由储君担当)的开封(京城)尹,单看这个时间线都可以合理怀疑赵匡胤的选择受了他妈影响——何况史书上还明明白白记载了杜太后死前都做了啥。
我们来看看老太太做了啥:
【后聪明有智度,尝与上参决大政,犹呼赵普为书记,常劳抚之曰:「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尤爱皇弟光义,然未尝假以颜色,光义每出,辄戒之曰:「必与赵书记偕行乃可。」仍刻景以待其归,光义不敢违。及寝疾,上侍药饵不离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馀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光义是杜太后最心爱的儿子(乖巧爱读书,按照赵廷美庶出论也是她最小的儿子,偏爱正常),老太太想让赵光义当皇帝,合情合理。
但赵匡胤也是她的儿子,杜太后虽然偏心,可直说你别传你儿子传你弟弟也太伤人了(何况赵匡胤也不一定答应,甚至可能直接翻脸把赵光义砍了)。所以老太太为了推小儿子上位,采取了两个策略:
第一是平时不开口(避免大儿子早做准备),搁临死之前说,用儿子对妈的私人感情和世人对皇帝的孝道要求双重道德绑架赵匡胤。以赵匡胤的要脸程度(打个南唐都磨磨唧唧实在找不到借口了才扯出卧榻之侧来),老妈的遗愿不答应是说不过去的,答应了再反悔也是说不过去的。知子莫如母,他成功地被他妈给套路了。
第二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偏心(减轻大儿子对自己道德绑架行为的反感),编出了一套“国赖长君”的话术,试图给赵匡胤洗脑。这套话术不必管用很久,只要让赵匡胤没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就行,木已成舟后哪怕赵匡胤想明白了,他的面子包袱和自我道德要求也让他没办法反悔了,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咽。
为什么说“国赖长君”是话术而不是真理呢?
因为赵匡胤死得晚,用不着赵光义这个“长君”;死得早,让赵光义这个“长君”上也没用!
最极端的情况,假如赵匡胤在打李筠或李重进的时候跪了(杜太后死的时候这两位已经没了,所以说是极端情况),赵光义无论如何都接不了他哥的班(当然他家其他人也接不了),石守信高怀德那帮人可能性都比他大——除非他老丈人符彦卿脑子进水不顾一切地保他。但一来符彦卿未必有这个本事,二来真有这个本事老爷子自己上或者扶持更容易控制的亲外孙柴宗训不香吗?
同理,赵匡胤皇位尚未巩固的时候挂了,交给赵光义最多也就是死得慢一点——杜太后有那么一丁点可能是真的悲观主义发作,觉得赵匡胤万一出门被雷劈死了全家能死得慢一点也好,但这个逻辑显然说服不了已经开始盘算“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的赵匡胤(除非在他脑子被死妈的悲伤占据失去思考能力的时候)——他真这么在意全家性命就不会造反了。
有人要说了,可是在赵匡胤真的死了的时候,确实赵光义从能力到资历都碾压赵德昭兄弟,印证了“国赖长君”的道理——这就是倒果为因了,赵光义的能力和资历是赵匡胤被他妈道德绑架后多年把弟弟作为储君培养的结果,而不是赵匡胤选他弟做储君的原因。
如果没有杜太后的遗愿,赵匡胤一开始将赵德昭作为储君培养,水平未必比赵光义差(当然也未必比赵光义好)——因为年龄和才干从来不是正比例关系。以五代为例,石重贵和刘承祐固然是玩脱了的“幼君”,可第一战神李存勖和第一明君柴荣何尝不是少年君主?他俩与石、刘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就是接受过前代君主的继承人教育。
而杜太后的道德绑架剥夺了赵匡胤(至少是明面上)让自己的儿子接受继承人教育的机会。
又有人要说了,赵光义对赵匡胤篡位贡献重大,是北宋开国元勋,赵匡胤选赵光义当储君是酬功应有之义——我实在想不出在一个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时代,他一个没上过战场完全靠他哥荫官的小衙内能对他哥篡位有啥贡献。同样弱冠年纪没表现,赵德昭就是“幼君”,赵光义就是“元勋”,这未免有双标之嫌。
赵光义晚年吹牛,说他上过战场:
【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屯于扬、泰等州。朕少习弓马,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太祖驻兵六合,闻其事,拊髀大喜。年十八,从周世宗、太祖,下瓦桥关、瀛、莫等州,亦在行阵。】(《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光义把他的年纪记错了(应该是十八岁淮南战争,二十岁北伐契丹),这其实不足以说明参战是假的——但他没办法解释一个问题:既然他跟着他爹出兵,那他爹“卧疾滁州”的时候他去哪了?为什么赵弘殷身边有个亲儿子跟着,却还得让和赵匡胤认识没两天的赵普去替他们哥俩当孝子?赵匡胤有柴荣交的战略任务脱不开身,赵光义可没有吧。
显然,如果不是赵光义不孝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那就是他根本没跟着他爹上战场。退一万步说,就算赵光义吹的这几句都是真的,他射死了几个南唐人跟他对他哥篡位有贡献无疑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有人要说了,赵光义参与(甚至有人要吹成策划)了陈桥兵变,这难道不是他对他哥篡位的贡献吗?
首先赵光义参与陈桥兵变就可能是个伪命题,《邵氏闻见录》引《建隆遗事》,说:
【杜太后度量恢廓,有才智,国初内助为多。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兵入城,人先报曰:『点检(上时官为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晋王后受命,是为太宗)。斯须有上亲信人至,入白后,后乃徐徐而起曰:『吾儿素有大志,果有今日矣。』】
虽然《建隆遗事》是不是出于王禹偁之手,以及这本书的记载可不可信等问题有很多争论,但由此我们可知,至少在宋初就有赵光义没参加陈桥兵变的说法(而且听说他哥造反之后的表现还很丢脸)——这书要真是王禹偁写的,那他被踢出《太祖实录》的班子可太正常了。
退一步说,假如《建隆遗事》不可信,赵光义真的参与了陈桥兵变,那他都做了什么呢?
《长编》记兵变过程,有一段赵光义的高光情节:
【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
李焘在注文里补充说:【《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
《太祖旧录》成书于太宗朝,《新录》成书于真宗朝。看了这个时间线,该高光情节实乃赵恒给他爹加戏的事实,也就不言自明了。
而去掉这个高光,赵光义还做了什么?在李焘笔下是这样的:
【都押衙上党李处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义。匡义时为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即与处耘同过归德节度掌书记蓟人赵普,语未竟,诸将突入,称说纷纭,普及匡义各以事理逆顺晓譬之,曰:……普察其势不可遏,与匡义同声叱之曰……普复谓曰:……普顾匡义曰:……因语诸将曰:……】
他是去给赵普当复读机的吗?
把赵光义这个人物去掉,让李处耘直接去找赵普的话,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陈桥兵变的故事情节不仅没有受损,可读性还提高了。也就是说,要么就是赵光义给自己加戏,要么他没有加戏但他只起到了一个复读机的作用。
(陈桥兵变这段赵光义至少还当了一个复读机,雪夜访普那段更过分,也不知道非得把他缝进去的目的是什么,让储君参与君相战略制订至少给个台词啊——当然理解成展示赵匡胤和赵普君臣一家亲的道具也不是不行,就是显得赵光义更惨了。)
当然,如果非要抠赵光义对他哥篡位的贡献,还是可以抠出来的——他至少贡献了一个跟符彦卿联姻的名额,降低了符彦卿跟赵匡胤团队翻脸的风险。然而看一下符彦卿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基本没有反抗过任何势大的当局政权,当年亲哥造反死了都没掺和,耶律德光南下的时候跪契丹跪得也挺利索,要说他这个时候会为了外孙出头反赵匡胤——即使没有跟赵家的姻亲,我觉得可能性也不高。
这事还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如果赵光义真有开国元勋的贡献,那么第一,赵匡胤继位后会有更明显的酬功表现(扶持宗室是应有之义,跟酬功有区别);第二,杜太后要求传位给赵光义的时候会提几句他的才能贡献,而不是只打亲情牌和长君伪逻辑;第三,赵光义晚年吹牛也不会局限于“屡与贼交锋”和“亦在行阵”了(对比疑似他偶像的李世民真是看着都可怜)。这三条一条没有可能是巧合,两条没有可能也是巧合,三条都没有,恐怕就是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