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吧 关注:6,310贴子:51,333
  • 9回复贴,共1

《周武王的在位年数和生卒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武王的在位年数和生卒年》
作者:谭晓斌
武王的在位年数,尤其是克商后的在位年数,真是异说纷纭。
文王在位五十年,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99年,五十年相当于西元前1050年,这一年也是他的受命七年。
武王即位后,继续使用文王的纪年,受命八年也就成了他的元年,受命十一年起兵伐商,受命十二年克商,受命十三年去世,在位六年。
《尚书•序》说,“武王克殷,以箕子归,作《洪范》”,《洪范》篇说,“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逸周书•大匡解》说,“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逸周书•文政解》说,“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蔡开宗循”;
《逸周书• 作雒解》说,“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
由此可知,武王在受命十三年的十二月去世。
但是,后人免不了会把文王受命八年当作武王即位后的八年,从而引发严重的错误,例如,《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称武王“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
《礼记• 文王世子》说,“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文王在受命七年去世,如果他当时的年龄是97岁,那么到了受命十三年,是103岁,而武王是93岁,父子二人相差十岁,中国古代讲虚岁,出生即一岁,武王出生时,文王11岁,算周岁的话,还得减去1到2岁,然后武王93岁去世时,其子成王却“幼”,这显然是不可信的。
《逸周书•度邑解》提到武王克商后,和周公的一次交谈,其中有“惟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于殷,乃今有成”之语。
《国语•.周语上》说,“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
武王口中的“夷羊在牧,飞鸿满野”是商朝灭亡的征兆,发生在六十年前,当时他还没有出生,武王名“发”,所以他说“发之未生”。
《竹书纪年》中记载了武王的年龄,虽然该书未能流传下来,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佚文中恰好有这一信息。
南朝萧梁时的陶弘景在《真诰》中引《竹书纪年》说,武王“年四十五”。
但是,南宋罗泌在《路史》中引《竹书纪年》说,“武王年五十四”,宋元之际的金履祥在《通鉴前编》中也引《竹书纪年》说,“武王年五十四”。
考虑到陶弘景所处的时代早于罗泌数百年,更能看到讹误较少的版本,以及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少,周公辅政七年等情况,应以“年四十五”为是。
“四十五”在后世传抄的过程中产生了倒文,变成了“五十四”。
由武王享年四十五岁往前推算,可知其生于文王十二年,相当于西元前1088年。
(2020年10月21日)


IP属地:上海1楼2020-10-21 17:31回复
    赞一个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10-23 08:48
    收起回复
      《周成王康王昭王纪年考订》
      作者:谭晓斌
      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非常有趣,说中华文明的时间记录只到西元前841年,迈过西元前841年这道门槛需要什么条件呢。
      当然,这很无知。其实,看一下《史记•鲁世家》,便可十分轻松地跨越这道门槛了,因为除了第一代伯禽,其他国君的在位年数都有记载啊,鲁真公十四年相当于西元前841年,拿个计算器,动动手指头,一张在此之前的年表就出来了,可以一直到鲁考公元年,相当于西元前997年。
      鲁考公继承了伯禽的国君之位,因此伯禽的去世之年,相当于西元前998年。
      我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当西元前1045年,武王卒年当西元前1044年,所以成王元年当西元前1043年。
      伯禽元年当成王元年,可得其在位四十六年。
      毫无疑问,在西周诸王在位年数不明的情况下,我们的西周年表完全可以使用鲁纪年嘛。
      西汉的刘歆在《世经》中推算的武王克商之年相当于西元前1122年,周朝有867年,《汉书•律历志下》收有相关内容。
      刘歆说“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所以他使用了鲁纪年,与《史记•鲁世家》相比,有三位国君的在位年数不一样,鲁武公少了7年,鲁献公多了18年,鲁炀公多了54年。
      刘歆认为武王“克殷之岁八十六矣,后七岁而崩”,成王在位三十年,不含周公摄政的七年,成王亲政的元年是“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这当然是很荒唐的。但是,他说“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就很有意思了,考虑到他说过的“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想必他手上的资料中有成康二王的在位年数。这样看的话,成王在位三十年是可信的,当然,这个“三十年”是包含周公摄政七年的。
      《覐公簋》铭文云:“覐公作妻姚簋,遘于王令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
      铭文中提到的“唐伯”名叫“燮”,他是唐叔虞之子。唐叔虞是成王的弟弟,封于唐,所以他是第一代唐伯。燮是第二代唐伯,在位期间,由唐迁晋,就成了晋侯。
      “廿又八祀”无疑是成王的纪年。
      既然铭文中说燮由唐迁晋发生在成王二十八年,那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成王的在位年数定在“22”是错误的。
      《尚书》中的《毕命》作于康王十二年,其中提到了周公辅佐成王,将“殷顽民”迁徙到洛邑,到这一年,已经过了“三纪”。
      一纪是十二年,“三纪”就是三十六年,如果成王在位二十二年,那么全部加起来也才三十四年,康王不可能说出已经过了“三纪”这种话。
      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武庚等人发动叛乱,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然后将一部分“殷顽民”迁徙到了洛邑。
      如果成王亲政前加上亲政后共计三十七年,那么到了康王十二年,此次迁徙事件过去了将近“四纪”,康王不该强调过了“三纪”,应该强调将近“四纪”。
      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分析,可知成王亲政前加上亲政后共计三十年是可信的。
      《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说,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崩”。
      《帝王世纪》的作者是魏晋之际的皇甫谧,《竹书纪年》是在晋武帝时出土的,《晋书》中对其出土的时间有三种说法:咸宁五年(279年)、太康元年(280年)和太康二年(281年)。但是,不管怎样,皇甫谧都无法看到该书,因为他在太康三年(282年)去世了,而朝廷组织的学者对竹简的整理和考正的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南朝刘宋时的裴骃在《史记集解》中提到了皇甫谧的观点,说,“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又说,“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毫无疑问,皇甫谧的这些观点来自刘歆的《世经》。
      在刘歆著《世经》时,手上显然有成康二王的资料,含有成王在位三十年、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伯禽在康王十六年去世等内容。虽然他错误地认为成王在位三十年不含周公摄政的七年,但是他又错误地认为成王亲政的元年是“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因此伯禽在位四十六年被他说对了。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康王的在位年数定在“25”,少了一年。
      《太平御览》引《竹书纪年》说,“昭王在位五十一年”,这是皇甫谧根据《世经》中的鲁纪年推算出来的。
      由于刘歆把鲁炀公的在位年数从“六”夸大到了“六十”,因此皇甫谧推算昭王的在位年数时,也跟着得到了“五十一”这个夸张的数字。
      来自《竹书纪年》中的信息显示,昭王在位十九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从之,这是没有问题的。
      据《竹书纪年》,昭王十九年出现了“天大曀,雉兔皆震”、“夜有五色光贯紫微”等异常现象。
      西元前969年7月12日发生了日食,毫无疑问,《竹书纪年》中的相关记载便是与此有关。
      成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43年;
      成王三十年,相当于西元前1014年;
      康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1013年;
      康王二十六年,相当于西元前988年;
      昭王元年,相当于西元前987年;
      昭王十九年,相当于西元前969年;
      (2020年10月26日)


      IP属地:上海3楼2020-10-26 17:16
      回复
        赞!


        IP属地:四川4楼2022-10-08 12:55
        回复
          文王武王不可能活那么大的岁数,都是后人美化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0-15 16:22
          回复
            补充解释下“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
            按《逸周书·度邑解》:(周武王)王曰:“呜呼,旦惟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于殷,乃今有成。”《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夷本义为持弓,引申为讨平、平坦、平和,东方部族,联合“飞鸿满野”,此句意思应是平和的羊跑到了郊外。武王口中的“夷羊在牧,飞鸿满野”指的是大地震来临前的景象,是商朝灭亡的征兆,发生在六十年前,当时他还没有出生,武王名“发”,所以他说“发之未生”。指的是文王时期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竹书纪年》(帝乙三年,周文王四年),夏六月,周地震。《呂氏春秋制乐篇》:“周文王立国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东西南北,不出国郊。”《竹书纪年-殷纪》:帝辛(文武乙)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吕望辅佐周文王十年。
            《逸周书-文政解》说,“惟十有三祀,(周武王)王在管,管、蔡开宗循”;吕望辅佐周武王十三年而灭商。《竹书纪年》(周武王)十七年,命王世子诵于东宫。冬十有二月,王陟。周武王伐商四年后去世。
            按《竹书纪年》,周文王共在位五十一年,周武王在位十三年灭商,那么周文王四年周原地震,到周武王灭商正是六十年。
            周武王在位四十五年无疑,周朝人婚龄情况,主要载于《周礼》《礼记》。一般认为,周人婚龄,男子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女子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周礼》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是对时人婚龄最高限制。按周武王二十岁结婚,二十一岁生子,四十五岁去世,去世时周成王二十四岁,实则已经成年,勉强符合史书里“幼子”的标准。战国中后期战争频繁人口消耗巨大,改为十五、十六岁结婚。事情男子结婚大多在十五、十六岁,


            IP属地:陕西8楼2023-12-28 08:45
            回复
              周武王在位时间很短。
              受命十年、受命十一年,都是从文王受命称王开始,实际上是武王继位的第二年、第三年。
              文王去世那会,经过七八年不间断用兵,灭商已经是箭在弦上,因此25个月孝期一满,武王就开始出兵,不可能等继位近十年后才开始动作。
              所有资料都没有所谓“武王受命九年”之前的记录,因为之前是文王时代。
              之所以载文王木主,是因为那会武王依旧使用受命纪年。


              IP属地:湖北9楼2024-04-10 00:05
              回复
                周文王、周武王年龄有问题是为了掩盖周文王之死,梅伯是周文王的马甲。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10 1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