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拱二年,十一月。
冬至又称亚岁,为古来廿四节气之冠。京师汴梁最重此节,隆重热闹几胜岁除之时,民间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官家每过三载,亦应于此日亲率臣僚往南熏门外行祭天大礼。
今岁并非亲郊之年,但百官朝贺仍是惯例。王禹偁一早起身,妻子已先备好了崭新的朝服。赶往宫中时,他打起车帘往外看,只见天际彤云晦暗。呼啸的北风乘隙钻进,刮得人耳尖生疼。年轻的知制诰忍不住皱了眉头,扬声发问:“安叔,看这天色可是要落雪么?”
车夫应道:“可不是么。郎君,大冬雪,到年便该晴了。”
王禹偁把衣领掩得更紧,暗忖这该是个好兆头。
或能让陛下心情好上些许。
到得乾元殿上他便知道方才是妄想。
宰执以下文武俱至,但凡有些眼力的都未敢喜形于色,可这日子又更不能哭丧着脸。次相吕蒙正站在班首,面上也不见向来温厚的笑意,只将眼帘垂得很低,像对手中的牙笏发生了浓厚兴趣。皇帝的目光鹰隼样冷冽,将他身前空地扫过数次,突然开口。
“这次又是报病?”
没头没尾一句问话,吕蒙正却应得很快:“是。奏表昨日递到中书,臣以为陛下看过了。”
“曳履方艰于步武,捧觞实阻于欢呼……”赵光义缓缓念出这两句,“王元之文章自然是好的,乾明节的时候朕就知道。”
左右不过罪臣万死陛下圣安,又不是他亲笔,有什么好看。
到底顾惜代拟之人的才华,后面的话皇帝不曾说出。王禹偁闻言忙出列称谢,月余前官家圣寿之时赵普告病的表章正是由他代劳,一如今日。
赵光义勉励他几句,却觉得意兴阑珊,似乎胸口随着再次缺席的首相也被剜去一块,空空落落。
他不愿多想,知道群臣大都惦念和家人团聚,几句场面话后便草草宣布退朝。
走到宫门时雪已经下得很大,风卷着往脸上扑胜似刀割。王禹偁家本就离得远,泥泞不堪的道路更令人生出畏难之心。脑中转过几个念头,他到底还是探头出去吩咐:“去赵相府上。”
倒不仅是为了避雪,探病的意味还多些。
自从年初一封《御戎十策奏》得了宰相青眼,他便蒙长者诸多提携照顾。出身贫寒的士人自然生出感激之心。何况那位被多少人仰望歆羡,两朝为相,三入中书。瘦削清矍的身姿立在朝堂上,比旁边春秋鼎盛的皇帝更像一个传说。
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令官家的西掖侍制如此。
赵普的府第还是建隆年间太祖赐下,离宋宫极近,据传先皇常微服前往与其商议国事。之后他几度出京,宅子却并未被朝廷收回,仍是住着。王禹偁一下朝便往这边赶,倒没承想会有人比他来得还早,远远就有激昂的语声传来,显是说到极兴奋处:
“……学生揣度,并帅退兵之事,贼人尚未知晓。便密择骁士二百人,令其中夜出发,各自持旗负薪,佯作并州援兵,以恐惧贼师……”
听到这里,王禹偁便知说话人来路。雍熙三年北伐失利,辽人大举南侵,时为左谏议大夫的张齐贤自请守边。土磴砦一役他以两千步兵退敌于代州城下,虽然捷报归功于因怯懦坚壁不出的副部署卢汉赟,然公道自在人心。之后张齐贤与大将潘美共守北疆,屡败辽军。直至今年七月,他才在赵普的两次推荐下,被皇帝召回京师,拜为刑部侍郎、枢密副使。
果然走过回廊,王禹偁便见赵普披裘而坐的身影。张齐贤侍坐一旁,他本就生的高大丰硕,数年军旅更添上分不同于寻常文人的悍气,但对着老者神色却恭敬如子弟。赵普幼子承煦正往铜炉中添炭,冲他微微颔首,提声打断两人交谈:“父亲,王司谏到了。”
赵普方凝神望窗外雪景,闻言转过脸来招呼他:“元之来了?快坐下暖暖,看你落得这一身‘琼花坠’呢。”王禹偁上前拜见,看他须发面色俱雪样苍白,笑容却是数月未有的欣悦,不觉心中难过。又欲同张齐贤见礼,对方摆手推拒,只道今日何必论朝廷班次,在赵相面前都是小辈。地上厚厚铺着双层毯褥,王禹偁便也学着张齐贤,在赵普另一侧坐了。
赵普又拾起方才对话:“师亮,并帅向来可好?”
“学生从代州南返时,他老人家身子还康健,”张齐贤应道,“只是不免常为杨太尉伤神。”
此语一出,满室静默。陈家谷忠良之殇是一道决不可提的伤口,大宋至今仍在皇帝错误估计敌我形势酿成的灾难中挣扎。赵普自己在局势不可收拾前也曾上疏力劝官家班师,但那封闻名天下的奏章能给他自己带来第三次的宰相之位,却无法挽回先皇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山一样的钱财,铁一样的军队。对抗强敌的勇气,收复失地的决心。
张齐贤暗自后悔自己多嘴,却不知如何补救。旁边王禹偁忙将话题转开:“说到并州,下官听闻国初太祖曾与相公商议攻取北汉的大计,敢问其详。”
有晶莹的光在赵普黝黑的眼里沉淀下来。
“那是……二十九年前的事了……当时,也是这样大的雪。”
冬至又称亚岁,为古来廿四节气之冠。京师汴梁最重此节,隆重热闹几胜岁除之时,民间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官家每过三载,亦应于此日亲率臣僚往南熏门外行祭天大礼。
今岁并非亲郊之年,但百官朝贺仍是惯例。王禹偁一早起身,妻子已先备好了崭新的朝服。赶往宫中时,他打起车帘往外看,只见天际彤云晦暗。呼啸的北风乘隙钻进,刮得人耳尖生疼。年轻的知制诰忍不住皱了眉头,扬声发问:“安叔,看这天色可是要落雪么?”
车夫应道:“可不是么。郎君,大冬雪,到年便该晴了。”
王禹偁把衣领掩得更紧,暗忖这该是个好兆头。
或能让陛下心情好上些许。
到得乾元殿上他便知道方才是妄想。
宰执以下文武俱至,但凡有些眼力的都未敢喜形于色,可这日子又更不能哭丧着脸。次相吕蒙正站在班首,面上也不见向来温厚的笑意,只将眼帘垂得很低,像对手中的牙笏发生了浓厚兴趣。皇帝的目光鹰隼样冷冽,将他身前空地扫过数次,突然开口。
“这次又是报病?”
没头没尾一句问话,吕蒙正却应得很快:“是。奏表昨日递到中书,臣以为陛下看过了。”
“曳履方艰于步武,捧觞实阻于欢呼……”赵光义缓缓念出这两句,“王元之文章自然是好的,乾明节的时候朕就知道。”
左右不过罪臣万死陛下圣安,又不是他亲笔,有什么好看。
到底顾惜代拟之人的才华,后面的话皇帝不曾说出。王禹偁闻言忙出列称谢,月余前官家圣寿之时赵普告病的表章正是由他代劳,一如今日。
赵光义勉励他几句,却觉得意兴阑珊,似乎胸口随着再次缺席的首相也被剜去一块,空空落落。
他不愿多想,知道群臣大都惦念和家人团聚,几句场面话后便草草宣布退朝。
走到宫门时雪已经下得很大,风卷着往脸上扑胜似刀割。王禹偁家本就离得远,泥泞不堪的道路更令人生出畏难之心。脑中转过几个念头,他到底还是探头出去吩咐:“去赵相府上。”
倒不仅是为了避雪,探病的意味还多些。
自从年初一封《御戎十策奏》得了宰相青眼,他便蒙长者诸多提携照顾。出身贫寒的士人自然生出感激之心。何况那位被多少人仰望歆羡,两朝为相,三入中书。瘦削清矍的身姿立在朝堂上,比旁边春秋鼎盛的皇帝更像一个传说。
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令官家的西掖侍制如此。
赵普的府第还是建隆年间太祖赐下,离宋宫极近,据传先皇常微服前往与其商议国事。之后他几度出京,宅子却并未被朝廷收回,仍是住着。王禹偁一下朝便往这边赶,倒没承想会有人比他来得还早,远远就有激昂的语声传来,显是说到极兴奋处:
“……学生揣度,并帅退兵之事,贼人尚未知晓。便密择骁士二百人,令其中夜出发,各自持旗负薪,佯作并州援兵,以恐惧贼师……”
听到这里,王禹偁便知说话人来路。雍熙三年北伐失利,辽人大举南侵,时为左谏议大夫的张齐贤自请守边。土磴砦一役他以两千步兵退敌于代州城下,虽然捷报归功于因怯懦坚壁不出的副部署卢汉赟,然公道自在人心。之后张齐贤与大将潘美共守北疆,屡败辽军。直至今年七月,他才在赵普的两次推荐下,被皇帝召回京师,拜为刑部侍郎、枢密副使。
果然走过回廊,王禹偁便见赵普披裘而坐的身影。张齐贤侍坐一旁,他本就生的高大丰硕,数年军旅更添上分不同于寻常文人的悍气,但对着老者神色却恭敬如子弟。赵普幼子承煦正往铜炉中添炭,冲他微微颔首,提声打断两人交谈:“父亲,王司谏到了。”
赵普方凝神望窗外雪景,闻言转过脸来招呼他:“元之来了?快坐下暖暖,看你落得这一身‘琼花坠’呢。”王禹偁上前拜见,看他须发面色俱雪样苍白,笑容却是数月未有的欣悦,不觉心中难过。又欲同张齐贤见礼,对方摆手推拒,只道今日何必论朝廷班次,在赵相面前都是小辈。地上厚厚铺着双层毯褥,王禹偁便也学着张齐贤,在赵普另一侧坐了。
赵普又拾起方才对话:“师亮,并帅向来可好?”
“学生从代州南返时,他老人家身子还康健,”张齐贤应道,“只是不免常为杨太尉伤神。”
此语一出,满室静默。陈家谷忠良之殇是一道决不可提的伤口,大宋至今仍在皇帝错误估计敌我形势酿成的灾难中挣扎。赵普自己在局势不可收拾前也曾上疏力劝官家班师,但那封闻名天下的奏章能给他自己带来第三次的宰相之位,却无法挽回先皇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山一样的钱财,铁一样的军队。对抗强敌的勇气,收复失地的决心。
张齐贤暗自后悔自己多嘴,却不知如何补救。旁边王禹偁忙将话题转开:“说到并州,下官听闻国初太祖曾与相公商议攻取北汉的大计,敢问其详。”
有晶莹的光在赵普黝黑的眼里沉淀下来。
“那是……二十九年前的事了……当时,也是这样大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