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历史的角度,主要有四种,胜利者的角度,失败者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普通人的角度。第一种太过常见以至于没什么可说的,后三种都可以稍稍议论两句。
失败者的角度,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家文人带着对失败者的同情而写,作家文人常常在生活中饱尝过失败之痛苦,因此在写书时对历史上的失败者怀有同情和悲悯之心,乃是很正常的。这份同情心,有时也会成为对于写作来说很有价值的一种要素。另一种情况则是,成功者失败之后,打败了成功者的新一代成功者,以及在前代成功者治理下满怀怨愤的部分人,常会给前朝的定论翻案。举个例子的话,岛国的德川幕府,曾抹黑作为失败者的石田三成,将其描写为奸臣小人,幕府倒台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从正义忠诚的角度重塑石田三成的形象。幕府败亡时,作为陪葬者的是新选组之类,这次他们没有等多久,也许是在长州官僚失势那段时间吧,对新政积累了不满的人们已经开始赞扬新选组的忠义精神。看来随着时代节奏的加速,翻案的节奏也是加快了吧。可以举另一个例子是一战末期的德国,社民党勇敢地从君主们的手中接盘,接下了已经被战争耗尽精力却注定失败的国家,他们也算是很努力了吧,但是治理手段和治理成果仍有许多可批评之处,后来大概在兴登堡时期(或者更早),部分德国人开始宣扬“背后捅一刀”神话,说当初德国本来已经快要赢得战争了的,却因为社民党在后方搞事,背后捅刀导致了德国的战败。这个例子比前例更加荒诞,或许是因为后例比前例更加像是现代社会。
旁观者的角度,常常是相对更可信、更理中客的角度。但是实际上,旁观者也是会有自己的立场的。如果不带任何主观性地去观察历史,那就像是用一个没有筛选条件的公式,从海量的数据池里提取数据,那样很难得出什么精炼有用的结果。人们观察现实,只有带着目的去观察,才能容易有收获。不带目的地去观察,则很可能什么都注意不到。因此旁观者并非绝对的理中客,而是有自己立场,而那立场,主要是来自其做研究时的理论范式,另外也可能带有少量的现实利益考虑(取决于其观点对其读者可能有什么影响)。
普通人的角度,或许是比前三种角度相对少见的。这种角度虽然难以俯瞰全局,却可以从细节处勾勒出历史大事件、大潮流是如何影响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因此常带有一种独特的真实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不过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吧,甚至普通人的主观性可能比一般史学家或者作家还强得多。我时时想起玛格丽特的《飘》里,对奴隶制的怀念和赞美。怎么说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各种各样的人的混合。哪怕是阻碍了历史进步,甚至阻碍了大多数人幸福的那些人,其观点也应当得到恰当的注意和分析,而不应被简单否定之后完全丢进历史的回收站。话说回来,要是把回收站里的文件拿出来摆在桌面上,大加赞美然后到处灌输,也多半是非常尴尬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