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户数口数备注
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年)估2,300,000人
西夏立国后的第二次高峰,第一次是1038年,243万人。
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8,413,164户53,532,151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15,500,000户估80,000,000人
本年为南宋人口数的高峰值,同年蒙古灭金,史书无户口数记载,史学家葛剑雄估算本年金朝统治区有大约110万户,600万。
八年(1236年)11000000户估6,000,000人此时蒙古领有原金朝与西夏的华北地区,1235年实施的乙未籍户至1236年完成。
蒙哥二年(1252年)估11,278,745人本年完成壬子籍户。
中统元年(1260年)1,418,499户
至元十一年(1274年)15,788,941户 14,134,549户
元军于蒙古宋战争陆续攻下南宋的襄阳、建康与临安,南宋的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3,196,206户 估15,000,000 58,834,711人估75,306,000人 估75,000,000人其中原南宋境内有户11,840,800户,原金境内有1,355,406户。此次人口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13,430,332户60,491,230人户 估76,496,000人 另外江淮和四川11,430,878户,内郡1,999,444户,59,848,964人,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14,002,760户估79,816,000人这是《元史》记载的人口数的高峰值。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13,400,699户 估17,000,000户 估84,873,000人 估85,000,000人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估18,000,000户估87,487,000人部分学者认为本年为元代人口数的高峰值。
注:本表数据仅包含中国本土(不含吐蕃、云南、岭北及辽阳行省)的居民,且未包含特定居民(如道士、僧侣等等),户口统计本身就有一定误差,蒙古贵族军将们又有大量的私户,此外还有军户,匠户等均不纳入人口统计不计入户口统计,所以仅供参考。
本表数据参考《元史》、《新元史》、赵文林与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与吴松弟所著的《中国人口史》。
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年)估2,300,000人
西夏立国后的第二次高峰,第一次是1038年,243万人。
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8,413,164户53,532,151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15,500,000户估80,000,000人
本年为南宋人口数的高峰值,同年蒙古灭金,史书无户口数记载,史学家葛剑雄估算本年金朝统治区有大约110万户,600万。
八年(1236年)11000000户估6,000,000人此时蒙古领有原金朝与西夏的华北地区,1235年实施的乙未籍户至1236年完成。
蒙哥二年(1252年)估11,278,745人本年完成壬子籍户。
中统元年(1260年)1,418,499户
至元十一年(1274年)15,788,941户 14,134,549户
元军于蒙古宋战争陆续攻下南宋的襄阳、建康与临安,南宋的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3,196,206户 估15,000,000 58,834,711人估75,306,000人 估75,000,000人其中原南宋境内有户11,840,800户,原金境内有1,355,406户。此次人口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13,430,332户60,491,230人户 估76,496,000人 另外江淮和四川11,430,878户,内郡1,999,444户,59,848,964人,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14,002,760户估79,816,000人这是《元史》记载的人口数的高峰值。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13,400,699户 估17,000,000户 估84,873,000人 估85,000,000人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估18,000,000户估87,487,000人部分学者认为本年为元代人口数的高峰值。
注:本表数据仅包含中国本土(不含吐蕃、云南、岭北及辽阳行省)的居民,且未包含特定居民(如道士、僧侣等等),户口统计本身就有一定误差,蒙古贵族军将们又有大量的私户,此外还有军户,匠户等均不纳入人口统计不计入户口统计,所以仅供参考。
本表数据参考《元史》、《新元史》、赵文林与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与吴松弟所著的《中国人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