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没有到527,我在浏览器的网址栏里输入卿国卿城四个字,心情有一丢丢像15岁时我输入这四个字时的心情。
我把这网址倒背如流,无论何时提及,都心潮澎湃。
搜索结果里第一行便是“我们家”,鼠标点击,跳出来一张图片,上面写着2020年春天来自管理团队的声明,嗯,家里又在装修。
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倒不是失落,而是感动。现在的网络太发达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云集在微博超话或者微信群聊,我们的小城还在倔强地拼命生长着,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
小城的建立有多难不必细说,对他的维护与管理有多难也可想而知,可无论多辉煌多落寂寞,大家还是留下来了,偶尔回来喝杯咖啡串串老友,偶尔翻翻从前留个脚印,无需多言,心照不宣。
而这一个又一个三百六十五六天里,唯有这一天,盛大如昔。
那些聚在一起一砖一瓦修筑小城的孩子们或许该为人父母了;那些闹腾着抢楼陪跑的夜猫子也都走出校园了;那些带着好奇或新奇站在城门口凝望的后来者们,也该褪去稚嫩了。
我看着从前董卿为卿城写下的那些留言,我们是相互陪伴和见证着彼此成长的吧。
她从一个初初展露风采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国家级的金牌制作人,这其中的艰辛绝不止区区十五年。
何其有幸,我们曾共同见证。
后来的时光里,越是在情绪低落或是忙的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时,就越是想念以前那些从不间断的节目,从周播到晚会,从节日到直播,满满当当,即便从未有时间一一看遍,却也能在偷得浮生半日闲时撞见电视荧幕里的笑语盈盈,再没有哪一刻能比那一刻更让人觉得幸福。
我永远想念欢乐沸腾,想念南征北战,想念如约而至的“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那年刚刚遇见时,却已是2009年的秋天,迎头赶上了兴化的雨雪,新闻里是她皱着眉头扶着腰的痛苦,是雪天瑟瑟郑板桥的书画和秋风里的大闸蟹,是祝你生日快乐。
每周一会的相守很像一个约定,心里踏实,越临近周末越欣喜若狂。
那时不会意识到一个节目是有其生命力的,中国行也是会行完的,经历了改版,从户外搬到室内,然后停播再“重生”,不再“跟我出发”,也没有了下周见。
有点像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节目戛然而止,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我的第一场告别,不郑重其事,但用之后的每一年都在怀念。
比起周播,青歌赛的直播更像是雪融之后嗅着春风的一场暗恋。
于是才有了那些晚饭后从厚厚的作业本里钻出来打开电视机的偷偷张望,一定得躲着出去散步的爸妈,看到歌手表演就咬牙切齿,终于到了主持人上场便长舒一口气,看一眼她的发型服装,如痴如醉,心满意足。
三四十天的直播结束,都不知道哪位选手获了奖,现场评委换了谁,哪一天有有趣的段子,哪一场有感人的眼泪。
很久之后,因为要写毕业论文,我翻看了不少那些年的青歌赛,从她的采访语言她的随机应变看到她的幽默有趣她的应对自如她的周到体贴,再想起那些争分夺秒的碎片时光,错失的也不知道是懵懂青春还是酣畅淋漓。
三十年青歌,那些殿堂级别的评委那些为梦痴狂的选手,和“上甘岭九寨沟”的主持人,终究是全都再见了。
这是我的第二场告别,尽最大的努力记住你,尽最大的努力放开你。
没来得及从旧的周播里走出来,便被新的节目吊的人胃口大开,剧透的现场图里她唱着《城里的月光》掉眼泪,她讲冷笑话她与周董变魔术,想起没生出来的《董卿时间》,也算得以弥补吧。
开播距离今天也已经过去十年了,如果说之前的节目里见到的是优雅端庄的她,那在这里当真是见遍了俏皮可爱甚至是狡猾蠢萌的她。
从常规的《我要上春晚》到真的带着选手走上春晚,从地方海选到年底《直通春晚》,再到2014春的告别2015秋的回归,节目模式一改再改,含金量反而一降再降,六次生日都在这个舞台,情结是有的,那些夏天里一周连播的清凉,那些自己挖坑自己跳的忍俊不禁,那些与老友重逢的快乐,还有那些台前幕后的点滴,无一舍得。
可还是万幸再见,直通春晚观察员,唯一遗憾的是未能圆一次“我要”的现场梦。
后来有人说,她把直通春晚的特权给了别人,可她自己却无缘春晚,老实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接受,或者说,等到下一年春节将近时,我也还是会暗暗期待。
第四场告别,倒是比想象中来的太早太早,当年从大洋彼岸被急召回来扛大梁,后来无论大家如何#想念董卿#也还是失了话语自由,无论这所谓饕餮盛宴如何不遂民愿也还是一如既往,只剩下一场漫长的意难平。
“如果很多年以后,人们提起春晚,想到董卿,就能想到亲切的笑容和一起成长的岁月,已经足够了。”
我把这网址倒背如流,无论何时提及,都心潮澎湃。
搜索结果里第一行便是“我们家”,鼠标点击,跳出来一张图片,上面写着2020年春天来自管理团队的声明,嗯,家里又在装修。
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倒不是失落,而是感动。现在的网络太发达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云集在微博超话或者微信群聊,我们的小城还在倔强地拼命生长着,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
小城的建立有多难不必细说,对他的维护与管理有多难也可想而知,可无论多辉煌多落寂寞,大家还是留下来了,偶尔回来喝杯咖啡串串老友,偶尔翻翻从前留个脚印,无需多言,心照不宣。
而这一个又一个三百六十五六天里,唯有这一天,盛大如昔。
那些聚在一起一砖一瓦修筑小城的孩子们或许该为人父母了;那些闹腾着抢楼陪跑的夜猫子也都走出校园了;那些带着好奇或新奇站在城门口凝望的后来者们,也该褪去稚嫩了。
我看着从前董卿为卿城写下的那些留言,我们是相互陪伴和见证着彼此成长的吧。
她从一个初初展露风采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国家级的金牌制作人,这其中的艰辛绝不止区区十五年。
何其有幸,我们曾共同见证。
后来的时光里,越是在情绪低落或是忙的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时,就越是想念以前那些从不间断的节目,从周播到晚会,从节日到直播,满满当当,即便从未有时间一一看遍,却也能在偷得浮生半日闲时撞见电视荧幕里的笑语盈盈,再没有哪一刻能比那一刻更让人觉得幸福。
我永远想念欢乐沸腾,想念南征北战,想念如约而至的“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那年刚刚遇见时,却已是2009年的秋天,迎头赶上了兴化的雨雪,新闻里是她皱着眉头扶着腰的痛苦,是雪天瑟瑟郑板桥的书画和秋风里的大闸蟹,是祝你生日快乐。
每周一会的相守很像一个约定,心里踏实,越临近周末越欣喜若狂。
那时不会意识到一个节目是有其生命力的,中国行也是会行完的,经历了改版,从户外搬到室内,然后停播再“重生”,不再“跟我出发”,也没有了下周见。
有点像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节目戛然而止,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我的第一场告别,不郑重其事,但用之后的每一年都在怀念。
比起周播,青歌赛的直播更像是雪融之后嗅着春风的一场暗恋。
于是才有了那些晚饭后从厚厚的作业本里钻出来打开电视机的偷偷张望,一定得躲着出去散步的爸妈,看到歌手表演就咬牙切齿,终于到了主持人上场便长舒一口气,看一眼她的发型服装,如痴如醉,心满意足。
三四十天的直播结束,都不知道哪位选手获了奖,现场评委换了谁,哪一天有有趣的段子,哪一场有感人的眼泪。
很久之后,因为要写毕业论文,我翻看了不少那些年的青歌赛,从她的采访语言她的随机应变看到她的幽默有趣她的应对自如她的周到体贴,再想起那些争分夺秒的碎片时光,错失的也不知道是懵懂青春还是酣畅淋漓。
三十年青歌,那些殿堂级别的评委那些为梦痴狂的选手,和“上甘岭九寨沟”的主持人,终究是全都再见了。
这是我的第二场告别,尽最大的努力记住你,尽最大的努力放开你。
没来得及从旧的周播里走出来,便被新的节目吊的人胃口大开,剧透的现场图里她唱着《城里的月光》掉眼泪,她讲冷笑话她与周董变魔术,想起没生出来的《董卿时间》,也算得以弥补吧。
开播距离今天也已经过去十年了,如果说之前的节目里见到的是优雅端庄的她,那在这里当真是见遍了俏皮可爱甚至是狡猾蠢萌的她。
从常规的《我要上春晚》到真的带着选手走上春晚,从地方海选到年底《直通春晚》,再到2014春的告别2015秋的回归,节目模式一改再改,含金量反而一降再降,六次生日都在这个舞台,情结是有的,那些夏天里一周连播的清凉,那些自己挖坑自己跳的忍俊不禁,那些与老友重逢的快乐,还有那些台前幕后的点滴,无一舍得。
可还是万幸再见,直通春晚观察员,唯一遗憾的是未能圆一次“我要”的现场梦。
后来有人说,她把直通春晚的特权给了别人,可她自己却无缘春晚,老实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接受,或者说,等到下一年春节将近时,我也还是会暗暗期待。
第四场告别,倒是比想象中来的太早太早,当年从大洋彼岸被急召回来扛大梁,后来无论大家如何#想念董卿#也还是失了话语自由,无论这所谓饕餮盛宴如何不遂民愿也还是一如既往,只剩下一场漫长的意难平。
“如果很多年以后,人们提起春晚,想到董卿,就能想到亲切的笑容和一起成长的岁月,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