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史吧 关注:14,442贴子:467,434
  • 7回复贴,共1

(转自热血古龙)古龙笔下小人物之杜永、王潜石、马方中、施经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隋_唐


IP属地:浙江1楼2009-11-03 15:03回复
    迟来的青春叛逆梦--古龙笔下小人物之杜永
    杜永几乎没有名字,我们可以跟着古龙叫他十三号。
    杜永是《大地飞鹰》中吕三收养的杀手群中的一员,代号十三。出场的时候,古龙说,这是一个来自良好家庭的优秀青年,出场之后,他就死了,死在要命的小方剑下,在他死的时候,古龙甚至懒得提他的名字,于是,这个有位青年和他的叛逆梦想一起破碎了。
    古龙笔下经常有大把的卖命的人,为了恩情,为了生存,为了钱,为了避仇,为了扬名,投靠到一个很厉害的组织之下,随时准备为组织杀人或者奉献生命。古龙往往只交代一下他们的身世和特长,就让他们不算太悲壮地over了,除了让我们看到组织和对手的强大之外,他们简直就是死无足惜。
    而杜永是个很奇怪的人,他不欠吕三的情,也不缺钱,更没有仇人,却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没有意义的行当。古龙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来自良好家庭的问题青年,他充满了青春的叛逆梦想,只要能摆脱无谓的幸福,做什么都成,于是,他成了十三号。
    本来,杜永是注定要幸福快乐的,老天都给他安排好了,可是他偏偏一点也不快乐。
    他的家庭很富裕,父亲杜安是江北最成功的镖师和生意人,白手起家,二十七岁时就已积资千万。杜永的母亲早逝,父亲从未续弦,而且从未放松过对儿子的教养,在杜永七岁的时候,就已请了三位饱学通儒和两位有名的武师来和一位武当名宿教导他,希望他成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人。
    如此好的一个老爸,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找的,没有弄一堆女人回来再生他十个八个孩子,而是对儿子情有独衷,还非常重视教育,杜永想不成器,都是困难的。
    所以,杜永成了一个有能力和教养的二世祖。后来自己也成了爸爸。
    古龙说,他早年就已文采斐然,剑法也得到了武当的精粹,被江湖中公认为武当后起一辈中的佼佼者。 娶了一个温柔贤慧美丽的世家女,生了一个聪明孝顺诚实规矩的儿子,儿子还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让父母伤心讨厌的事。
    可是,杜永把这一切都抛弃了,投靠吕三,成了一个窝囊短命的十三号。
    所有的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杜永在醉后说了实话,他实在是受不了了。
    他的父亲太强,太能干,太有钱,也太有名,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一生都安排好了,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操心的事。 他这一生好像已经注定是个成功幸福的人,有幸福的家庭,有成功的事业,有地位,有名气。 可是这一切都不是靠他自己奋斗得来的,而是依靠他的父亲。江湖中有很多人妒嫉他,有很多人羡慕,可是真正尊敬他的人却不多。
    所以,在成家立业之后,他做了一件十五岁少年才会做的事情,沉溺到迟来的青春叛逆梦想中去了。
    成了十三号之后,他接受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去杀小方,他文雅规矩地向小方走去,有那么几句简短的对白,然后用生命验证了小方的剑法已经大有进益。
    杜永死了,他只有三十岁。不知道他死的时候,有没有后悔?有没有遗憾?他是否得到了自己要争取的自由和快乐?他真的可以做到不计代价吗?
    梦想是个好东西,能引领着人突破现实的局限,但是,梦想往往也只是属于少年人的,少年人对幸福有着本心的理解,不受现成思维的限制,大胆和反叛,是梦想的诗意内核,他们不要成年人给予的规则和标准,他们要自己创造世界。
    可是,梦想也不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生命历程中一件华丽的道具,是居室的装修材料,是少女头上的蝴蝶结,是水墨画上的一点胭脂红,就是为了好看,一点也不实用。随着年岁成长,梦想会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飘忽平淡。
    所以,成年人的梦想,就有些尴尬了。要放弃已经拥有的重新开始,只是,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犯错、修正,重新来过,一个不好,万劫不复。
    杜永是个儒雅忧郁的人,他不喜欢约定俗成的世俗幸福,一点也不快乐。人要怎么样才能快乐?从杜永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无所有不一定会快乐,可是轻易的拥有是一定不快乐的。拿喜宝的话来说——一切排山倒海而至,一点真谛也没有。拿史铁生的话说——圆满只会阻塞渴望,限制想象,丧失激(敏感)情,而舒适只是平庸。
    于是,杜永带着迟来的梦想,抛家弃子,当杀手去了。他很想努力,很想成功,而古龙则给他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结局——幻灭。
    杜永不是一个精明智慧的人,他有点童真,冒着点傻气和勇气,遭遇了最终的不幸。我不喜欢他最终去当了没有名字的杀手,但是,我却深深理解和同情他的心态,并也冒着傻气致以一点点敬意,毕竟,我们都傻乎乎地梦想过,只是,没敢做而已。
    


    IP属地:浙江2楼2009-11-03 15:04
    回复
      到哪里找那么好的爹--古龙笔下小人物之王潜石
      在武侠小说里,主人公尤其是男主人公总是被各种身世命运纠葛着, 不是继承父业就是父债子还,家庭和家族对一个男性江湖人来说,是重要的。
      从感情和教育上来说,父亲对于男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就算那些没有父亲的可怜孩子,成长历程中也不会缺少这一环节——他们可以用想象树立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引领着自己茫茫的江湖路,这样的典型,古龙笔下有,比如说傅红雪,金庸笔下也有,比如说杨过。
      有父亲的孩子拥有的是对父亲的认识,没有父亲的孩子也有对父亲的想象,但是在《欢乐英雄》里,两者有了重合,那个叫王动的主人公就是这么幸运,他既有对现实生活中父亲的体味和认识,又在成年后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和想象空间。
      这一幸运事件,是王动的父亲王潜石的杰作。
      在书中,王潜石并没有正式出场,他已去世多年,关于他的故事,都是由金大帅的叙述引出的,篇幅很少,却很精彩。
      在王动眼里,父亲的另一个名字叫作溺爱。他小时候很调皮,天天出去乱跑,父母担心得要命,派了仆人去找,找回来却舍不得怎么教训,父亲训话还没有结束,鸡腿已经塞进儿子嘴里了。后来,父母给他留下一个已经开始中落的富贵山庄,王动则让这个家败落到了极点——除了桃树和床,似乎再没有别的家当。
      对于一个好动聪明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父亲能满足亲情父爱的需要,却填不满他充满渴望的心。
      他的运气好,遇到一个不知道身份的神秘蒙面人,那人每天晚上在坟场那边的树林里等他,风雨无阻,传授武功。他的童年是精彩而传奇的。
      等到很多年之后,他才从金大帅口中知道,那个神秘的人,原来就是自己的父亲。
      老金说:王潜石少年时还有个名字叫王伏雷,意思是就算天上击下来的雷电他也照样能接住。这名字虽然嚣张,但他23岁时已被武林中公认为天下接暗器的第一高手,就算狂妄些别人也没话说。
      后来,他结了很厉害的仇家,于是过上了隐居生活。
      王潜石不愿意告诉儿子仇家是谁,但是儿子如此顽皮,不学功夫还怕孩子吃亏。
      但若要个顽皮的孩子好好的在家学武,那简直比收伏一匹野马还困难得多,所以王潜石才想出这个法子,既不必显露自己的身份,又可以激起王动学武的兴趣。
      于是,慈父摇身一变,成了神秘武学高手,出现在坟头树林。这招果然灵,因为孩子们对一些神秘的事兴趣总是特别浓厚的。
      金大帅说出这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心和苦心,成年王动忍不住冲了出去,古龙说,可能是痛哭去了。
      所有的人都很能理解王动的泪水,他的心再狂野不羁,也盛不了这浓浓的父爱。
      王潜石真的就是一位超级父亲,除了没有给儿子留下更多可折腾的财产,他几乎一点缺点都没有——自己是绝世高手,能满足孩子对父亲光辉形象的追求,还很懂得儿童心理学,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再加上对儿子的苦心和爱心,真是让人羡煞王动。
      说起来,很多父亲,就是栽在了不懂教育这个坎上了,就像杜永的父亲,给了儿子一切,却被儿子毫不眷恋地尽数抛弃,连头也不回,甚至送了命。古龙要是仁慈一点,早早开个家长会,让杜永的爹和王动的爹交流一下,一个有为青年的大好前程,也许就保住了。
      古龙当然一手握着笔,一手举着酒瓶,眼睛还看着美女,没空组织家长会,不过他写出了可爱可敬的王潜石,让他没有正式出场,就形象丰满、伟大,让人畅想、感动。
      


      IP属地:浙江3楼2009-11-03 15:05
      回复
            
             这个让他以生命偿还的明天,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试想一下,天天坐着,等待终结的到来,流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冷汗?
            
             马方中是平静的。他压制住了内心的焦躁不安,冷静而充满热情地开始他的生活,娶妻生子。
            
             我们可以指责,马方中的做法,对于他的妻子和孩子,是不公平的,是他给了她们幸福,又无情地剥夺了她们幸福的权利,这样做,也就是另一个老伯。但是,我们这样的指责也是不公平的。一万个人里面,运气好的话可以出一个圣人,其余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都是正常平凡的普通人,道德完美,那是对圣人说的,圣人的选择,永远只是特例,让人惊叹仰慕的,而普通人,再要求或者指责,他也只应只能有普通的选择。
            
             马方中是一个不幸的普通人,他不幸的身世为他带来了诡异的境遇,身处其中,他可以什么也不做,在惶惶中等待死亡,也可以尽量的攫取一切,纵乐纵欲,来填补内心的不平衡。但是他没有,他选择的是再正常不过的平淡日子。
            
             他爱花,爱马,投入其中而乐在其中。他爱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知道他们没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厮守,便尽量让这短暂的拥有实实在在。他知道努力的徒劳,干脆不让孩子上学,他尽量让孩子放松快乐。他也好客,让朋友来看他的花和马,一起下棋,一起品尝贤惠的妻子做的狮子头。
            
             他在不顾一切可怕威胁,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真切而踏实的体味生命,体味时间,体味珍惜,体味爱。
            
             这里,我赞叹的,是马方中的勇气,无视这世间最可怖的境遇,存在的勇气。
            
             马方中的这十年幸福生活,无可消解,老伯夺不走,死亡也夺不走,永远地存在于时间的长河中,水流继续向前,永不回头,而背后所经过,也永远凝固,不会改变。就如我们,不过也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我们可以做的,也就是马方中已经做的,赋予这个过程宁静祥和的美丽。
        


        IP属地:浙江5楼2009-11-03 15:06
        回复
          施经墨
               古龙的作品,出场人物很多,给我的感觉经常是小人物比所有人物都多。当然,这是个悖论,逻辑上绝无可能,但是感觉有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大人物,寄托了古龙的理想和激(敏感)情,可惜的是,生活千姿百态,理想却只有一样,所以小人物往往更能体现他日常的经历和思想,没有被脸谱化,也没有那层人为的天使光环,反而值得回味。
              
               施经墨也是他笔下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他的出现,是为了衬托谢家三少爷光辉的人格魅力。
              
               在《三少爷的剑》中,谢晓峰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剑法绝世超群,个性坦荡磊落,还有缺陷美——内心的痛苦和深沉,让人高山仰止,还很有共鸣。得知自己还有3天阳寿后,谢晓峰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也只能活三天,你会做什么?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与外表截然相反,在内心深处隐藏的热望,施经墨是第一个跳出来大声回答的,他说,我想杀人。
              
               原文是这样说的:“施家是很有名的世家,他的祖先祖父都是很有名的儒医,传到他已是第九代,每一代都是循规守矩的,他当然也是个君子,沉默寡言,彬彬有礼,现在居然会说出这一句话来,认得他的人,当然都很吃惊。 ”
              
               施经墨是个心中有恨的好人,他恨的人是自己的朋友,从古龙一笔带过的模糊叙述中,最容易联想到的情节是,也许这个朋友给老好施大夫戴上了绿帽子。
              
               内向的人,感情都比较压抑,就算是刻骨的仇恨,也不容易放到表面上,在心里念念不忘,不断咀嚼,痛苦要比别人多。
              
               当谢晓峰表示,可以帮助他秘密地杀害这个让他蒙受羞辱的人,施经墨的反应是流出冷汗和泪水,其实,在内心的更深处,他是不忍心让这个人死的。原来,他的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
              
               小说写到这里,还是继续为打造伟大的三少爷服务,古龙只是借三少爷的口说:不管怎样,你总算已有机会杀过他,却又放过他,只要想到这一点,你心里就会觉得舒服多了。接着是三少爷的脸奕奕发光,施经墨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可以猜想他那一刻释然的轻松,但这里,我不想说什么人间大爱,什么仇恨和拯救,想说说执着。
              
               执着是一种病。
              
               这么说,可能会得罪古龙粉丝,因为执着,在古龙的作品,经常是美德。古龙笔下的人物,多怀揣着一段深深的心事和责任,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使命感让这些人都脱俗高大起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气和能力,都让人赞叹。
              
               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放下的,在古龙的作品里,常常是正义、荣誉、使命、爱情、承诺或者仇恨。
              
               换换思路来看,这个世界上,真有放不下的东西吗?奋斗、坚持,追寻,是因为要得到一种存在的姿态,或者是保持已经得到的姿态,那种成就感,很美好,而固定的姿势,也很累。
              
               抽象的正义,是不能放下的东西,具体的正义,却有着判断的局限性,就像古龙笔下的大侠们,为了自己认定的道理,就要剥夺其他人的生命。杀人,是寻求正义的惟一方式吗?让自己充当一个全能的上帝,是在建设正义,还是在破坏正义?
              
               承诺,按理,是不能放下的东西。这点我无话可讲。不过,最容易被放下的,往往就是承诺。
              
               荣誉、使命、爱情和仇恨,不是不能放下的东西,到了彼时彼景,只怕不得不放手,只是,人生已过大半,回头已经疲惫。
              
               古龙通常是不让他的主要人物放下任务的,谢晓峰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却依然要苦苦保持不败的姿态。古龙有时也是会让他的主要人物放弃执着的,不过也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傅红雪一心要为父报仇,谁知道最后,他并不是那人的儿子,与生俱来的仇恨忽然落空,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被无情地抛出了信念之外。
              
               有追求,是好事,不过,人生多姿多彩,却只能与一种可能性相遇。失去了追求的能力机会和欲望,才会转弯到另一个路上去,这个弯不转,谁也不知道世上还有别样的选择和风景,而转了弯,就意味着与原路永远失之交臂。这样,得到和失去,还有高下之分吗?我们只是不能同时看到白天和黑夜,如此而已。
              
               施经墨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小人物,他没有完整完美的义务。强大万能的谢晓峰给他缔造了一个奇特的境遇,他能给心中放不下的仇恨一个结果,让他的人生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而他被动地把握了这个机会,放下了自己的执着。
              
               可以想像老好施经墨下次见到仇人时的心情——我可以写几个字就杀了你,但我没有这么做。这种心理上的上风,足以抵消他的痛苦仇恨。他终于轻松了。
              
               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没有这样突然而至的外力帮忙,得自己想通想透。所以,人生总有无奈。我们只能羡慕地看着老施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另一条路上了。
              
               只要在路上,就有收获,何必执着?老施这个人物的诞生,又让我闭着眼睛,胡思乱想,神游一回。
          


          IP属地:浙江6楼2009-11-03 15:08
          回复
            施经墨
                 古龙的作品,出场人物很多,给我的感觉经常是小人物比所有人物都多。当然,这是个悖论,逻辑上绝无可能,但是感觉有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大人物,寄托了古龙的理想和激情,可惜的是,生活千姿百态,理想却只有一样,所以小人物往往更能体现他日常的经历和思想,没有被脸谱化,也没有那层人为的天使光环,反而值得回味。
                
                 施经墨也是他笔下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他的出现,是为了衬托谢家三少爷光辉的人格魅力。
                
                 在《三少爷的剑》中,谢晓峰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剑法绝世超群,个性坦荡磊落,还有缺陷美——内心的痛苦和深沉,让人高山仰止,还很有共鸣。得知自己还有3天阳寿后,谢晓峰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也只能活三天,你会做什么?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与外表截然相反,在内心深处隐藏的热望,施经墨是第一个跳出来大声回答的,他说,我想杀人。
                
                 原文是这样说的:“施家是很有名的世家,他的祖先祖父都是很有名的儒医,传到他已是第九代,每一代都是循规守矩的,他当然也是个君子,沉默寡言,彬彬有礼,现在居然会说出这一句话来,认得他的人,当然都很吃惊。 ”
                
                 施经墨是个心中有恨的好人,他恨的人是自己的朋友,从古龙一笔带过的模糊叙述中,最容易联想到的情节是,也许这个朋友给老好施大夫戴上了绿帽子。
                
                 内向的人,感情都比较压抑,就算是刻骨的仇恨,也不容易放到表面上,在心里念念不忘,不断咀嚼,痛苦要比别人多。
                
                 当谢晓峰表示,可以帮助他秘密地杀害这个让他蒙受羞辱的人,施经墨的反应是流出冷汗和泪水,其实,在内心的更深处,他是不忍心让这个人死的。原来,他的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
                
                 小说写到这里,还是继续为打造伟大的三少爷服务,古龙只是借三少爷的口说:不管怎样,你总算已有机会杀过他,却又放过他,只要想到这一点,你心里就会觉得舒服多了。接着是三少爷的脸奕奕发光,施经墨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可以猜想他那一刻释然的轻松,但这里,我不想说什么人间大爱,什么仇恨和拯救,想说说执着。
                
                 执着是一种病。
                
                 这么说,可能会得罪古龙粉丝,因为执着,在古龙的作品,经常是美德。古龙笔下的人物,多怀揣着一段深深的心事和责任,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使命感让这些人都脱俗高大起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气和能力,都让人赞叹。
                
                 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放下的,在古龙的作品里,常常是正义、荣誉、使命、爱情、承诺或者仇恨。
                
                 换换思路来看,这个世界上,真有放不下的东西吗?奋斗、坚持,追寻,是因为要得到一种存在的姿态,或者是保持已经得到的姿态,那种成就感,很美好,而固定的姿势,也很累。
                
                 抽象的正义,是不能放下的东西,具体的正义,却有着判断的局限性,就像古龙笔下的大侠们,为了自己认定的道理,就要剥夺其他人的生命。杀人,是寻求正义的惟一方式吗?让自己充当一个全能的上帝,是在建设正义,还是在破坏正义?
                
                 承诺,按理,是不能放下的东西。这点我无话可讲。不过,最容易被放下的,往往就是承诺。
                
                 荣誉、使命、爱情和仇恨,不是不能放下的东西,到了彼时彼景,只怕不得不放手,只是,人生已过大半,回头已经疲惫。
                
                 古龙通常是不让他的主要人物放下任务的,谢晓峰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却依然要苦苦保持不败的姿态。古龙有时也是会让他的主要人物放弃执着的,不过也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傅红雪一心要为父报仇,谁知道最后,他并不是那人的儿子,与生俱来的仇恨忽然落空,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被无情地抛出了信念之外。
                
                 有追求,是好事,不过,人生多姿多彩,却只能与一种可能性相遇。失去了追求的能力机会和欲望,才会转弯到另一个路上去,这个弯不转,谁也不知道世上还有别样的选择和风景,而转了弯,就意味着与原路永远失之交臂。这样,得到和失去,还有高下之分吗?我们只是不能同时看到白天和黑夜,如此而已。
                
                 施经墨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小人物,他没有完整完美的义务。强大万能的谢晓峰给他缔造了一个奇特的境遇,他能给心中放不下的仇恨一个结果,让他的人生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而他被动地把握了这个机会,放下了自己的执着。
                
                 可以想像老好施经墨下次见到仇人时的心情——我可以写几个字就杀了你,但我没有这么做。这种心理上的上风,足以抵消他的痛苦仇恨。他终于轻松了。
                
                 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没有这样突然而至的外力帮忙,得自己想通想透。所以,人生总有无奈。我们只能羡慕地看着老施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另一条路上了。
                
                 只要在路上,就有收获,何必执着?老施这个人物的诞生,又让我闭着眼睛,胡思乱想,神游一回。
            


            IP属地:浙江8楼2009-11-03 16:42
            回复
              沙发哈哈哈。。。
              马方中这样义气的人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IP属地:山东9楼2009-11-03 17:29
              回复
                《大地飞鹰》《欢乐英雄》《流星蝴蝶剑》和《三少爷的剑》都看过,杜永、王潜石、马方中、施经墨四个小人物,我也只记住了马方中,因为他太让人震憾了


                IP属地:浙江10楼2009-11-08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