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中国好声音》一年后,导师那英回归。
持续七年参与一档综艺节目,那英眼见中国的流行音乐类型越来越丰富,变化越来越快,担任导师的同时,她也经历了自己的迷茫。
调整过后,她重新回到导师席,继续探索培养音乐新人的可能性,这是她参与这档节目的初衷。
作为极少数仍然活跃在一线的天后音乐人,那英成名于九十年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直到今天,她仍然是热门影视歌曲的主力歌手。她的舞台经验,也一直是吸引学员的王牌。
教学相长,那英和学员们在各自的世界里经历着自我更新。
台上的学员,在她眼里还是一群青涩的孩子,他们成长于音乐极大丰富的环境,但那英觉得,今天这些年轻人才到了一个最残酷的阶段。
回归:音乐没那么深
已过凌晨一点,那英还没收工。第八季《中国好声音》的录制从下午一点开始录制,持续到晚上九点。短暂的休息过后,等待她的还有录后采访、媒体通告,或者别的什么临时增加的工作,高密度的工作安排对人的体能是个考验。
八年过去,人在变,环境在变。最早一代00后已经成年,他们站在舞台中央,开始他们的歌唱和表达。第八季《中国好声音》,这种现象越发明晰。
上台的歌手大多十八九岁,唱着远超他们阅历的歌曲。那英明显地感觉,这些年,学员的年纪越来越小,但对音乐的理解却屡次超乎她的想象。不过,她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别说十八岁,就连现在八九岁的孩子都开始听的音乐比我们要丰富得多了,”有时候,她也会从孩子们那里获取音乐资讯。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大水漫灌的资讯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大家喜欢各种音乐类型,初期是好的。有些年轻人只喜欢说唱,但他不知道里面的内容对他合不合适。当他走入误区,或者并不是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效仿的时候,音乐人的责任很重要。”
作为导师,那英的一种责任就是纠偏。
纠正学员的同时,她也在不断自我调整。“有些时候大家会很喜欢选R&B,有些人喜欢民谣,还有一些重金属,还有一些更小众的,所以有些我会被带偏,可能我也很喜欢,但不一定适合我,有些时候我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矛盾。”
作为节目留任时间最长的导师,她有过疲惫,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在方向上有些混乱,于是她停下来,让自己思考,是不是还可以打起精神,再参与到好声音的队伍。去年,那英短暂离开。
那英坦言,每一季节目都会爆出她不明白的音乐类型,她需要快速消化它,“我也是跟着这个时代在进步,至于进步的程度有多大,我觉得我尽力了。”
第八季,导师那英回归,妆容精致,着装上保持一如既往的时尚感。节目增加了封麦环节,那英成为这个环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盲选过程中,那英组劲头强势,接连收获13名实力学员。不管何时何地,处于何种境况,那英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三十年的舞台经验,尤其在情歌方面,无疑是她的强项。
那英说,那么多音乐类型被放大的时候,最终还是要以情感打动人,“音乐没那么深,只要它能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