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哈佳中段副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首先,由于哈佳之间没有任何中等规模城市,致使哈佳中段地区几乎无法接受两大城市的直接经济辐射,造成了经济带断裂和城镇建设体系的“缺环”,制约了此区域的经济发展。建设副中心城市,有利于承接两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带的形成,发挥城市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哈东地区是我市的粮食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稻米、木材、硅石、核电等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建设副中心城市,可以更大的发挥哈东地区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集聚和整合空间,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三,哈东地区几个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都在40%左右,城市人口少,为将来建设中心城市预留了产业和人口的增长空间。在哈佳中段地区建设副中心城市,将大大提高这一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有效地助推哈尔滨的发展。
• (二)打造哈佳中段副中心城市的可行性。一是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方通两县位于哈佳中段、哈东五县中心,同三公路、讷鸡公路、松花江大桥纵横交汇,随着哈佳高铁的规划建设和松花江黄金水道立项恢复,将形成陆铁航一体化的联运网络,构成一小时交通圈、经济圈、旅游圈,成为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中心,促进资源互补和产业衔接,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多方面已经成为服务周边县市的中心。方正赴日劳务人员较多,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近44亿元,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买房向县城集中,为村屯撤并、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创造了条件。三是方通一体化趋势明显。历史上,方正和通河原属“大通县”,两座县城仅相距15公里。方通大桥建成后,二者在空间上已连成一体。随着交通区位的质变,特别是省市领导提出方正要把三湖化为城中内湖、依托松花江滨水景观和高铁车站向北拓展的战略后,方正和通河间蚂蜒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滨水生态景观等潜在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经济渗透将更加紧密,具备了共同打造副中心城市的条件。四是蚂蜒河三角洲的现实基础。蚂蜒河三角洲南到哈同高速公路,东部、北部到松花江,西部到蚂蜒河,含方正镇、松南乡、伊汉通乡,面积约为1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及江河水面约33平方公里,耕地约100平方公里,草地、林地、湖泊、水库约25平方公里,村镇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这一自然基础与交通区位优势、城镇基础条件的良好匹配,具备建造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城市、田园城市的优越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方通一体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有关事宜。
2、两县统一规划城市发展框架,避免各自为战,造成浪费。
3、改造、拓宽方通公路,开通两县之间公交车,出租车,实现交通一体化。
4、条件成熟时,将两县合并,成立方通市。
• (二)打造哈佳中段副中心城市的可行性。一是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方通两县位于哈佳中段、哈东五县中心,同三公路、讷鸡公路、松花江大桥纵横交汇,随着哈佳高铁的规划建设和松花江黄金水道立项恢复,将形成陆铁航一体化的联运网络,构成一小时交通圈、经济圈、旅游圈,成为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中心,促进资源互补和产业衔接,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多方面已经成为服务周边县市的中心。方正赴日劳务人员较多,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近44亿元,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买房向县城集中,为村屯撤并、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创造了条件。三是方通一体化趋势明显。历史上,方正和通河原属“大通县”,两座县城仅相距15公里。方通大桥建成后,二者在空间上已连成一体。随着交通区位的质变,特别是省市领导提出方正要把三湖化为城中内湖、依托松花江滨水景观和高铁车站向北拓展的战略后,方正和通河间蚂蜒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滨水生态景观等潜在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经济渗透将更加紧密,具备了共同打造副中心城市的条件。四是蚂蜒河三角洲的现实基础。蚂蜒河三角洲南到哈同高速公路,东部、北部到松花江,西部到蚂蜒河,含方正镇、松南乡、伊汉通乡,面积约为1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及江河水面约33平方公里,耕地约100平方公里,草地、林地、湖泊、水库约25平方公里,村镇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这一自然基础与交通区位优势、城镇基础条件的良好匹配,具备建造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城市、田园城市的优越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方通一体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有关事宜。
2、两县统一规划城市发展框架,避免各自为战,造成浪费。
3、改造、拓宽方通公路,开通两县之间公交车,出租车,实现交通一体化。
4、条件成熟时,将两县合并,成立方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