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吧 关注:231,418贴子:797,189
  • 7回复贴,共1

教育的根本任务 (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前言
根据2015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显示:50.1%的家长没有固定工作,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13.4%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0.3%的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好。46%的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15%的小学生生存在交往障碍大部分学生生活优裕,身体早熟,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针对这种现状,很多学校提出了 “双亲心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即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引,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互相亲近为前提提出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为目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对教育者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和良好的行为训练。具体说来,即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启迪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发展方向,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努力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所指出的正常心理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稳定的情感;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
4、智力正常;
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1楼2018-11-06 14:47回复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第二,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第四,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2楼2018-11-06 14:47
    回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
      首先,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其次,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位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的手工制作特长也丢弃了。
      第三,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经常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这也充分说明当今的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家长来解决,而是寻找能帮助他们的老师。
      第四,小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感类型的差异。例如,某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的一名女学生,因为相貌一般,从上一年级起,学校的文艺节目很少找到她,每当别人出演精彩的节目时,她都在一旁落泪。她说:“老师很少理我,也很少叫我回答问题,我是个没人喜欢的‘丑不鸭’ ,活在世上是个多余的人。
      总之,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我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双亲心育”的大背景下,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应该说正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也使我近距离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楼2018-11-06 14:47
      回复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它包括知识篇、自测篇、方法篇、咨询篇、个案篇五个部分,学生、家长、教师都可以阅读。为了充分表现心理辅导课的特点,课堂座位改成了园座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同学们对话,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例如在本周的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两足的游戏,让其中一个同学的脚踩在另一个同学的脚上,然后再向前走,看谁走得远,走得稳。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团体辅导课开设成功,使我们初步懂得了心理健康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但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还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体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个别咨询。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箱,学生有什么要问的,可以写成小纸条投入箱内,我们每个班主任及时开箱解答。同时,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一些学生,给他们设立类似“病例卡”的“基本情况卡”,记录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适应力、注意力、处理生活能力、处世能力、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心理障碍及原因等,在教育后进行跟踪记录,并为他们保密。
        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但是他却有一个坏毛病----偷钱.在以往的教育中我都找到家长耐心做工作,也多次与这位同学谈心,说明偷钱的危害性,可效果一直不好,同学的钱还是不断的丢失,而且渐渐还发展到偷家里的钱来花.在“知心屋”经过多次测试、记录、咨询、分析,发现他的行为是心理上的疾病造成的,他认为家里的钱花起来容易,一旦需要钱而没有及时拿到时就采用偷的方式来解决,对症下药的对他进行心理教育后,他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4楼2018-11-06 14:48
        回复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
          比如,在我们班我采用的不是期末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而是把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和单元的学习成绩以短信和e校通(移动公司开展的家校互动磁卡)的方式与家长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让家长时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一同坐下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我班的每个家长都能把学生的各项能力放在一起去测评,而不是单纯的只看期末的一张试卷,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家长更能了解我的工作,也让家长了解学生每天的变化,家长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非常满意,也对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
          另外,我还把对学生的作业评价由原来单一的甲、乙、丙改为现在简笔画图案:
          有小鱼代表:你写的字太大了,我都没地方喘气了;
          有老鼠代表:你写的字真脏;
          有小树代表:你的进步真大,希望你和我一起长大;
          有铅笔代表:你的字写得很好,要继续加油;.
          有蘑菇(学校的垃圾箱为蘑菇图案)代表:你把我们(作业本)弄脏了;
          有帆船代表:你写的真认真,你一定能像这船一样开得更远;
          有星星代表:看我写的多好,这颗星就属于我了……
          这些图案使学生每当写完作业都争着交给老师批改,因为大家都想看看自己今天会得到一个什么图案,采用此种方法使学生写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也使得学生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直至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5楼2018-11-06 14:48
          回复
            (三)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
            首先,教师、家长从自己做起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
            问题之一:家长对孩子过于呵护
            细心呵护孩子,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这种关爱,在家庭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伴随着孩子幸福的童年。但是,过于呵护,成为了溺爱,则不利于孩子的后续发展。家长过于呵护孩子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类型的家庭:
            1.体质特殊型
            由于种种原因,孩子身体状况不佳,家长时刻挂虑,一直放心不下。如我班有个女孩,从小身体不好,家长百般疼爱,生活关爱有加。母亲的举动着实让我震动,也让我感动——从出生到现在,居然每天坚持写下孩子的成长日记!虽然女孩有初步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但从开学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是奶奶骑着三轮车接送。到校后,把她抱到座位上;放学时,从座位上抱出去。中午每天接回家吃饭,吃好饭就午睡,等家长下午再送来时,早已上课了。老师多次与家长沟通,但家长似乎无动于衷,一直说“身体第一,学习第二”,情况没有多少改变。
            2.得过且过型
            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家庭家底殷实,十分富裕。加上是独生子女,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孩子将来不用工作就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甚至可供几代人无忧无虑地生活。他们不求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好的成绩,将来工作上有多大的成就,为社会作多大贡献,过得去就行。
            3.隔代教育型
            曾经有人作过调查,有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接受的是典型的“隔代教育”。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辈非常疼爱,有些甚至百依百顺,使得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今后的发展作用巨大。因此,对“隔代教育”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隔代教育”确实也有一些问题。以我们自己教育女儿为例。小时候,我们要求女儿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比如做好作业后要整理好书本和笔,吃好零食后要收拾好果皮等。但是那时候,有很多时间是爷爷、奶奶在陪伴女儿,我们常常发现女儿做好作业就去玩了,是奶奶在帮她整理;女儿一边走路一边吃零食,爷爷提着垃圾袋跟在后面……直到现在,我女儿做好作业后要我们多次催促才整好学习用品,吃好东西垃圾还是堆在餐桌上,学习上常常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考试时经常扣掉“冤枉分”。
            如果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犹如温室里的花,弱不禁风,将来怎能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
            人,终究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去参加学习、工作,将来还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生儿育女。父母、长辈不可能事事包办,时时包办,应该趁早让孩子学会独立。现在让孩子离开父母,为的是将来父母可以放心地离开儿女。因此,家长要指导孩子逐步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独立处事。哪怕开始时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但是,不跨出第一步,他们始终站在起点;有锻炼,就会有提高。


            6楼2018-11-06 14:48
            回复
              问题之二:家长对孩子过度放纵
              与上面一种现象截然相反的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放纵。过度放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知——没有正确的理念。这类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的专业知识,也不清楚孩子的培养目标,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把责任全交给老师。由于工作忙碌,为生活疲于奔命,家长确实也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他们平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拳头巴掌。这种现象突出存在于外来民工子女家庭。
              2.无智——没有教育智慧。这类家长文化程度也较高,具有一定的教育常识,但缺乏教育的理性和智慧。他们往往把自己认定的目标推向极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注意平衡性,忽视全面发展。如有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却忽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3.无制——没有管教能力。这类家长中,不乏文化程度较高者,也有中小学教师。他们有的事业有成,在单位是业务骨干或行政领导,但对自己的孩子缺乏管教、约束的方法。似乎是他们的孩子特别难管教,就是不听家长的,教育效果不好。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还不成熟,面对一些事情,特别是在诱惑面前,往往不能单独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获取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和帮助。家长不能以任何借口为推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事实上,也没有人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因此,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家长要切实担负起监护职责。缺乏家教常识的,教师要予以指导,雪中送炭;容易极端化的,要注意平衡,把握方向;缺乏管教方法的,要多学习借鉴,同时研究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和帮助。对于特别难管教的孩子,在沟通、教育、引导、惩罚等方法没有明显效果的前提下,把“棍棒”作为最后的方法加以运用,适当体罚,我想是必须的。这在新加坡等国家也是被允许的。
              问题之三:家长对孩子过分信任
              家长对孩子需要鼓励,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我想这是可以形成共识的。但是“信任”到什么程度,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难以统一起来,因为这牵涉到人们对人性善恶的看法。“性善说”与“性恶说”作为对人本性的哲学思考,各自都有大批的支持者、追随者。有些家长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对孩子非常信任,孩子说的话都相信,做的事都放心,有朝一日,及至出了大问题,才大吃一惊,后悔不迭!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笔者坚定地相信人在本质上都是恶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孩子即便心中有规则,但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也是靠不住的,是需要制度的约束和监督的。我们要教育孩子“有法有天”。“法”,就是规则、法律,“天”,就是监管、审判。这一点,与国家推崇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也是一致的。
              教师和家长都知道,孩子在老师面前与背后,表现是不同的;在家长面前与背后,表现也是不同的。为什么有不同?跟监督有关系。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在学校,楼梯里的情况是教师不太容易关注到的,学生发生在楼梯的违纪现象和安全事故比较多,例如拥挤、推搡等。现在,学校在楼梯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我在屏幕上看到,孩子经过楼梯时,往往有意识地朝摄像头张望,然后规规矩矩地行走。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是现代科技产品延展了老师监督的视野,本来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现在借助科技手段,有可能看到,导致心中有规则的学生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然而,人的监督范围在时空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处处监督学生。当监督不到位时,孩子认为“神不知鬼不觉”时,又怎么办呢?
              事实上,有些孩子背着人做错事、干坏事,不是他们认为这些事情可以做,而是认为没人看到他们做这些事,神不知鬼不觉,可以逃避惩罚。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认识到人的有限,科技的有限,就从“老天有眼”、“神知鬼觉”、“有法有天”开始,从小告诉她即使没有人看到你做善事,或者干坏事,但你始终处在被监督的状态。至今,我们没有发现女儿做了错事以后,明明地撒谎,以逃避责任;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她帮助了别人,没有邀功讨赏,而是默默行在暗处。女儿的初中班主任反馈给我们的信息一直是“心地很善良”。


              7楼2018-11-06 14:48
              回复
                问题之四:母亲越位,父亲缺位
                传统的父母角色是“严父慈母”。一严一宽,宽严相济,是值得肯定的。父严母宽,无论从男女心理的差别,还是从子女教育的效果来看,都是理想的角色定位。一般来说,男人比较理性,女人比较感性,父亲适宜执行规矩,母亲适宜抚慰感情;男人比较粗犷,女人比较细致,执行规矩要抓大放小,控制节奏,抚慰感情要时时处处,细水长流……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许多家庭的父母角色错位了——变成了“严母慈父”。母亲什么都管,而且管得很细致,事事非常严格,弄得孩子胆战心惊,精神紧张,见到母亲好像老鼠见到了猫。有些母亲不但管教儿女,还管教丈夫,甚至在孩子面前数落丈夫的不是,弄得丈夫在孩子面前根本没有威信。久而久之,父亲不能管教孩子,有的干脆放任不管;母亲管得很多,很苦,很累,但家人不领情,效果也不好——再能干的母亲,也承担不了父亲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孩子是需要父母共同配合教育的。
                有人说,社会是否文明,看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地位怎样。我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社会在宣传提高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地位时,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具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高于强势群体!因此,妇联等一些机构,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时,要提及妇女应该尊重男性,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家庭,营造教育孩子的良好氛围。
                当然,责任不能全推到妇女头上。男人要主动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履行父亲的职责,承担丈夫该做的工作。只有夫妻默契配合,才能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8楼2018-11-06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