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位症虽然在中医典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通过其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可以归属的祖国医学中的“痛经”、“不孕”、“症瘕”、“月经失调”的范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传入中国以后,国医者潜心研究者比较多,各自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产生了很多经验方法,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范围很广,可以发病于卵巢、子宫、输卵管、子宫直肠窝、宫颈、肾盂、膀胱、肠道、食管、腹壁等等部位。临床医卵巢、子宫、腹壁最为常见。发病于卵巢上就是所说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上叫做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内膜异位性腹壁切口瘤体。
该病的病症复杂多样,表现症状不一,但发病机制相同。中医认为形成本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淤血”。或者是由于肝郁气滞所致,或者由寒湿凝滞所致,或者是素体脾肾气血所致,或者是运血无力、热郁引起运行不畅,瘀血停滞,阻于冲任胞脉,不通则通等等。往往很多患者并不是单一的病因所致,而是一两种夹杂,虚实兼有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则需要辩证清楚,根据患者体质的虚实所占的比重,那种占据主导,那种趋于严重,表现症状的轻重程度来避轻就重,标先本后, 根据每一个时间段的变化来合理调整,系统治疗。不仅仅是单一的停留在药物的层面,跟应该结合针灸、外敷、灌肠、食疗等方法,综合提高治疗效果。
现将一些派系的主要治疗经验方法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经验专方:
异位粉:
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各取相同等分,研粉末,装瓶或者制作成胶囊,每次吃2-3g ,一日2-3次。
活血化瘀方:
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 、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或者去药店加工成蜜丸,一日吃一付。
主要作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和不孕。
一、化瘀通腑论:
化瘀通腑论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血瘀症瘕,从血瘀入手论治,有由于本病的一般发病与盆腔部位,属于中医的下焦,血瘀和粘连影响腑气的畅通,发过来又能加重盆腔气血的瘀滞,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重视通腑、气血流畅,症状自然会减轻乃至治愈。
化瘀通腑方: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照2:2:1的比例研成粉末制成蜜丸,每次服用2.5g,每天腹痛两次,饭前吃,月经期不停药,连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证。
二、逐瘀散坚论:
逐瘀散坚论认为此病因瘀血壅阻胞脉,经血不能畅下所致。血瘀必定和气滞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在化瘀中应该兼以行气,化瘀行气,其痛自止,其症必消。并认为血瘀容易结成肿块之症瘕,这样多方面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去化瘀行气,应当兼顾消症散结,以止痛化徵,辩证施治。此论首先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分类。
少腹逐瘀汤加味: 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分别加入桃仁、三棱、莪术。主要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当归和桔梗,加入丹皮、土鳖、三棱、莪术。主要用于瘀热壅阻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隔下逐瘀汤加味:
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如果形成包快,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入三棱、莪术、穿山甲。主要使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食疗法:
1.月季花汤:月季花15g,红糖适量,煎成汤每天按照早、中、晚三次服用,用于气滞血瘀性的患者,对于不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成汤2小碗,每天吃两次。可以患者血瘀型的痛经。
穴位按摩:
沿着任脉上下按摩,从神阙开始,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到月经过后3天停止。可以有效缓解这个病症疼痛的。
灌肠法:
丹参3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红藤30g、败酱草20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黄15g。煎药灌肠,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之痛经,巧克力囊肿,子宫直肠窝子宫内膜异位症。
抵当汤加味:
生大黄4g(后下),虻虫、水蛭、桃仁、川楝子、延胡、五灵脂、瞿麦、萹蓄各10g,没药、木通各6g、车前子(布包)15g,水煎服。
该病的病症复杂多样,表现症状不一,但发病机制相同。中医认为形成本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淤血”。或者是由于肝郁气滞所致,或者由寒湿凝滞所致,或者是素体脾肾气血所致,或者是运血无力、热郁引起运行不畅,瘀血停滞,阻于冲任胞脉,不通则通等等。往往很多患者并不是单一的病因所致,而是一两种夹杂,虚实兼有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则需要辩证清楚,根据患者体质的虚实所占的比重,那种占据主导,那种趋于严重,表现症状的轻重程度来避轻就重,标先本后, 根据每一个时间段的变化来合理调整,系统治疗。不仅仅是单一的停留在药物的层面,跟应该结合针灸、外敷、灌肠、食疗等方法,综合提高治疗效果。
现将一些派系的主要治疗经验方法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经验专方:
异位粉:
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各取相同等分,研粉末,装瓶或者制作成胶囊,每次吃2-3g ,一日2-3次。
活血化瘀方:
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 、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或者去药店加工成蜜丸,一日吃一付。
主要作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和不孕。
一、化瘀通腑论:
化瘀通腑论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血瘀症瘕,从血瘀入手论治,有由于本病的一般发病与盆腔部位,属于中医的下焦,血瘀和粘连影响腑气的畅通,发过来又能加重盆腔气血的瘀滞,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重视通腑、气血流畅,症状自然会减轻乃至治愈。
化瘀通腑方: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照2:2:1的比例研成粉末制成蜜丸,每次服用2.5g,每天腹痛两次,饭前吃,月经期不停药,连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证。
二、逐瘀散坚论:
逐瘀散坚论认为此病因瘀血壅阻胞脉,经血不能畅下所致。血瘀必定和气滞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在化瘀中应该兼以行气,化瘀行气,其痛自止,其症必消。并认为血瘀容易结成肿块之症瘕,这样多方面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去化瘀行气,应当兼顾消症散结,以止痛化徵,辩证施治。此论首先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分类。
少腹逐瘀汤加味: 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分别加入桃仁、三棱、莪术。主要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当归和桔梗,加入丹皮、土鳖、三棱、莪术。主要用于瘀热壅阻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隔下逐瘀汤加味:
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如果形成包快,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入三棱、莪术、穿山甲。主要使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食疗法:
1.月季花汤:月季花15g,红糖适量,煎成汤每天按照早、中、晚三次服用,用于气滞血瘀性的患者,对于不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成汤2小碗,每天吃两次。可以患者血瘀型的痛经。
穴位按摩:
沿着任脉上下按摩,从神阙开始,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到月经过后3天停止。可以有效缓解这个病症疼痛的。
灌肠法:
丹参3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红藤30g、败酱草20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黄15g。煎药灌肠,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之痛经,巧克力囊肿,子宫直肠窝子宫内膜异位症。
抵当汤加味:
生大黄4g(后下),虻虫、水蛭、桃仁、川楝子、延胡、五灵脂、瞿麦、萹蓄各10g,没药、木通各6g、车前子(布包)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