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无限吧 关注:175贴子:2,308
  • 5回复贴,共1
隐约记得哪一首诗词里有这一句:无限江山。是哪首诗词,谁知道啊?


1楼2009-05-17 23:59回复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2楼2009-10-21 18:45
    回复
      【注释】:
      [1]潺潺:形容雨声。
      [2]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3]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3楼2009-10-21 18:48
      回复
        【赏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4楼2009-10-21 18:51
        回复
          • 60.213.72.*
          李煜简介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景的第六子,生于公元937年,959年被立为太子。961年即位,没有年号。世称李后主。  
            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  
            李煜在政治上不是一个明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李后主在位14年,975年被俘去位,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享年42岁。


          6楼2009-10-21 19:20
          回复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7楼2011-09-03 18:42
            回复